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八章行政程序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八章行政程序法

识 立法应体现参与原则,集中民意、民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节 行政程序法的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基本原则 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在
程序上所应遵循的基本精神和准则 基本制度 程序原则的保障制度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
程序公正原则 相对人参与原则 效率原则
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
第八章行政程序法
第一节 概述
概念 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
的步骤、顺序、方法、方式以及时限的 总和。 就行政行为过程而言 行政程序规范的核心对象是行政主体的 行为
行政程序的概念
行政程序表现为步骤、顺序、方法、方 式以及时限的总和
步骤(必须履行的相应环节)如传唤、 讯问、取证和裁决
回避制度 合议制度 辩论和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
表明身份的制度 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的制度 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序 救济程序的告知制度
效率原则的保障制度
时限、时效制度 关于步骤、顺序的制度安排 简易程序的适用
立法法中行政程序的规定
明确行政立法程序规范 规定效力层级等适用规则
行政许可法 中行政程序的规定
规范了行政主体的设定
规范并细化了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和监 督程序
是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有一座里程碑
行政程序法立法展望
行政程序立法有不系统向系统化发展, 由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
逐步迈向行政程序法典化 理论与实务界对程序正义的认识达成共
任的规定 原有程序立法缺乏对行政相对人权利的
规定
行政程序立法的方向
纠正立法和执法中存在的重实体清程序 的观念
加强行政程序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 借鉴国外立法,总结自己经验 完善单行法程序规范 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
行政处罚法 中行政程序的规定
处罚决定程序 处罚执行程序 听证程序 评价 较完备,是行政程序立法的里程碑
顺序(先后) 方法、方式(口头/书面或者动作) 时限
行政程序法
概念 调整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所遵
循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合。
行政程序法与 行政实体法的关系
共同构成行政法 行政实体法(行政组织法、行政作用/行
为法)
行政程序法(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 程序性行为)
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和地位
行政程序法的作用
监督和控制行政权 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 提高行政效率 实现行政主体与相对人良性互动的平台
第二节行政程序的历史发展
外国行政程序法的历史发展 奥地利1925年行政程序法代表第一阶段 1946年美国联邦程序法代表第二阶段 1976联邦德国行政程序法 1993年日本行政程序法 1994年澳门行政程序法 第三阶段 1998台湾行政程序法
历史与课题
文革前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特点 行政程序法与行政实体法不分 包含表明身份、方式顺序、时限、救济
规则 内部工作程序发达
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违反法定程序的,可以判决撤销,并可 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标志着立法对行政程序的重视
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不足
许多法律条文缺乏对程序的规定 许多行政行为缺乏程序性规范 原有程序立法过于原则、简单 原有程序立法缺乏对行政主体义务、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