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分析摘要:民以食为天,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然而,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令人堪忧,从“毒奶粉”到“苏丹红”,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皮革奶”,“牛肉膏”等等。
这些无一不让我们感到恐慌。
食品安全是一个世界性范围的问题,食源性疾病被公认为最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
但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的多起影响巨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让我们隐约感觉到,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食品安全问题与以往有些不同。
本文着重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并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相关的分析,最后对于如何提高食品安全阐述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建议1.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国际上的事件大多是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卫生控制不当和环境污染所致。
而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为事件。
这些因人为故意污染和蓄意破坏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今天我们要着重说的“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
当下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就是以这一类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为主的。
1.1非传统性食品安全与传统性食品安全的区别1.2近年来我国出现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1)苏丹红事件2005年,“苏丹红”这个词出现在了广大老百姓的视野中,人们知道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染料,用于为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
有关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具有致癌性,我国和欧盟都禁止其用于食品生产。
然而这是这样的一种工业制剂却出现在了老百姓的餐桌上,许多食品被查出含有苏丹红,甚至于连肯德基这样世界连锁的企业也未能幸免,这一事件着实令人心寒。
(2)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8年,许多婴儿因为喝奶粉得了肾结石,“毒奶粉”弄得大家人心惶惶。
几经周转,“三聚氰胺”开始被人们熟知。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3H6N6),俗称密胺、蛋白精,IUPAC命名为“1,3,5-三嗪-2,4,6-三氨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被用作化工原料。
由于中国采用估测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掺杂进食品或饲料中,以提升食品或饲料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这次事件中,三鹿奶粉是最大的涉案厂家,然而除了三鹿,其余国内的各大乳液制造商都纷纷被查出产品中含有三聚氰胺。
这一事件使得广大民众最国内乳制品的信心大跌。
(3)双汇“瘦肉精”事件近期,我过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厂商又被爆出“瘦肉精”事件。
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也是兴奋剂的一种。
将瘦肉精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减少饲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因为考虑对人体会产生副作用,一般不允许使用。
然而,作为国内最大的肉品加工厂商却公然使用吃瘦肉精长大的猪,这不得不让人汗颜。
瘦肉精在上海曾引发过几百人的中毒事件,然而如今却依旧活跃在百姓的餐桌上,这又如何能让人不担心呢?其实,这样的时间还有很多很多,“红心鸭蛋”,“毒大米”,“避孕药养虾”,“染色馒头”、、、、、、也许我们不禁会想,如今还有什么是能放心的吃的呢?2.我国非传统性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2.1企业追求不当商业利益,采用一切可能手段降低成本形成“行业潜规则”。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总是试图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当然,这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利益最大化必然是应该建立在合法以及道德的基础之上的。
目前我国的情况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商家为了追求不当商业利益,采取许多不道德甚至是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比如在食品中添加工业制剂,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盛行。
企业及生产厂家道德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对于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企业以及商品的生产者应该负最大责任。
2.2相关部门监管不利,执法不严。
我们认为,我国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利也是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温家宝日前对于我过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现象呼吁,广大企业要流有道德的血液。
的确,企业的道德克制确实是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层面,然而企业生来就是为了追去利益的最大化的,我们真的很难划定一个道德的界限去要求他们,毕竟道德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严格监管,严格执法,以法律的标准要求企业以及所有商家。
然而,当前我国食品监管部门的工作确实非常宽松的。
就拿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按照国家法律,生猪要经过多到检验才能从养殖地到市场,这其中有多项检查涉及到瘦肉精的部分,如果监管部门严格检查,那么还会让有瘦肉精的猪进步市场吗?我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2.3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够完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法律保护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1)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我国现已颁布的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数量多达十几部,总体性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这些法律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由于出台时间早,标准要求低,覆盖面窄,没有充分显示新形势下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另外,有些法律法规在制定时,并没有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问题,当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就显得不够完整。
(2)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得比较原则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
(3)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一是执法力度不够,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忽视了制假售假行为本身的危害,对制假售假行为处罚较轻。
二是由于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一部分法律法规难以执行。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技术法规的制定,但其立法层次较低,大多属于推荐性标准,作用有限。
三是技术支撑体系还未建立起来,有些法律法规难以实现。
(4)执法体系存在权限不清、职能不清问题一是多头执法,影响监管效果;二是执法部门以罚代管、以罚代刑,影响法律的严肃性;三是执法部门立法、执法、判罚三位一体,影响公正性。
(5)法律执行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我国目前在打击假冒伪劣食品、保证食品安全的执行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往往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后,由上级行政机关发布命令,进行一阵风式的检查、处理,当这阵风过后,假冒伪劣商品又重新泛滥起来。
这种缺乏规范和持续性的打假过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因此,我国立法部门应从完善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使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通过调查,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对于我们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这个问题,许多人也认为除了商家唯利是图外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利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3.如何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1)加强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
包括人力建设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
(2) 将危险性分析用于食品安全立法,包括标准的制定。
这是WTO 有关协定中特别强调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基于科学和协调一致。
(3)强调企业的自身管理。
因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物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中,企业应为食品安全的主体。
(4)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
(5)重视宣传教育。
包括对政府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广泛、持久的宣教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几乎成为老百姓最揪心的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饮食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进一步了解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度,展开此次问卷调查,希望大家认真填写问卷内容,谢谢配合!1.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关注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新闻?A经常34% B偶尔52% C很少14% D从不0% 2.您在购买食品时一般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哪些信息?A外观4% B品牌,生产厂家28% C生产日期和保质期68%3.您有没有买到过不安全的食品?A经常遇到20% B有,但很少52% C几乎没有28% D从来没有0% 4.你如何分辨你买的食物是否安全?A看生产日期70%B观察事物的表面是否有所不妥12%C查看食物的配料,看是否添加了不和规范的添加剂10%D没怎么分辨,对食物还是比较放心的8%5.如果你去商店买了过期的食品回家,你会?A反正不贵,自认倒霉扔掉56% B到商店要求换一个42% C到相关部门进行投诉2%6.你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A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超标14% B肉品中兽药残留超标2%C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42% D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42%7.你认为对于食品安全,谁应该负最大责任?A企业以及商品的生产者60% B食品监管部门40% C消费者0%8.你觉得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屡禁不止?(多选)A商家唯利是图64% B相关部门监管不力72% C法律法规不够完善58% D官商勾结的问题56%9.目前,中国有如此多的食品安全事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多选)A原料污染32% B制造缺陷42% C掺假66% D认为破坏32% E供应链污染30% 10.我国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与国外的标准存在差距,你认为这与我国频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有关系?A有很大关系72% B关系不大20% C没有关系8%11.你认为政府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没有大作为的原因是?A法律法规标准不完善40% B检疫的关口被人民币买通了34% C惩戒制度不够严26%12.你对中国的食品市场还有信心吗?A.有,相信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打击下,现状会有改善的40%B.没有,如果政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有问题的食物了54%C.不清楚6%13.你认为如果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怎样做才是最好的方法?A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所有食品都需经过建个检查才能进入市场40%B商家要自律,不要唯利是图16%C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6%D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大惩罚力度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