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题问答题第一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1.四类基本组织的主要特征及其最主要的机能就是什么?解:2.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解:器官:器官就是集中不同类型组织的有机联合体,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与执行一定的生理机能。
系统:系统就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的有机联合体,能完成一系列较为复杂的生理机能。
第二章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就是动物界最原始的、最低等的一类动物?原生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什么区别?解:1、原生动物就是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最微小、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特征2、其生理活动就是由各种细胞器官来执行与完成的3、有性与无性生殖方式多样4、以形成包囊的方式适应不良环境原生动物群体完全不同于多细胞动物,因为群体中的细胞依然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2、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的纲?划分的主要依据就是什么?解:以原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来划分。
3、掌握眼虫、变形虫与草履虫的主要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并通过她们的理解与掌握鞭毛纲、肉足纲与纤毛纲的主要特征,并初步了解这些动物在科学或实践上的价值。
解同上第三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根据什么说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解:(胚胎学)多细胞动物从受精卵开始,经卵裂,囊胚,原肠胚等一系列过程到成体、根据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简短重演了系统发展的过程、说明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
2、初步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共同特征(从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中胚层与体腔形成、胚层分化等方面):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就是单细胞,就是新个体的开始:受精卵发生分裂,细胞数目在增加形成桑椹胚:桑椹胚进一步发育形成中空的细胞群体为囊胚、原肠胚: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通过不同的形式(内陷,移入,分层内卷,外包)迁移到囊胚内部,形层两胚层的原肠胚,留在外面的称为外胚层,迁到内面的称为内胚层、中胚层的形成:a、端细胞法:在卵裂形成囊胚时,出现两个原始囊胚层细胞,发展为原中胚层带,以后中胚层带的中央裂开形成一空腔(体腔)、b、肠腔法:由原肠背面两侧内胚层胚胞向外胚层伸展,最后形成一囊状体,其中的口空腔就就是体腔、3、什么叫生物发生率?它对了解动物的演化与亲缘关系有何意义?解:个体发育史就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意义: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
第四章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如何理解它在动物进化上占得重要位置?解:a辐射对称。
(生活方式:固着或漂浮)b两胚层、原始消化腔。
c组织分化。
D 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扩散型神经系统)e具有水螅型与水母型辐射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多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
两辐对称: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为2个相等的部分。
外胚层体壁中胶层个体基本结构内胚层消化循环腔不完全消化系统:只有口没有肛门的消化系统。
组织分化特点:①上皮组织占优势;②(上)皮肌(肉)细胞兼有上皮与肌肉的功能。
组成:由分散的神经元组成。
神经网特点:无神经中枢,传导不定向,传导速度慢2、掌握水螅的基本结构如内外胚层细胞的分化等,通过它了解腔肠动物的体壁结构、组织分化等基本特征。
外胚层外皮肌细胞刺细胞间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体壁中胶层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内胚层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刺细胞间细胞感觉细胞3、腔肠动物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有何价值?解:1)水螅纲(代表动物:薮枝虫):水螅型或水母型都较小,水螅型结构简单水母型有缘膜生殖细胞由外胚层产生,无口道,有世代交替现象。
2)钵水母纲(代表动物:海月水母):生活在海水多为大型水母。
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在内外胚层中都有刺细胞。
3)珊瑚纲(代表动物:海葵):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
无世代交替现象,外胚层内陷形成发达的口道。
内胚层中有刺细胞,生殖细胞起源于内胚层。
第五章扁形动物门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根据什么说它比腔肠动物门高等(要理解两侧对称与三胚层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解:1 、两侧对称。
2、中胚层。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中胚层成为三胚层动物。
3、皮肤与肉囊4、消化系统。
有口无肛门,不完全消化管。
5、排泄系统。
原肾型排泄系统。
6、神经系统。
较为原始的神经系统体前端有一个大的神经节称之为脑。
7、生殖系统。
多为雌雄同体。
两侧对称: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对称面。
中胚层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就是动物结构与功能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性基础,使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
2、扁形动物们分哪几个纲?各纲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注意适应于自由生活与寄生生活的特点)?解:第六章原腔动物1、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哪些门动物属于原腔动物?解:1、原体腔:消化道与体壁之间首次出现了空腔。
2、完整的消化系统:既有口,又有肛门,使消化管发育完整。
、3、皮肤肌肉囊:皮肤肌肉囊连续而完整,将动物包裹起来。
4、生殖系统发达:巨大多数进化为雌雄异体,生殖腺呈管状有多种附属生殖腺。
人蛔虫、人鞭虫属于原腔动物。
2、试述人蛔虫形态结构及生活史特点,并说明它的哪些特点代表了线虫动物门的特点?解:儿童感染率较高。
虫体前段为口,排泄孔极小位于腹中线上。
肛门位于体后端的腹中线上。
第七章环节动物门1、环节动物门有哪些主要特征?身体分节与次生体腔的出现在动物演化上有何意义?解:1、分节现象: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而又重复排列的体节构成。
2、次生体腔(真体腔):从环节动物开始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出现了广阔的真体腔。
3、刚毛与疣足:刚毛与疣足的出现提高了运动效率。
4、闭管式循环系统:环节动物具有完善的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背、腹血管)、环行血管、分支血管及其分支间的微血管网构成。
6、链索状神经系统(神经链)链状神经系统:腹神经索就是由两条纵行的腹神经合并而成,在每个体节有一个略为膨胀的神经节,共同包被于结缔组织中,整体形状似链状(索状)。
7、体腔膜形成生殖系统:生殖腺来源于体腔膜。
8、发育:直接发育(陆生或淡水产)或间接发育(海产)。
闭管式循环: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的循环方式。
(真体腔的意义:真体腔的出现促进了循环、排泄、生殖、神经各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使动物的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各种机能更加趋于完善。
)2、试述环节动物的系统发育。
解:它们起源也扁形动物的身体分节的高等蠕虫。
环节动物出现了身体分节,出现了真体腔、疣足式附肢、后肾管型排泄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链状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较发达,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在动物界的系统进化中有明显的进步与发展,就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第八章软体动物门1、试述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解:软体动物就是身体两侧对称或扭转为不对称的三胚层动物,真体腔不发达,与假体腔共存,称为混合体腔。
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与外套膜四个部分。
多数种类的外套膜向体外分泌石灰质的贝壳。
排泄系统属于后肾型,出现专职的呼吸器官。
腹足纲不对称的体制就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身体发生了扭转而造成的。
2、软体动物与环节动物在演化上有何亲缘关系,根据就是什么?解:软体动物被认为与环节动物有共同的祖先,就是向着身体不分节,不很活泼的方向较早的分化出来的。
3、软体动物分哪几个纲?简述各纲的主要特征。
1)单板纲:两侧对称,腹部有足,头部不发达,很多器官有重复排列现象,有一个帽状贝壳,全部海产。
2)多板纲:头不明显,身体扁平,椭圆形,左右对称,背部有8个覆瓦状排列的贝壳。
全部海产,雌雄异体。
3)无板纲:体长五厘米左右,细长而肥厚,头不发达,身体呈蠕虫状,体表无贝壳,体壁中有角质或石灰质骨刺。
4)腹足纲:头部发达,具眼与触角,足块状,发达,位于身体腹面,还有一个螺旋形贝壳,称螺类。
5)掘足纲:头不发达,在海水泥沙中穴居,个体较小。
6)瓣腮纲:有两个贝壳。
足位于身体腹面,似斧状所以称斧足纲。
4、分析比较多坂类、腹足类、瓣腮类及头足类结构特点的异同。
第九章节肢动物门1、节肢动物门有哪些重要特征?节肢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表现在哪些方面?解:节肢动物全身包被坚实的外骨骼,具有保护、运动与防止水分蒸发的功能。
具有灵活的节肢可特化成为触角、足、交配器以执行多种功能。
混合体腔内充满血液,内脏器官浸泡在血腔中,行开管式血液循环。
集中地链索状神经系统,头部、胸部与腹部末端的神经节发达,增大了脑、发达的感觉器官与外激素就是节肢动物具有复杂的行为。
环节动物适应能力较差,种类较少。
2、试述昆虫纲各重要目的特征,并举出各目的常见种类。
解:鞘翅目(第一大目),通称甲虫。
鞘翅目昆虫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形成鞘翅,不能用于飞行只起保护后翅的作用,后翅膜质,不飞时折叠于前翅下身体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咀嚼式口器。
鳞翅目(第二大目),通称蛾、蝶(成虫)或石蚕(幼虫)。
两对宽大的翅,膜质,色彩鲜艳。
第十章棘皮动物门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就是什么?解:1、棘皮动物就是后口动物。
2、幼体两侧对称,成体辐射对称(次生性)。
3、有内骨骼,常突出体表,形成棘刺,皮肤粗糙,棘皮动物因此得名。
4、有发达的水管系统与管足,水管系统就是棘皮动物特有的。
5、次生体腔发达,以体腔囊法形成中胚层。
6、运动迟缓,神经感官不发达,雌雄异体,个体发育较复杂,要经各个幼体阶段。
第十一章半索动物门1、半索动物与什么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有什么理由?解:半索类与棘皮动物的亲缘更近,它们可能就是由一类共同的原始祖先分支进化而成。
理由:1、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都就是后口动物。
2、两者的中胚层都就是由原肠凸出形成。
3、柱头虫的幼体(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幼体(如短腕幼虫)形态结构非常相似。
4、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肌酸,非脊索动物肌肉中的磷肌酸含有精氨酸,但海胆与柱头虫的肌肉中都同时含有肌酸与精氨酸。
说明这两类动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2、半索动物在动物界中处在什么地位?解:它们就是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的过渡类群。
第十二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三大次要特征就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为什么说它们就是次要的?解:三大主要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三大次要特征: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负面、肛后尾、具有发达的骨骼。
2、脊索动物门还可以分为哪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与各纲的特点。
解: 尾索动物亚门:脊索与背神经管仅存在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体表被有被囊。
头索动物亚门 : 脊索与背神经管纵贯于全身的背部,并终生保留;咽鳃裂众多。
仅头索纲一个类群。
(尾索、头索合为原索)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随后或多或少地被脊柱所代替。
圆口纲:无颌,缺乏成对的附肢,单鼻孔,脊索及雏形的椎骨并存,又名无颌类鱼纲:出现上、下颌,体表大多被鳞,鳃呼吸,成对的前后肢形鸟纲:体表被羽,前肢特化成翼,恒温,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