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刺伤的防护体会PPT课件

针刺伤的防护体会PPT课件


防护 意识薄弱
劳动
工作紧张
针刺伤 其它原因
强度大
性格急躁、 疲劳、计划性差
没使用安全的 用具
可以传播
20 多种血源性疾病
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艾滋病、乙型肝炎、丙 型肝炎等。
对暴露者的心理影响——
恐惧、紧张、悲观等情绪,甚至停止了工作 。
家庭 社会
预防措施:
1.改变护士的不安全行为,养成规范操作的习 惯。 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 尽可能使用带有安全性能的静脉注射装置。 给不配合的病人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 操作中始终保持警惕,避免与他人交谈。 禁止双手回套针帽。
预防措施:
2.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整理用物和处理使用过的针头过程 中,使用过的针头尚未放入锐器盒,是 发生污染针头刺伤的高危环节。 为避免针刺伤的发生,护士应立即 处理使用过的裸露针头。 锐器收集器只装三分之二满即停止 使用,以减少刺伤的机会。
预防措施:
3、 医院有关部门应定时分析和报 告事件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对医护 人员进行再教育及培训,提高员工的 自我保护意识。
14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局部处理措施 (二)全身用药
一旦有针刺伤事件的发生,医务 人员要有全面预防的概念和处理的方 法。
1. 迅速挤压针刺点,使之出血 2. 用肥皂水和温水彻底冲洗针 刺部位,然后用碘伏消毒。 3. 刺伤后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4. 取得原病人的血标本 5. 联系职业保健机构,寻求及 时治疗
污染利器伤后HBV易感者应尽快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达我国人口的
15%
乙肝 病毒携带者占世界总数的 1/3 。
XX医院对1075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
年人均被刺伤3.5次 针刺伤有866人,发生率为80.6% 74.5%的人是被污染的针头所刺伤 操作后整理用物特别是在处理使用过的针头时的 刺伤率高达40% 护士在取静脉血及输液时戴手套率为6.7% 注射后回套针帽率高达57% 发生后向上级报告的仅占10.2%

医务人员患血源性传染病 8 0 % ~ 90 %是由 针刺伤所致,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 80 %。
一、针刺伤的发生原因 二、针刺伤造成职业暴露的危害 三、针刺伤的预防措施 四、针刺伤后的处理
1 、将血样标本注入试 2、抽血:拔出针头时 管中
3、处理输液器
4、患者或其他人 员突然移动时
针刺伤的防护体 会
``````
2
每30秒
在我们的同行中就会
发生一次事故
会有一名医护工作者
被污染的针头扎伤
每年将近有
100 万次 的针扎伤事故。
艾滋病感染人数超过 性病每年递增 结核病患者
100 万人
15% 200 万人
约 500 万人( 居世界第二位)
传染性肺结核病人达到



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4小时内,最迟不超 过7天,并于一个月后加强一次) 并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6个 月后各加强注射。
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注射免疫球蛋白有一定的预防 作用。
在加强对病人护理安全的同时,护
理人员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保障!
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