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墙施工技术交底
注:上图只示意构造柱处拉筋埋设情况,本工程拉结筋通长布置。
2、钢筋砼构造柱施工顺序:绑扎钢筋、砌隔墙、支模板、浇筑砼、拆模、养护。
3、洞口(包括墙上水电预留洞口)过梁、压梁:宽度≥300mm必须设置过梁。
4、构造柱、过梁、压梁模板采用竹胶板方木定型加工,背肋50*80mm方木间距200,采用50*50方木或者钢包木加螺杆连接固定,模板与墙面粘贴20mm宽密封缝条,模板与墙体贴紧严密,支撑牢固,留置砼浇筑斜口。严禁使用步步紧加固,严禁在加气块墙体上开洞。
1.1砌筑前根据砌筑墙体尺寸加工制作构造柱、过梁拉筋、拉结筋;将楼地面清理干净,洒水润湿。施工构造柱、过梁拉筋、拉结筋时使用建筑结构胶及固化剂进行植筋:
1.1.1植筋工艺流程:清理→弹线→定位→选择机具→设备安装→钻孔→清理孔洞→灌胶→植筋→固化。
1.1.2施工要点
1.1.2.1混凝土结合面清理:将需要植筋的混凝土原结构表面清理干净。
三、作业条件
1、填充墙施工前,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并经过主体验收,拉结钢筋已按要求植筋完成,并经过隐蔽验收,楼、地面基层水泥浮浆及施工垃圾清理干净。
2、弹出的轴线、墙线、门窗洞口线经复合无误后办完预检手续,测量出统一的控制标高。
3、皮数杆制作完毕,办完预检。
4、加气混凝土砌块在砌筑前1d应将加气混凝土砌块及与原结构相接处,洒水湿润,以保证砌体良好粘结。
5、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
6、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墙,经项目部会同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四.操作工艺
1、砌筑的工艺流程:
设置构造柱、过梁(圈梁)、拉结筋→基层处理→浇水润湿→基底找平→测量放线→排砖撂底→立皮数杆→排列砌块→拉线→墙底应砌150-200mm高混凝土实心配块砖,或现浇混凝土坎台→砌筑加气砼砌块→验收→水、电配合进行管线连接。
7)、舌头灰刮尽,保持墙面整洁;正确排砖,半头砖分开使用,避免造成通缝;准确标高及平直度,防止墙背面偏差过大,水平灰缝不平直、不均匀。
8)加气块不得与其他块材混砌。
9)加气块的砂浆饱满度: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厚度控制在10-15mm之间,灰缝横平竖直。
10)加气块留置拉结筋的位置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筋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2.4砌筑前,将构造柱甩筋扶正,除锈清理干净。用建筑结构胶加固化剂固定拉结筋,拉筋间距500mm,拉结钢筋宜沿墙长通长设置,伸入构造柱不小于柱截面宽度-50mm。
2.5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与构造柱之间以φ6拉结筋连接,拉结筋埋于砌体的水平灰缝中,沿墙内通长设置,末端应作90°或135°弯钩。
2.6窗台压顶钢筋应与剪力墙连接或锚入构造柱通长设置,先浇筑窗台再砌筑窗垛。
(2)在进行砌筑前应先制作皮数杆,皮数杆上要标明砌块高度、灰缝高度、门窗洞口、预埋快、拉结筋、标高等,制作后在墙两端进行立杆,逐皮拉线砌筑,填充墙至梁底、板底留30~60mm高空隙,为防止上部砌体因砂浆收缩而开裂,填充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空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方法为: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嵌填密实。
(3)砌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墙体的垂直平整度,并应在砂浆初凝前用小木锤或撬杠轻轻进行修正,防止因砂浆初凝造成灰缝开裂。
(4)砌体施工应严格按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错缝搭砌,避免因墙体形成通缝削弱其稳定性。
(5)为保证墙面立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筑一步架高时每隔2m水平间距在立棱位置弹两道垂直线,在操作中认真检查,发现偏差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1.1.2.9质量检验与试验:结构胶: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符合设计要求,适合现场温度和湿度。
1.2根据墙面尺寸,排砖撂底,要求组砌合理,便于操作。
1.3皮数杆制作:用30*40mm木料或PVC管制作,皮数杆上要标明斜砌高度、砖高、缝高、门窗洞口、预埋块、拉结筋、过梁的尺寸、标高。皮数杆间距不大于15m,转角处及交接处均应设立。皮数杆要垂直、牢固、标高一致。
不同钢筋直径的钻孔直径及钢筋植入深度
钢筋种类及直径(mm)
钻孔直径(mm)
钢筋植入深度(mm)
φ6
10
80
φ8
12
100
φ10
14
100
Φ12
16
150
Φ14
18
160
Φ16
20
200
1.1.2.4孔壁表面处理:对验完的孔用刷子刷出灰尘并用高压风机将孔内灰渣清理干净,吹出灰尘。然后用丙酮清洗孔壁。
1.1.2.5灌胶:用注射器从底部向上注胶。
3、暖卫、电气管线及预埋件应注意保护,防止碰撞损坏。
4、墙体上的管线槽孔以预留为主,因漏埋或未预留时,应弹线用云石机切割,严禁乱凿墙体。
5、砌筑施工应及时清除落地砂浆,做到活完场清。不得直接在结构面拌合砂浆及砼。
6、砌筑墙体,脚手架立杆底部要做好垫脚板或垫板,禁止垫砖,防止发生事故。
7、拆除施工架子时注意墙体及门窗口角。
1
水平灰缝厚度/竖向宽度
≤10≤12mm
2
基础顶面和楼面标高
±15mm
3
表面平整度
≤4
4
门窗洞口
±5mm
5
窗口偏移
10mm
6
水平灰缝平直度
10mm
7
户内尺寸一致性
≤10mm
2)、砌块填充墙水平和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应分别大于等于90%和80%,用百格网检查。
3)、构造柱及墙体拉结筋的位置、锚固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进行隐蔽验收,填写隐蔽验收单。填充墙砌体留置的拉结钢筋的位置应与块体皮数相符合。拉结筋应置于灰缝中,埋置长度就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位置偏差不应超过一皮高度。
六、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1)砖、砌块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原材料必须逐车过磅,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砂浆试块应有专人负责制作与养护。
检验方法:检查砖、砌块的产品合格证书、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砂浆试验报告。
2)所有植筋必须经栋号长检查无松动、无遗漏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3)二结构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理杂物,浇水湿润,且必须浇筑密实。
填充墙砌筑
一、材料要求
1、加气混凝土砌块常用尺寸规格:
长度(mm):600;高度(mm):240、200;宽度(mm):200、100等。
2、M5混合砂浆。
3、墙体拉结筋φ6,构造柱、过梁钢筋Ф10、Ф12,箍筋φ6。
4、植筋结构胶。
二、主要机具
大铲、刨锛、瓦刀、托线板、线坠、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笤帚等
2、砌筑要求
2.1砌筑从转角或构造柱处开始向一侧进行。上下皮砌块要求错缝搭砌,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3砌块长,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
2.2后砌墙与砼柱在同一平面时,墙面与柱面齐平。
2.3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砌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留设构造柱,构造柱应置于墙的端部、墙角和T形交叉处。构造柱马牙槎应先退后进,进退尺寸60mm,进退高度应为≤300mm。
(6)加气块墙中不够整砖部分,用无齿锯制作非整砖,不得用砍凿的方法将砖打断。
(7)开槽必须顺直,不得歪斜。
(8)在砌筑砂浆终凝前后的时间,将灰缝刮平、勾缝。
(9)砂浆随伴随用,拌好的砂浆要在3小时内用完,严禁使用搅拌完时间过长及隔夜砂浆。
五、砌筑主要构造和施工方法
1、墙转角处、“T”字形墙、“十”字形墙交接处拉结钢筋构造图如下所示:
1.1.2.6植筋:将结构胶灌入孔内,注入深度一般为孔深的2/3,然后将钢筋插入孔内,按一定方向旋转钢筋十几圈插入,使钢筋与结构胶、混凝土孔壁粘接密实。待结构胶完全固化,清理干净经项目技术、质检验收合格后报请甲方、监理进行检查,经甲方、监理认可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2.8固化:植入钢筋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结构胶固化,待结构胶完全固化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填充墙砌筑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3~8cm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并应至少间隔14d后,再用细石混凝土填实。
5)、排砖时必须把立缝排匀,砌完一步架高度,每隔两皮砖在丁砖立楞处用托线板吊直弹线,二步架往上继续吊直弹粉线,由底往上所有七分头的长度应保持一致,留设上层窗口必须同下层窗口保持垂直。
6)、立皮数杆要保持标高一致,盘角时灰缝要掌握均匀,砌砖时准线要拉紧,防止一层线松,一层线紧。
8、手推车应平稳行驶,防止碰撞墙体。
八、文明、安全措施
1、墙身高度超过1.2m以上时搭设砌筑脚手架;高度超过4.0m时采用内脚手架必须支设安全网。
2、脚手架上堆砌块高度不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超过2人。
3、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度等工作。
4、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上垫高作业。
4)二结构钢筋绑扎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遗漏。
2、一般项目
1)、填充墙砌体一般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项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主控项目
1
砌块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U5
2
砂浆强度等级
设计要求M5.0
3
水平灰缝饱满度
≥90%
4
竖向灰缝饱满度
≥80%
5
轴线位移
≤4mm
6
垂直度(每层)
≤3mm
一般项目
5、各种材料必须妥善保管,防止雨淋,不得随意遗洒和浪费材料,严格按交底及配比施工,不得随意更改。各种材料进场及接受前必须检查材料质量及数量,不合格的材料:
施工工人签字:
2018年9月1日
11)上下皮砌块要求错缝搭砌,搭接长度为半砖,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3砌块长,且不小于150mm竖向通缝不大于2皮。
12)墙面垂直平整,组砌方法正确。
13)砌块表面方正完整,无损坏、开裂现象;灰缝饱满,无松动、脱落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