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甲)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②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③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乙)④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1)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两句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填序号)句(甲):________ 句(乙):________A.欢快而又急切。

B.快乐。

(2)第①段描写了________的场面,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

(3)通过“急急忙忙”“扬起双臂”等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花孩子________。

(4)仔细品读第④段,围绕“扬起双臂”展开想象:花孩子要对妈妈说什么?妈妈会怎样回答他们?【答案】(1)B;A(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3)对母亲的依恋(4)花孩子说:“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解析】【分析】(1)语气是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

是思想感情运动状态支配下语句的声音形式。

语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一定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一定的具体声音形式。

了解常用的朗读句子的语气(A.犹豫和矛盾B.生气C.后悔D.自信E欢快而又急切F.快乐),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体会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故答案为:(1)B、A(2)大自然狂欢、颜色多(3)对母亲的依恋(4)花孩子说:“妈妈,我们回来了,我们好想你,也想家。

”妈妈说:“好孩子,妈妈也想你们。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语气的把握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语,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谁会想伤害蝴蝶啊【美国】贝芙莉·克莱瑞2月7日星期三今天放学以后,心情很坏,决定出去走走。

我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只是随便走走。

从我们住的这条街开始往下走,经过油漆店、古董店、面包店和一大堆其他的商店,过了邮局之后,我看到一个路牌,上面写着——蝴蝶树林,我听过很多关于这个树林的故事,有成群的大桦斑蝶飞了几千英里到这里过冬。

我顺着指示牌往前走,直到眼前出现一片布满苔藓的松林和油加利树,树上的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

旁边还有一块大告示板,上面写着——警告!伤害蝴蝶者,罚款五百元。

我笑了起来。

谁会想伤害蝴蝶啊?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我不由得踮起脚尖轻轻地走。

树荫很浓密,起初我以为那些关于蝴蝶的标示只是用来唬观光客的,因为我只看到三四只大桦斑蝶在空中飞舞。

然后我注意到许多枝干看起来怪怪的,好像覆盖着一层棕色的小树叶。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

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

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我觉得心情舒畅极了,就一路跑回家。

(节选自《亲爱的汉修先生》)(1)写出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那里好安静,简直像教堂一样。

________②树荫很浓密。

________③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

________(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①急促而连续地振动。

________②形容心情开朗愉快。

________(3)数千只蝴蝶漫天飞舞,非常壮观。

找出描写这一景象的句子。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我”之所以会想起妈妈讲的“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这个故事,是因为看见了________。

(5)指示牌上写着“请安静”,其用意是告诉游人()A. 太吵闹,会妨碍别人的B. 让蝴蝶在安静的环境中自由地生活吧C. 树林里的各种动物需要安宁D. 不要打扰蝴蝶,蝴蝶要睡觉了(6)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很大。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描写心情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A. 太阳从云间露出了笑脸B. 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C. 看到了奇怪的树枝D. 想起了妈妈讲的故事【答案】(1)热闹;稀疏;难受(2)颤动;舒畅(3)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4)刚才还在飞舞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了棕色的小树叶(5)B(6)很坏;惊讶;舒畅(7)B【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①安静:以用来形容环境不吵杂,或者用来形容人不说话。

②浓密:多而密;稠密。

③舒服:身体状况好;身心感到轻松愉快;对某人某事很满意。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课文中了。

①急促而连续地振动。

——颤动。

②形容心情开朗愉快。

——舒畅。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心情前后变化:很坏→惊讶→舒畅。

(7)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我”后来心情变好的原因是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

故答案为:(1)热闹、稀疏、难受。

(2)颤动、舒畅(3)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的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

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间缓缓飘浮。

(4)刚才还在飞舞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了棕色的小树叶(5)B(6)很坏→惊讶→舒畅。

(7)满天的蝴蝶非常美丽【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4)、(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7)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用“要是……”写一句话。

(2)写出描写椅子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棵树先后被做成了什么?填填看。

树——手推车——________ ——________【答案】(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解析】【分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2)我真是老了。

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读例文,完成练习。

(一)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这段话写的是雨中杨梅树的形态,抓住了杨梅树的枝、叶来写,其枝、叶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写杨梅树时,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A. 比喻B. 拟人(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写一种植物的枝、叶。

【答案】(1)四季常绿;狭长(2)B(3)【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把“杨梅”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四季常绿、狭长;(2)B;(3)略【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5.读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提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________句,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在我看来,蒲公英的花还可以比作________。

(2)边读边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画上横线。

(3)根据文章的内容填一填。

早上,草地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中午,草地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傍晚,草地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

(4)你还观察过身边哪些事物的变化?请试着写一例。

(例如:睡莲早晚的不同状态,小猫的眼睛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状态。

)【答案】(1)比喻;蒲公英的花;我们的手掌;雨伞(2)有一天;很早;中午;傍晚(3)是绿色的;花朵是合拢的;是金色的;花朵是张开的;是绿色的;花朵是合拢的(4)【解析】【分析】(1)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