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小衔接 ——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幼小衔接 ——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今天在学校你开心吗? 课上都学习了什么? 你和你们班的谁最要好啊! 我看了你的书了,可是我有一点儿好像 不懂啊,你能教教妈妈吗?
8.入学之前教会孩子写自己的姓名, 教会孩子背会父母的联系方式。
9.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
幼小衔接, 孩子要具备哪些能力习惯呢?
1.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1)注意正确的听讲姿势。 (2)手里不拿任何东西 (3)凳子放在合适的位置 (4)眼睛注意看老师、看黑板 (5)听从老师的每一项口令,快速做出 反应 (6)发言先举手,不随便打断老师的讲 话 (7)听讲时桌面保持整洁
4.学校的规定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言行, 实现更好的管理,哪怕您心里嫌麻烦, 也请理解学校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更 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甚至爆粗口,这 样您会在不知不觉中扭曲学生的价值观。 5.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 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学统计过,孩子 最初的智商都处在平均水平,可是为什 么后来程度参差不齐,学习习惯是主要 的原因,被逼出来的100分并不值得炫 耀,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孩子一生受益无 穷的本事。
(2)多关注,多表扬,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
表扬要具体,让孩子明白自己做的好的地方。
今天的作业写得真工整! 今天你用了最短的时间写作业! 今天读书最有感情! 今天的作业没有错一道题,看来在学校 一定听讲特别认真!
(3)鼓励孩子和同伴友好相处。
孩子,怎么了?遇到不开心的事啦? 给妈妈讲一讲好吗?
(4)鼓励孩子有困难勇敢地找老师。
2.任务意识差,作业完成意识差;
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毫不理会,作业已经 布置过,却还不知道主动完成,扭头说话,在 教师乱跑等等。
3.生活自理能力上的不适应;
不会系鞋带、书包带等基本生活技能;
不会整理书包、整理学习用品,导致经常忘记 带作业或者课本;
不会分类整理自己的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常不清楚作业写 在哪个本上;
幼小衔接—— 您的孩子准备好了吗?
迅速
如何帮助孩子用最短的 时间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顺利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幼小 衔接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
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到小学的过 渡阶段,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 面临的一个巨大的转折期。
开学两个月后,60%-70%的学生能够适应 小学生活,30%-40%的学生不能够适应小学生 活。不适应的情况普遍反映为:
2、教学方法不一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 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 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性、知识性, 孩子必须付出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 务。 )
3、生活环境不一 (幼儿园里的布置美观、形象和富有 儿童情趣。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使 幼儿感到枯燥。) 4、师生关系不一 (幼儿园:一个班教师是二教一保配备, 而小学是一个班5、6位课任教师,一节 课一轮换。没有专门的保育老师,可能 不会和幼儿园一样把孩子照顾的那么周 到。)
4.注重时间观念的培养。
告诉孩子,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要做 的事情。
5.坚持每天检查孩子的课本和作业。
检查课本是否有乱写乱画现象,检 查课堂笔记是否完成,以判断孩子在 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
检查家庭作业是否按质按量完成, 以判断孩子今天的知识点是否完全掌 握。
6.经常和孩子交流。
经常询问孩子在校所发生的事情,和孩子 多交流,和孩子同步学习,必要时我们可 以充当不懂的小学生。
守规矩绝不是在抹杀孩子的天性。
何为快乐?是每天嬉笑打闹,不学无术, 还是勤奋上进,充实有趣?小孩子的确应 该有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快乐的童年并不 是放任不管,而是孩子如何能在快乐中学 习,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帮助孩子在学 习中锻炼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运动能力。
明白学习就像在建高楼,每一年都很重 要。 明白长期的马虎绝对是一种问题。
细心也是一种能力。
明白孩子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来自于 学习中的成就感。
明白家长的配合对于孩子的发展多么重 要。
1.请您知道,每位老师对孩子的严厉和 苦口婆心都是对孩子的负责。 2.不要让老师不敢管您的孩子,更不要 逼老师放弃您的孩子。 3.教育不是万能的,不要以为您把孩子 送到学校,老师就能把学生教成样样优 秀的学生。要知道,一个孩子必须同时 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 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占首位,父母 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纪律意识差,听课习惯差;
上课喝水,离开座位扔垃圾,上课不举 手随便发言,甚至分不清楚上下课铃声,上 课了还不知道进教室等等。
上课不听讲,眼睛不看老师,手里玩东 西,坐姿不端正,有的学生跪在凳子上听课, 或者轧凳子,甚至把自己给轧翻。做作业时 专注力不够,做着玩着,趴在桌子上,执笔 姿势不对、字迹不工整等等。
2.物质准备
(1)大小合适的双肩书包。 (2)简单的文具袋,不用铅笔盒。 (3)硬性铅笔。 (4)简单的橡皮。 (5)保温杯,不要用玻璃杯。 (6)给孩子布置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区 域,让孩子学习。
3.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1)给孩子讲校园里有趣的事情, 从内心接受并喜欢上学校,盼望早日 做一名小学生。
经常丢铅笔、丢橡皮;
4.与同伴的合作、谦让、社交意识差。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与人交往,忍受不 了别人的责备,很长时间都叫不出同桌的名 字。
造成这一现状的最主要原因—— 幼儿园和小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1、学习时间不一
(幼儿园一次性学习1-2小时,家庭作业少 小学一次性学习3-4小时,家庭作业多)
5、期望要求不一 (幼儿园:健康开心,小学:学习成绩)
幼小衔接, 作为家长我们该做什么?
1.转变自己的观念。
明白幼小衔接必须开始于幼升小之前。
明白孩子必须要守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学校想要 正常运行,必须依靠制度作为支撑,作为 学校、班级的成员,必须要遵守集体的规 章制度!
明白到底何为快乐,何为释放孩子天 性。
孩子坐不住怎么办?
孩子比较好动,建议您可以训练孩 子安静地坐一段时间,时间的长度可以 从20分钟慢慢过度到40分钟。在这一段 时间内,您可以让他看看书、听听故事, 做做手工或者画画等等,让孩子慢慢能 够坐得住,沉下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