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版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版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8.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 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即所谓的“人道的、民 主的社会主义”,把国家引上了资本主义复辟的道路。
9. “人心不足说”。这一观点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个瓶颈之时,虽 然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是膨胀的野心催生了膨胀的欲望,如 果当时坚持那么几年,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结果。
1989年柏林墙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继波兰后,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 尔巴尼亚、南斯拉夫也如洪水决堤般,相继发生了剧变。各国发生剧变的起因 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都是相似的,即反对派发动进攻-执政党分裂-圆桌 会议-共产党下台-社会性质转变 。
苏联解体:从1990年3月开始到1991年12月, 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相继脱离苏维埃社会 主义共和国联盟而宣告独立,而且都走上了 资本主义道路,苏联不复存在了,执政苏联 70多年的苏共也失去了执政地位。
10. “历史合力说”。这一观点认为苏联演变是多种原因交错的 结果。
11. “抛弃说”。该说法认为苏共违背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背离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丧失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资料:苏联解体前不久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 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能够代表工人的仅占4%,认为代 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 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 作人员的,竟占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 不认为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
1
1980年,波兰工人生活困 难,进行罢工
团结工会 在大选 中获胜, 波兰改 旗易帜, 成为资 本主义国 家
2 3
1989年,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 党无力挽救社会危机,不得不 与反对派举行圆桌会议,决定 实行议会大选
波兰巨变过程
资料:1989年,大量公民外逃的浪潮 ,使长期保持稳定的民主德国政局出 现大动荡。这时,德国统一社会党中 央领导更换,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 边界,拆除”柏林墙”;决定实行多 党制。1990年春天,称为“德国联盟 ”的三个反对党联盟在大选中获胜。 10月,以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的方 式,实现两德统一。柏林墙打开后, 大批民主德国公民前往西柏林。
东欧巨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 初,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 制度最终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 荡。与之相伴随的是执政东欧40多年的 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 改变了性质。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 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最大罢工委员会 团结工会 转变为当时 的反对派
1991年12月25日夜,在克林姆林宫上空飘 扬了近70年的苏联国旗在夜幕中缓缓降下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十一说
1.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 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 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 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 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 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 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 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节“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要内 容 第三节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历史地 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 内容。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从整体上把握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系。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多极化,就是指存在多个对世界政治、 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中心。苏联解体后, 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为特征的两极 格局终结,世界进入了新旧格局转换的新时 期 ,正在往多极化格局发展。
4 1 2 3 6 5
世界多极化力量分布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 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 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 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 日益减少,世界经济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 机整体的过程。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
1.时代背景(世情变化)
2.历史条件(党情变化) 3.实践基础(国情变化)

世情变化


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还很不安宁 科技革命日新月异 文化冲突更为明显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全球化。 二是投资全球化。 三是金融全球化。 四是跨国公司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

世界还很不安宁
——主要表现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本质上是要把本国的利益 凌驾于其他各国家利益至上,凭借其经济军事实力对 其他国家进行控制、干涉和侵略,造成世界的动荡不 安,成为威胁世界与和平稳定的主要根源。其新表现 主要有:第一,强迫别国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会制度 和意识形态;第二,利用‚民主‛、‚人权‛甚至‚ 价值观‛等问题,任意干涉别国内政;第三,凭借经 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到处侵略。
2.
3.
4.
5.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 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 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 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6.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 “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 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 挥。 7. “意识形态说”。这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新思维” 是苏联演变的思想渊源;“民主化、公开化、多元化”迎 合了国家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的反共需要;“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和平演变的政治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