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论文-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系(分院)学生学号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机房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仍然是计算机技术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

为此各学校,培训中心等单位建立起了机房供学生上机,机房的规化管理也随之提上了日程。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的毕业设计课题——机房上机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及其实现过程。

本论文以我校机房学生上机管理系统为背景,论述了该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过程和方法。

应用了Access数据库软件。

关键字:机房、管理、Access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4)一概述 (4)二问题定义及容简介 (6)三背景 (6)四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6)第二章系统分析 (8)一系统分析的概念 (8)(一)系统分析的基本含义 (8)(二)初步调查 (9)二可行性分析 (12)(一)系统可行性研究分析 (12)(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13)(三)系统开发具体研究分析 (14)三详细调查 (14)四数据字典 (16)第三章系统设计 (19)一系统设计 (19)(一)系统设计的任务与原则 (19)(二)系统的总体设计 (19)(三)数据库设计 (20)(四)系统打包具体步骤 (21)结束语 (23)一系统功能的总结 (23)(一)用户信息的登录功能 (23)(二)会员添加功能 (23)(三)用户信息的维护 (24)(四)进算计信息维护 (24)(五)帮助 (25)二系统展望 (25)参考文献 (26)致 (27)第一章绪论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本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校园网的普及,学校机房的硬件设施越来越好,如何充分发挥校园计算机机房的效能,开放机房,最大限度的为机房管理服务,既要提高机房的科学管理水平,又要减轻机房管理员工作,使机房管理更加规、有序。

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

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机房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上机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其它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机房上机计划的制定执行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提高管理质量。

机房上机管理系统是一个实时人机系统,它要求要有较高的可靠性、可适应性、扩充能力。

建立先进的机房管理系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系统主要为教职员工上课和学生日常业余上机提供了方便。

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软、硬件结合的方式。

客户端采用硬件模式,通过硬件级的底层网络登录与身份验证相结合, 达到安全性。

管理端采用软件模式,主要管理学校计算机机房的上机业务,它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管理、用户结帐管理、电脑与计算机信息管理、无卡通管理、日常管理、新会员办理管理、用户信息的维护管理、管理员信息的维护管理、机房预约与排课管理、上机考勤管理、学生付费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以及实行跨平台管理等。

本系统是一个运行在局域网上的子系统,能够直观、方便、有效、可靠地管理通过局域网联在一起的所有机器,它具有以下优点:(一).实现无人职守系统通过提供强大的功能,最大限度降低机房管理员的工作量,它能够做到自动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注册会员、会员卡上金额是否足够、以及通过验证学生的身份来确定是否允许学生使用机器,随时判断学生卡上的当前金额还能上机多久,当卡上剩余金额低于系统规定的限额时,系统会提前1分钟提示学生,"请准备下机",1分钟后,系统会自动将学生所用的机器电源关掉。

学生下机时,系统自动计算并扣除学生的上机费用;同时自动将该学生所用的机器电源关掉。

(二)方便管理本系统采用友好的界面,能够帮助机房管理员方便有效地对机房进行管理。

系统详细提供机房所有机器的使用状况,如使用者名称、登录时间、总金额、消费金额、现剩余金额等信息,使机房管理人员对每台客户机使用状况一目了然;同时系统提供强大的管理功能,机房管理员能够方便有效地对机房任意机器进行管理,如发消息、禁止使用等。

一次可以选中一台机器进行管理操作,也可以同时选中多台机器进行管理操作。

系统还提供可追踪的历史记录,如学生上机的历史记录,还包括学生在办理会员卡后忘记密码,这时就可根据学生最初的原始记录,查找出密码。

学生上机的历史记录使得学校、机房管理人员对学生使用机器状况有清晰的了解,对机器出现的故障能够追究责任到个人。

对学生消费金额的变动提供了有迹可寻的记录。

(三)功能强大,设置灵活机房使用安排灵活方便,自由安排机时单价,具有预定座位功能,设置免费上机功能,环境要求低,适应能力强,无须特殊的配置或者专门的服务器。

本系统充分考虑了用户环境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灵活的应变措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对学校的机房进行有效的管理。

即使机房的网络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系统仍然能够在各个单机上独立的对机器资源进行安全控制、计算上机费用、并登记使用情况。

(四)全面完善的查询功能本系统充分考虑到管理的需要,从机房管理员、教师授课、学生个人业余上机、三个层面提供了完善的查询功能。

从机房管理员角度,系统提供了有关任意机房、任意机器在任意围时间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信息方面的详细信息。

从教师授课角度,系统提供了教师在任意时间围对机器设备的使用,提供教师在自身的权限对系统的使用及维护。

从学生个人业余上机角度,系统提供了个人在任意时间围的缴费情况、消费情况及剩余金额等信息,高级别的安全管理机制。

(五)安全机制系统提供了方便高效的用户授权机制,加强了对用户身份的识别,避免未经授权的用户越权使用系统。

VB+ACCESS的使用使得系统的数据不会轻易被外界恶意的攻击破坏,简单易懂,使用方便,身份识别有效者方可上机,同一身份在同一时段不可复用,可有效防止密码盗用,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六)跨平台管理系统能够同时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机上进行控制和管理,实现跨平台管理。

并具有系统的可扩充性。

二问题定义及容简介本系统是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依靠组人员共同的力量完成的各项任务。

要求要有较强的分析、设计、编程能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使该系统更加完善、可靠。

开发出一个适合用户单位需要的系统,并方便维护和扩充。

它主要实现管理员如何对普通用户进行授权,学生业余上机只能通过输入会员卡号、密码方可使用该计算机。

如何办理新的会员信息及查看、修改、删除所有会员的信息,也可通过输入查询条件,显示符合条件的会员记录以及显示这个会员的全部信息,并由管理员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

三背景项目开发为学校的业务管理人员服务,已明确用户有:在校任课老师和就读学生、及相关的管理人员。

潜在用户有:学生、任课老师。

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学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的高科技产品。

当前企业信息管理正在从C/S结构向B/S结构转移,但是由于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C/S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占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主流。

机房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和学校机房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适应现代企业、学校机房制度要求、推动机房管理走向科学化、规化的必要条件。

机房管理分析的是机房上机具体的工作过程,分析“做什么”应“如何做”的问题。

主要调查了解用户的需求,尽量满足并使用户和设计系统的人员意见相一致。

四本系统功能需求分析建立一个“机房上机管理信息系统”,使用计算机对学校学生上机信息的管理。

要求不仅可用于一般的上机情况查询,而且可以对这些上机信息进行各种必要的数学统计和分析。

系统主要的上机信息来自管理员管理的服务器上的具体信息,本系统需要完成如下功能。

(一)会员登录(二)对用户进行授权(三)学生会员各种信息的修改(根据录入的会员卡号、密码等)(四)对于已毕业学生信息的删除(五)按照某种条件(如:、卡号等)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学生会员信息(六)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七)机房上机的使用帮助(八)对新增会员的录入、保存第二章系统分析一系统分析的概念从本章起我们将按照机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逐个阶段地介绍它们的任务及其主要技术方法。

本章的知识点包括(一).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二).系统分析的初步调查(三)可行性研究(四)系统的详细调查(五)数据字典(六)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等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简称系统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第一阶段,是获取用户信息需求,提出系统逻辑方案的主要阶段。

它的容包括对现行系统的调查、可行性论证、系统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方案。

其中,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是本阶段的中心任务,而调查分析是本阶段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本章的重点是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和系统分析各阶段活动的容,难点是系统分析中的主要工具和系统中各项数据及业务的编写。

(一)系统分析的基本含义“分析”通常是指对现有系统的、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分解、剖析,以明确问题或机会所在,认识解决这些问题或把握这些机会的必要性,为确定有关活动的目标和可能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本章所讨论的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

系统分析也指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二)初步调查系统的开发工作是从接受用户提出的任务开始。

用户最初提出的任务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初始需求,而且常常是罗列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摆在开发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做出一个准确的认识和估计。

为此,必须在展开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明确问题并对任务进行可行性分析。

系统的初步调查是系统分析阶段的第一项活动,也是整个系统开发的第一项活动。

系统初步调查阶段的目的是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规模,从系统分析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角度看新项目开发有无必要和可能,并论证其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系统分析的目标和主要活动容系统分析阶段的目标,就是按系统规则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围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者说从信息处理的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即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即计算机和通信系统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一般分为,系统初步调查、可行性研究、系统详细调查和新系统逻辑方案的提出这四个阶段。

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和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其主要成果——系统说明书将作为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

2、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系统分析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工作容涉及面广,不确定性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