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研究.doc

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研究.doc

专题报告一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比较研究目录1 公益性科研机构界定与科研绩效评价概述1.1 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界定及定位1.2.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价2 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案例分析2.1.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2.1.1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2.1.2 R&D投资标准2.1.3 项目评级工具2.1.4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绩效评估测量指标2.2 荷兰《The Standard Evaluation Protocol 2003-2007 for public research organizations》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3 德国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3.1 德国科学委员会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2 马普学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3 弗朗霍夫学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3.4 莱布尼茨协会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2.4 日本“政府资助科研机构研究与开发的评价方法的国家指南”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2.4.1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开发机构评估标准2.5 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对大学研究的评估-RAE及其指标体系3 国外部分资源环境类相关科研机构评估报告案例4 国外科研项目评估指标体系4.1 美国“项目评级工具”(Program Assessment Rating Tool)评估指标体系4.2 德国科研项目评估指标体系5 国外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科研评估标准比较分析6 国内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7 对我院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的思考及建议公益性科研机构评价体系及其比较研究1 公益性科研机构界定与科研绩效评价概述1.1 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界定及定位国家的科研体系一般由政府、大学、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四类科研机构组成,其中按照科研机构的性质和目的可划分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营利类科研机构。

公益型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技术推广和服务。

公益性科研机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研究成果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服务对象是国家和全社会;研究工作具有非营利性;主要承接政府提出的研究和工作任务,主要接受政府的财政支持并完成国家(政府)的战略目标。

公益性的定位取决于科研活动的服务对象,即主要服务于社会效益显著而经济效益不明显的行业或产业1。

公益性科研机构在一个国家科研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政府(国立)科研机构是公益性科研机构的主体。

但各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分布及管理方式不一样。

美国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分布在政府、高校和非营利科研机构中。

政府科研机构有三种类型,即国有国营实验室(GOGO)、国有承包经营实验室(GOCO)以及联邦资助的R&D中心(FERDCS),前两者的实验室研究设施所有权归政府所有,FERDC则属于民间。

高校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集中在150所研究型大学,特别是其中的几所著名大学中,这些科研机构主要是以基础研究为主,包括了国防、空间、能源、卫生等方面,它们的课题数量占高校科研课题总量的2/3,占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一半以上。

非营利科研机构主要包括:独立的非营利研究所、联邦政府拨款的研究发展中心、各种职业科学技术协会、科技信息服务与咨询机构、技术标准与专利服务机构、国家科学院和地方、科学技术中心和私人基金会等。

在英国,专门术语“公立研究机构”用来指称那些为实施政府目标而从事研究工作的公共团体,即通常所说的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政府各部门直属的研究机构、研究理事会下属的研究机构(指那些接受研究理事会资助或对理事会有义务的机构,英国有七个专门的研究理事会)、以及为数有限的慈善机构(主要是一些历史原因形成的农业研究机构)。

政府属公益类科研机构主要从事关系国家战略安全、英联邦成员国间合作1和前沿性基础技术、航空航天、医疗卫生、能源与环境等方面的课题研究,这些机构主要*本报告执笔人:肖仙桃杨芳田晓阳陈春负责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以及向政府提交基础科学发展规划等职责。

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工程院、研究理事会和大学科技政策研究机构类组织,也是重要的公共层面的公益类科研机构,这些机构开展的重大公益类科研项目对英国科技振兴和国际科学探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民间社团也是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主要创办主体之一,这类机构大多开展具有行业性或专业性的深入研究,并在行业内组织成员间发挥协调、鉴评和公正等职能2。

德国政府是大多数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投资人和创建者。

马普学会、赫尔姆霍茨协会、弗郎霍夫学会和莱不尼茨协会四大公益性研究机构是德国科研机构的核心力量,这些机构承担不同使命和性质的研究任务,马普学会主要从事前沿基础研究,弗郎霍夫协会主要从事应用研究,赫尔姆霍茨协会主要承担国家重大研究项目,而莱不尼茨协会则主要从事问题导向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国立公益性科研机构,其研究所根据研究活动的属性分为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研究机构三大类型,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根据研究领域分为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两类研究机构。

1.2. 公益性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价由于公益性科研机构主要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因此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和维护公众利益,为国家的特定战略目标服务。

另一方面,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研究的成本和预期效益如何等,也是科研管理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科学技术已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必然也非常关注科技投入的效果以及如何提高科技投入的效果,即如何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效果和效率。

因此世界各国在不断探索科学研究的管理方式,包括对科学研究机构的宏观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经费管理、科研绩效评价等各类管理制度。

其中科研绩效评估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尽管科研绩效评估受到普遍关注,但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就陆续开展了科研绩效评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形成了以同行评议为主的定性评价和以文献计量指标为主的定量评价两类评价方法,但科学界和科研管理层对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存在不同的认识,在评价方法上更有很多争论。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绩效评价,1993年开始对中科院属研究所进行系统的评价,由中科院科技政策局与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共同成立的院情研究室承担评价工作,中国科学院科研评价经历了从以定量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到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全院大排队的评价方式到研究所分类评价的方式、从以数量为主的评价到以质量为主的评价,从单纯的结果评价方式到既有成果评价,又有参照任务书的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中国科学院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与基础科学、高技术领域研究机构的科学研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如路甬祥院长所说,三类研究都要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提出科学和技术问题,凝练和提升科技创新目标。

战略高技术研究要加强前沿探索和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要关注技术发展的前沿需求和技术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片要在充分关注构建和谐社会需求的同时,充分关注科技前沿进展、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的创新。

但总的来说,三类科学研究活动的性质不一样,对三类机构科研绩效的评价也不一样。

目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开展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这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为建设“布局合理、四个一流,和谐有序、竞争向上,开放合作、引领发展”的研究所探索路子,二是要提高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建立研究所分类治理的科学基础。

探索对研究所的分类评价也是这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根据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需要,通过对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价方法的调查,搜集和选择一些国外公益类特别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类科研机构和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估报告,在案例分析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构建适合寒旱所所情的科研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出建议,供研究所参考。

2 国外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案例分析2.1. 美国联邦科研机构绩效评估方法及指标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领域的超级大国,无论是科研领域投入还是产出,其规模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美国科研体制上表现为科研投资渠道多元化、科研管理机构分散化、研究机构多样化的特点。

R &D投资主体有产业界、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其中产业界投资最多,约占2/3,而在研究领域,联邦政府是重要的投资者,在基础研究领域,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美国基础研究总投入的60%,而在应用研究领域,联邦政府的投入约占美国应用研究总投入的30%3。

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管理机构至少有20多个,以支持应用研究为主的所谓任务导向机构有美国宇航局、国防部、能源部、农业部等,以支持基础研究为主的机构则包括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科学基金会。

2.1.1 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面对公众要求强化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外部压力以及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需要,1993年美国国会出台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nd Results Act , GPRA)使得美国公益性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经历了重大的变化。

根据这项法律的要求,美国所有的联邦机构都要制订一个至少包括未来5年工作目标的战略规划(且每3年修订一次)、将战略目标分解成年度目标的年度执行计划以及对年度计划执行结果进行评价的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这三份报告将提交给国会中相应的专门委员会、美国审计总局以及行政管理和预算局。

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则根据各机构的规划制订情况以及工作绩效的评估情况分配财政预算。

GPRA试图通过把每年的财政拨款同工作绩效相联系的方式来增强对联邦政府支持项目的计划和管理,增强联邦机构工作绩效的可评估性从而最终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增强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心。

GPRA覆盖了联邦预算范围内的所有机构,由联邦经费支持的各种研究机构和项目自然也位列其中。

机构进行绩效评估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自评估。

然而GPRA在研究机构中的实施却遇到了困难。

困难在于计划制订和绩效评价两方面。

在科学研究活动领域,制订明确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有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有时无法预测,尤其是对基础研究。

把长期规划细化成年度行动计划也很困难,一方面因为阶段性目标难以确定,另一方面则因为逐段的、明确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预想的科学研究成果。

如何对科研机构的绩效进行准确地评价是另一障碍。

科研活动绩效无法通过简单的定量化指标进行衡量,因为评价科研工作绩效应该侧重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