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学:纵隔疾病
第三节 纵隔血肿
病因病理 纵隔血肿常见于外伤,少数见于 主动脉瘤破裂、咽后壁和颈部出血向下扩 散进入纵隔以及胸部术后纵隔出血。
临床表现 少量的出血一般没有症状。胸部 外伤的病人可出现胸骨后疼痛放射到背部
第三节 纵隔血肿
影像学表现 • 纵隔向两侧均匀增宽 • 局限性血肿表现为纵隔一侧或两侧凸出的
软组织肿块影,也可压迫气管或食管 • CT见弥漫性出血表现为纵隔增宽,CT值与
主动脉相近 • MRI上可显示血肿的上下关系和范围
第三节 纵隔血肿
鉴别诊断 • 需与纵隔脓肿或纵隔肿瘤鉴别 • 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鉴别不难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纵隔血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右侧多见 ②气管受压、移位和变形 ③食道吞钡常示与气管一致的移位。 ④主动脉弓可向左下方移位。
第二节 纵隔气肿
5.左膈上及食管旁气体阴影,是食管损伤或 自发性破裂较为特征性的表现。
6.CT和 MRI可以显示少量气肿,比胸部平片 更准确可靠。纵隔边缘处有带状含气区, 其中无肺纹理显示。
[鉴别诊断] 需与伴有气液平面的纵隔脓肿鉴别。
—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
气 管 撕 裂 纵 隔 气 肿 、 皮 下 气 肿
胸腺瘤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一侧增宽,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纵 隔肿块,边缘清楚。 ②纵隔肿块密度均匀,多位于前纵隔的中 部,少数可达隔肌之上。 ③侧位上,肿块主要位于胸骨角之后。
胸腺瘤
2.CT表现: ①胸腺瘤表现为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软组 织密度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直径110cm,与周围纵隔脂肪分界清楚。 ②胸腺瘤内可含钙化,部分胸腺瘤可发生 囊变,特别是放疗后的胸腺瘤。
恶性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纵隔向两侧增宽 ②肿瘤边缘清楚、呈波浪状或呈分叶状。 ③肿瘤常致气管受压、变窄。 ④侧位上,气管透过度下降 ⑤通常无钙化,但何杰金氏病放射治疗后 可出现钙化。
恶性淋巴瘤
CT表现: ①显示气管前、血管前、主-肺动脉窗、隆 突下、心包周围等多组淋巴结增大 ②何杰金氏淋巴瘤易经淋巴延伸而倾向累 及多组淋巴结,内乳淋巴结常受累
胸骨后甲状腺肿
3.MRI表现 ①前上纵隔胸骨后肿块 ②冠状面及矢状面成像易于显示胸骨后肿块与颈 部甲状腺的连续性。 ③行 Gd-DATP增强检查,胸骨后肿块明显强化。 ④病变如有钙化,显示不及CT明确,表现为无信 号区。
胸 骨 后 甲 状 腺 肿
胸 骨 后 甲 状 腺 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胸骨后甲状腺肿
纵隔疾病
第一节 纵隔炎症
• 病因病理
– 空腔脏器破裂 – 邻近炎症扩散或外伤所致 – 血源性 – 分急性期、慢性肉芽肿性和硬化性纵隔炎及纵
隔脓肿
第一节 纵隔炎症
• 临床表现
– 急性期
– 慢性期
第一节 纵隔炎症
影像学表现 • 急性期:纵隔增宽,轮廓较模糊,可合并
气肿,或并发液气胸或气胸。 • 炎症局限化后形成脓肿 • 慢性纵隔炎:表现为纵隔增宽和肿块凸出
形成脓肿。 影像学表现:纵隔增宽,出现脓腔及液气平
面。
第二节 纵隔气肿
病因病理 • 纵隔气肿的原因可以是自发性、外伤性、
食管或气管破裂、胸部术后、气管切开术 后,气腹和后腹膜充气术后等 临床表现 • 突然的胸骨后疼痛,放射到两肩和两臂。 疼痛随呼吸或吞咽动作而加重
第二节 纵隔气肿
[影像学表现] 1.纵隔两侧边缘线条阴影,内侧见有透亮 的气体阴影 2.侧位胸片见胸骨后有一增宽的透亮区 3.在婴儿,纵隔内大量气体可使胸腺显示 并向上移。 4.纵隔气肿向下扩散至心脏与膈之间,使 两侧横膈与纵隔呈连续状充气,称为“膈 连续征”。
鉴别诊断 • 胸腺瘤、畸胎类肿瘤鉴别 • 前上纵隔偶为后上纵隔肿块,与颈部甲状
腺肿相连 • CT和MRI检查显示两者密度与信号一致,
可有钙化且有明显造影强化是确诊胸内甲 状腺肿的依据。
胸腺瘤
病因病理 • 病理上可分为上皮样细胞型、淋巴上皮样
型、淋巴细胞型和梭形细胞型。胸腺瘤有 明显的恶性变倾向。 临床表现 • 临床上约15%~50%的胸腺瘤患者伴有重 症肌无力症状。
胸骨后甲状腺肿
⑤透视下纵隔肿块随吞咽运动移动者多 为颈部甲状腺肿的胸内延伸。
⑥侧位上胸内甲状腺肿多位于前上纵隔, 少数可位于食管后方。
⑦邻近骨质破坏提示为恶性。 ⑧颈部甲状腺肿沿前胸壁下移极似向胸
内延伸,侧位照片有鉴别意义。
胸骨后甲状腺肿
2.CT表现: ①前上纵隔高密度肿块 ②肿块边界清楚,内可有点状或不规则钙化或局 限性低密度囊变区。 ③相邻血管常受压,向外侧移位。 ④增强检查,因多血管性而有明显的长时间强化。 ⑤连续层面观察,显示纵隔内肿块与颈部甲状腺 肿相连,且密度一致。
和邻近结构广泛浸润。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恶性胸腺瘤
胸腺瘤
恶性淋巴瘤
病因病理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结的全身性恶性 病变
病理上包括何杰金病和非何杰金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恶性淋巴瘤
临床表现 • 临床症状
– 发热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 纵隔脏器受压症状如呼吸困难 – 临床上表现有病程短、发展快和症状重的特点。
胸腺瘤
③增强检查,胸腺瘤发生轻至中度强化。
④提示恶性胸腺瘤征象是肿块边界不清、纵 隔淋巴结增大、心包积液和心包增厚、邻 近肺实质受侵出现肿块和胸膜下转移结节。
胸腺瘤
3.MRI表现: • 前纵隔升主动脉前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 • 肿块内可有囊变,钙化灶则呈无信号结构 • Gd-DTPA增强检查,肿瘤明显强化 • 恶性胸腺瘤MRI表现与CT相似,纵隔脂肪
影 • CT检查对确定纵隔炎症较常规胸片优越
食管破裂
食管破裂
食管破裂
第一节 纵隔炎症
二、慢性纵隔炎(chronic mediastinitis)
(一)肉芽肿性纵隔炎:结核、霉菌、结节 病引起
(二)硬化性纵隔炎:纵隔纤维化,原因不 明
第一节 纵隔炎症
三、纵隔脓肿(mediastinal abscess) 原因、临床表现与急性纵隔炎相同,纵隔内
恶性淋巴瘤
③纵隔淋巴瘤可自前、后纵隔侵犯胸膜外和 胸壁而形成软组织肿块。
④病变也可经淋巴沿支气管周围侵犯肺实质。 ⑤肺门淋巴结受累而增大。 ⑥心包受累出现心包积液和增厚。 ⑦胸膜下转移和胸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