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知识清单
一、作者简介
莎士比亚(1564—1616),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
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
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
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
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领域,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
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他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欧洲乃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也是公认的欧洲三大诗人(莎士比亚、歌德和但丁)之一。
在西方,几乎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莎士比亚全集》,即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马克思赞誉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代表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
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二、创作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
当时文艺复兴运动正在兴起,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三、文体知识
概念: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
分类:按容量大小,戏剧文学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小品;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诗剧、舞剧、戏曲等;
按题材,可分为神剧、历史剧、传奇剧、市民剧、社会剧、家庭剧、科学幻想剧等;
按戏剧冲突的性质及效果,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直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和所处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四、字音
①妒忌(dù jì) ②墙垣(yuán) ③怂恿(sǒng yǒng)
④允诺(nuò) ⑤皎洁(jiǎo) ⑥蓓蕾(bèi)
⑦恬静(tián) ⑧浩淼(miǎo) ⑨乳媪(ǎo)
⑩鲁莽(mǎnɡ) ?船舵(duò) ?懊丧(ào)
五、字形
黯(àn)黯然魂(hún)灵魂垣(yuán)墙垣
喑(yīn)喑哑魄(pò)魄力桓(huán)桓台
谙(ān)谙熟愧(kuì)愧疚
韵(yùn)韵味傀(kuí)傀儡
瞻(zhān)瞻望恬(tián)恬静宵(xiāo)今宵
赡(shàn)赡养聒(guō)聒噪霄(xiāo)云霄
六、词语
(1)怂恿·纵容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均带贬义,都有“让别人做某事”的意思。
“怂恿”指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指坏的事情。
“纵容”指对错误行为不加制止,任其发展。
两词的使用要与语境相符。
(2)泄露·泄漏
【辨析】两者都是动词,都为外露的意思。
“泄露”指透露出去,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
“泄漏”①(液体、气体)渗漏出来;②同“泄露”。
七、成语
(1)黯然失色:本指心情不好,脸色难看。
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2)一笑置之:笑一笑就把它搁在一旁,表示不拿它当回事。
(3)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
的意料之外。
(4)置之不顾:放在一边不管。
(5)天涯海角:指极远的地方或形容彼此之间相隔极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