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散文复习(5)——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高考散文复习(5)——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风骨高洁”;由第 6 段中“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 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 可 概括出竹子的“清简”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并概括,还要 尽量答全面。
答案 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 争先向上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 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 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 优雅。” 可概括出竹子的从容优雅;可从扭曲的竹子奋力向上 的细节中得出竹子的“坚韧忍耐”;由第 5 段“竹子在我眼中 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可概括出竹子的“孤高兀傲”;由 第 5 段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 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可概括出竹子的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一)解题角度 思考角度
[解题建模] 具体阐释
1.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特 这一点与概括小说形象特点需要从

情节入手是一个道理。
对于文中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 2.从描写中概括分析特点 细节描写要重点关注,这些描写均
可以提炼出形象的特点。
文中抒情议论的语句,特别是对形 3.从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象的评价性语句,往往直接点明形 特点
就高考选用的文本来看,散文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写人 叙事散文)和景物形象(写景状物散文)两种。本部分就从形象特 点概括分析、物象作用分析两大方面进行复习,意在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题型一 形象特点概括分析 [题型解读]
散文中的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 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 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考法一 主要物象作用
[解题建模]
分析主要物象作用“2 角度”
思考角度
具体阐释
中心物象是散文主旨之所在,是作者思想感情的
1.内容主 主要载体,分析其作用,首先看其在表达主旨方
旨作用 面的作用。一般而言,写物的散文要找志,写景
的散文要析情。
“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事物 田》
特点概括题)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 《甘森的 出其环境条件之艰苦,又写了新中 2015·重庆卷 西红柿》 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
予以概括。(景物特点概括题) 其他常见设问方式: (1)简要分析×××的形象特点。 (2)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
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
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
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二十年的帐篷,在沙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Ⅲ.分点突破•高效训练 第4节 概括形象特点,分析物象作用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散文是以抒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 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来进行,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 或是写人怀思等。阅读散文,首先要感知形象,把握形象的特 征,进而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常见设问方式]
卷别
文本
2017·上海卷 《相思》
2016·上海卷 《湖殇》
2014·福建卷 《祖屋》
题干表述 文中“黄蛉”有重要作用,请加 以分析。 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 见景色,用意是什么? 文中借“燕子窝”表达了“我” 的什么情感?请简要说明。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⑪妻子说:“这歌子是唱给你爸爸的,这歌子在召唤着你 的爸爸。”
⑫于是,在你的脖子下,在你的耳膜下,窸窸窣窣的声音 叫得更响了,更清了,你听见了这爱情的召唤,这家庭的召唤。
⑬第二天早上,你爬起来,背起帆布做成的偌大的地质包, 你又去找金子了。你依稀还记得夜里的梦,说:“是的,我是 要回去的,要回去就得加紧我的工作!”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二)答题模板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跟踪热身] 1.(2017·天津卷)《挺拔之姿》(原文见第 2 节跟踪热身 2)
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是对竹子形象特点的分析概括。竹子的精神气 质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竹子的描写中及作者自 己对竹子所作的评价里,如第 2 段中言其“不舍昼夜继续伸长, 令人仰望”可概括出竹子的争先向上;第 3 段中“竹林在随风
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
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⑦你或许冷了不知道添衣,热了不知道减衣,但你却明明
白白提醒自己:黄蛉的生存是要有一定的温度的。这黄蛉盒子
你不装在贴身的衣兜里,担心热坏它,你又不肯装在大衣的外
(有删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文中“黄蛉”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题型二 物象作用分析 [题型解读]
小说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 鲜明的形象。多考查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一般从文章结构、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 思考。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你便要将黄蛉盒子轻轻放在枕边,放在你的脖子下。你,听见
了黄蛉的“蛐蛐”声,那是世界上最微弱的声音,也是最清脆
的音乐,是金石之响,是心律之韵。你于是就入了梦里。
⑨啊,你是梦见了你的妻子吗?梦见了你的儿子吗?在这
深夜里,月光静泻,风儿没有起,狗儿没有咬,你的妻子打着
灯笼正站在竹园边上,你的儿子,蹑手蹑脚进了竹园,竹叶上
象特点,概括时不可忽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特别提示 同小说一样,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概括分析分为两种具体的 题型,一是仅仅要求归纳人物特点的概括型题目,一是要求结 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人物的分析型题目。二者答题模式略有不 同: ①概括型。直接回答人物的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即可。 ②分析型。应结合文本材料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分 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解析 (1)准确审题: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现手法及艺术 形象的鉴赏。题干要求分析“黄蛉”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要
找到“黄蛉”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然后明确思考的方向应指向
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答题的指向性一般较固定,考生只需在
积累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作答即可。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
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
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
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
时候,送给了你吗?
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
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
2.艺术构 它可以是全文的线索,把众多材料组织串穿在一
思作用 起;或起着象征、衬托的作用。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跟踪热身] 2.(2017·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相思 贾平凹 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 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 是你的珍藏了。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 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
的露珠滑下来,落在他的头上,他穿着一身雪白的衣服,往竹
丛里走。立即,无数的黑点溅满了他的全身,他快活地大叫,
你的妻子跑来,用一只玻璃杯子,对着那白衣上的黑点一罩,
黑点便弹进去,一只黄蛉就捉在土瓷罐里了。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⑩他们捉了好多好多的黄蛉,母子围着土瓷罐,就听着那 “蛐蛐”的生命之歌。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研透高考题型·突破考点 课时作业
一层水珠。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 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于是,你不自觉地就 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 铮飘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