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a、绝对坐标取值—以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 给出的零件的坐标值。 b、增量坐标取值—零件上后一点的坐标相对 于前一点的增量值。
2.5.3 数控机床的自由度
数控机床不受空间6个自由度的限制,只要存在一个能 独立运动的直线轴或旋转轴,就称为有一个轴或一个坐标;
数控机床在进行连续轨迹控制过程中,若干轴同时动作 或同时受控称为联动。能联动的轴数越多,则数控系统的功 能越强,加工能力越强;


各轴
驱动电路
放 大
2.3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2)点位控制与轮廓加工控制
点位控制-控制点到点之间的距离。特点:与刀具路径 无关。包括钻、镗、攻螺纹等加工。
轮廓加工控制-亦称连续轨迹控制,分为加工平面曲线 (X,Y轴运动的合成)和加工空间曲线(X,Y,Z轴运动 的合成)两种情况。
轮廓加工控制的特点: 对各坐标轴的移动量、速度及相互间的比例同时进行 控制。
几轴几联动是数控机床的重要技术指标。
由逻辑编 程实现
组合逻辑控制
定时润滑、刀库控 制、主轴管理等。
由PLC来 实现
(4)数控机床常用的调试功能:P17
2.4 数控机床的基本类型
2.4.1 按运动轨迹分类 (1)点位控制系统-代表:数控钻床,数控镗床,etc.
只控制刀具相对于工件定位点的位置精度,不控制刀 具的运动轨迹,刀具运动过程中不进行切削。
注意:机床坐标系一般不作为编程坐标系, 仅作为工件坐标系的参考坐标系。
(2)数控机床工件原点与工件坐标系
工件原点:为编程方便在零件、工装夹具 上选定的某一点或与之相关的点。该点也 可以是与对刀点重合。
工件坐标系:以工件原点为零点建立的坐 标系,编程时,所有的尺寸都基于此坐标 系计算。
工件原点偏置:工件随夹具在机床上安装 后,工件原点与机床原点间的距离。
Z坐标正方向规定: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
+Z
+Z
立式5轴数控铣床的坐标系
+Z
(2)X坐标轴
在刀具旋转的机床上(铣 床、钻床、镗床等)--
Z轴水平(卧式):
则从刀具(主轴) 向工件看时,X坐标的 正方向指向右边。
+Z
+X
Z轴垂直(立式):
单立柱机床,从刀具向立柱看时,X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Z +Z
数控系统-CNC装置+伺服驱动装置+PLC控制+检测装置;
伺服系统-伺服驱动单元(速度控制环)+伺服电机+机械 传动环节;
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的逻辑组成
2.3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1)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

零件几何信息

NC程序
加工工艺信息
计算机 数控装置
各轴实 现运动
产品
伺服电 机工作
2、数控机床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 概述
2.1.1 机床的数字控制
数字控制(NC)-指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 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简称数控;
数控机床(NC机床)-是一种采用计算机技术,利用数字进 行控制的高效、能自动化加工的机床,能够按照数字和文 字编码方式,把各种机械位移量、工艺参数、辅助功能, 用数字、文字符号表示出来,经过程序控制系统(即数控 系统的逻辑处理和运算),发出各种控制指令,实现要求 的机械动作,自动完成加工任务;
2.4.2 按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分类 (2)闭环伺服系统
特点:机床工作台上装有位置测量元件(直线位移测量 元件),运动精度主要取决于检测装置精度,与传动链 误差无关;系统不易稳定,调试和维修较复杂。
闭环控制系统框图
2.4 数控机床的基本类型
2.4.2 按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分类 (3)半闭环伺服系统
特点:通过角位移测量元件间接测量伺服机构中执行元 件的转角,通过计算换算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量,将计 算值与指令值进行比较,用比较后的差值进行控制机床 的位移,直至差值为0。其控制精度不如闭环控制数控机 床,但调试比较方便,成本比闭环系统低,因而被广泛 采用。



速度反馈
位置反馈
数控机床的组成示意图
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1)信息输入 磁盘输入; 手动数据输入(MDI)-按键+显示器CRT; 手摇脉冲发生器(电子手轮)输入-调整机床、对刀; 通讯接口输入-由上位机输入;
(2)信息运算及控制(数控装置-数控机床的核心) 数控装置的组成 - CPU+存储器+总线+相应的软件;
X、Y、Z X
坐标轴相互关系由右
手螺旋法则而定。
Z
X +A、+B、+C
附加坐标轴:平行于主坐标系(X,Y,Z)中坐标轴的进给轴, 如第二坐标系(U、V、W),第三坐标系(P、Q、R)。
各坐标轴的确定方法:一般先确定Z轴,然后确定X轴和Y轴。
(1)Z坐标轴
工件旋转的机床:Z坐标平行于工件的旋转轴,刀具 远离工件的方向为其正方向;
数控系统-包含了数控装置和伺服控制部分两部分;
2.1.2 数控技术-实现FMS和CIMS的基础技术
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数控机床由信息输入、信息运算及控制、伺服驱动系 统、机床本体、机电接口等五大部分组成。
CRT

磁盘


手摇脉冲

发生器


信息
接口
机电 接口
冷却液电动机限位开关









现代数控机床均可设置多个工件坐标系, 在加工时通过G54-G59指令进行转换。
Z轴
Y轴 X轴
Y轴偏置量
Z 轴 偏 置 量 X轴偏置量
机床原点
工件原点
Z轴
Y轴
X轴 Z轴偏置量
Y 轴 偏 置 量 X轴偏置量
机床原点
工件原点
立式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卧式数控机床的坐标系
(3)数控机床的绝对坐标与相对坐标
编程尺寸取值的两种方法:
数控机床的每个进给轴定义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轴; 数控机床坐标系:右手笛卡儿直角坐标系。
2.5.1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运动方向的规定
基本坐标系:直线进给运动的坐标系(X,Y,Z)。坐标轴
相互关系--由右手定则决定。
Hale Waihona Puke 回转坐标:绕X,Y,Z轴转动的圆周进给坐标
Y
轴分别用A、B、C表示,
Y
+B
+A Z +C
数控装置的主要功能 :
具有多轴联动、多坐标控制;实现多种函数的插补计 算;程序的编辑、输入和修改功能;信息转换功能;补 偿功能;多种加工方式选择;故障自诊断功能;显示功 能;通讯和联网功能。
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3)伺服驱动系统(装置)
a.伺服驱动装置包括: 主轴驱动单元-实现速度控制; 进给驱动单元-实现速度控制和位置控制; 回转工作台和刀库伺服控制装置+相应的伺服电机; 安装在伺服电机(或机床的执行部件)上的速度、位移 检测元件及其电路;
2.3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
(2)点位控制与轮廓加工控制 点位控制及轮廓加工控制均通过插补运算来实现。 插补-指在被加工轨迹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插进许多中 间点(数据点的密化),然后用已知线型逼近的过 程。如直线、圆弧、抛物线插补等等。
数控系统将插补运算的结果通过伺服驱动装置 (伺服控制)来实现机床各坐标轴的运动。
+X
+X
立式5轴数控铣床的坐标系
+Z
双立柱机床(龙门式机床):
从刀具向左立柱看时,X轴的
正方向指向右边。
+X
在工件旋转的机床上(车床、磨床等),刀具 离开工件旋转中心的方向是X轴的正方向。
+X +Z
(3)Y坐标轴 利用已确定的X、Z坐标的正方向,用右手定则,确定Y
坐标的正方向:
右手定则-大拇指指向+X,中指指向+Z,则+Y方向为 食指指向。
2.2 数控机床的组成
(5)机电接口
机电接口-指数控装置与机床之间的接口。 作用:实现数控机床强电线路与低压下工作的控制 电路或弱电线路的连接,将数字控制信息和开关控 制信息很好地协调起来,实现机床的正常运转和工 作。数控机床的开关量控制(动作控制),一般采 用可编程控制器(PC、PLC、PMC)来实现。
刀具旋转的机床: 主轴方向固定,则Z坐标取与主轴平行;
没有主轴或有多个主轴: 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为Z坐标;
主轴方向不确定、能转动: 在转动的范围内只与标准坐标系中的某一坐标平
行时,则这个坐标便是Z坐标;若在转动的范围内与多 个坐标平行时,则取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为Z坐 标。
工件刀具都不旋转的机床:Z坐标取与工件的安装表 面垂直,工件与刀具的间隔增加方向为其正方向。
(2)直线控制系统-代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etc. 控制起点与终点间的准确位置的同时,还要求刀具的
运动轨迹为一直线,并能控制位移速度,刀具运动过程中 进行切削加工。 点位/直线控制系统-同时具有以上功能,如数控镗铣床,etc. (3)轮廓控制系统-代表:数控铣床,数控车床,etc.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坐标轴方向进行连续控制的同 时,也对位移和速度进行连续控制,刀具运动过程中进行 切削加工。
(2)板材加工类数控机床:数控压力机、数控折弯 机、数控剪板机等等;
(3)特种加工类数控机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 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数控激光加工机床等等;
2.5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自由度
2.5.1 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和运动方向的规定
统一规定数控机床坐标系及其运动的方向,可使编程方 便,并使编出的程序对同类型机床有通用性;同时也便于维 修和使用。我国的标准规定:不管是刀具还是工件移动的机 床,都看做是刀具相对静止的加工工件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