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机场风险防控工作
一、建设初期阶段
(一)建立风险防控组织。
由XXXX牵头各系统指派联络人,成立风险防控小组。
邀请XXXX为小组成员进
行风险防控知识培训,在XXXX指导下对人员方面、
设备设施、环境方面、管理方面、关键部位和环节、
应急措施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工作。
截止近期,已完
成风险防控知识培训。
(二)全程跟踪发现问题。
设备进场过程中,对设备安装的位置、设备调试次序等工艺规程进行跟踪,发现
与厂家资料不符地方进行标注记录;对设备安装中
发现的问题及缺陷、物料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记录;
对工作环境(包括:坡度、温度、湿度、照明、区域
等)不适宜的情况进行统计。
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后反
馈至厂家并配合完成相关的防控工作。
(三)新人员风险评估。
根据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空防安全的要求对新入职人员的资质、技能水平、安全
作业技能进行风险评估。
二、设备测试阶段
(一)完成背景调查。
依托建设初期阶段对新入职人员人身安全、消防安全、空防安全的风险评价估量结果,
完成驻场人员背景调查。
(二)建立健全标准。
在进行设备接收、熟识、检查过程中,结合实际需求收集法律法规,地方、行业标准,
设备说明书等文献资料。
依据机场方制定相关规定等
内容完成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操作手册等编制工
作。
(三)再识别再梳理。
与接收系统设备同步开展对编制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操作手册、工单等内容适
宜性、时效性、实用性进行再评价再梳理。
(四)设备隐患排查。
进行设备自带的硬件防护措施和软件防护措施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三、投入运行阶段
聚集前期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内容进行再梳理再评估。
(一)生产作业活动评估。
根据建立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操作手册内容结合前期识别出风险就生产作
业活动内容编制安全相关规定、办法、细则,制定有
效防控措施并对控制措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评
价。
(二)新人员能力再评估。
对员工身体条件、资质能力、技术能力、证件使用、操作标准适宜性进行评价。
(三)设备防护措施再确认。
设备运行过程识别出关键设备和关键系统。
验证设备自带的硬件防护措施和自
带软件防护措施实效性。
检查防护器具和器材的适用
性。
确认多台设备系统协同作业、电气系统与机械系
统协同作业安全防控措施有效。
(四)运行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造成航班延误、客户投诉或设备降效的运行问题。
统计分析设备故障,跟踪
检查可能在维保作业过程中对系统运行造成重大影
响的维保项目工单执行情况。
排查因外部提供服务影
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
(五)实施监控缺陷设备、缺失区域。
对因设计原因造成防护措施不齐或失效的区域、设备进行有效防控措
施。
四、持续风险防控
危险源识别完成后,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对风险发生后果进行控制,减少和控制损失。
按照最终审批完成的风险清单,修订作业指导书,强化风险提示,对照控制措施开展安全检查和培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