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上期末考试卷班级姓名学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4分)一、语文知识(6小题,20分)1.下列成语有错别字,请改正,将正确的成语用你最满意的字体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3分)根深帝固竭斯底里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3分)A、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下列人物与作品、情节搭配不正确的是( ) (3分)A、范进中举后却又发疯了《儒林外史》B、刘备借口“鸡肋”事件杀杨修《三国演义》C、菲利普不愿和亲弟弟相认《我的叔叔于勒》D、杨志押送金银担《水浒》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B.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C.在《沁园春雪》这个题目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二者都与词的内容有密切关系。
D.阅读议论文要把握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5、下面三句划线句有两句是有毛病,请写出相应序号并改正。
(4分)我上初中以后,结识了一个叫王冬的同学。
他个子大约一米六,头发清秀,双眼皮,戴着一副眼睛。
①他不但学习刻苦,而且乐于助人。
他学习非常认真专注。
一次,他一边吃饭,一边学习,竟把练习纸放进了嘴里。
②他之所以学习成绩优秀,是他刻苦学习的原因。
在生活和学习上,同学一有困难总愿求他。
这时候,他总是微笑着说:“我们都是同学,应该互相帮助。
”虽然一点帮助不值得称道,但是,③我们全班同学都从内心里由衷的感谢他。
6.某班举行以“孩子做家务,长辈要不要付报酬”为话题的辩论会。
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孩子做家务,长辈应该付一定的报酬。
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办事都要讲经济效益,这也符合“按劳取酬”的原则;再说这还会更加激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如果你是乙方的主辩,你将怎样阐述自己的观点和道理?(要求:先摆出你方的观点,再进行反驳。
)(4分)观点:。
(2分)反驳:。
(2分)二、古诗文(14分)7.古诗文默写(10分)(1)根据初中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2分)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
②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曹刘。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③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④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2)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出上句或下句。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①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②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③,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④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⑥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3)根据提示默写。
(4分,三题选两题作答)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②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的句子是:,,。
③《陈涉世家》一文中表现陈涉具有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
(4分)①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③亮躬耕于陇亩。
(《隆中对》)④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唐雎不辱使命》)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共56分)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
(10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戌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C、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二世杀之10、翻译和理解。
①用现代汉语翻译“天下苦秦久矣”。
(3分)②这次起义的导火线是什么?导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答:导火线:根本原因:11、诗歌欣赏:(6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故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2)、根据诗意,请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作答。
(3分)①、词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
这首词上阕写什么景?有什么特点?答:。
②、下阕抒发的感情是:。
四、现代文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6分)防止高能宇宙射线伤害的途径在太空航行中宇航员离开了地球磁场的保护伞,高能宇宙射线成为宇航员的致命杀手。
他能够破坏DNA,使得他们的行为异常,有时可能导致癌症。
太空辐射粒子像极其微小的炸弹将分子炸碎。
深层太空宇宙射线比地球附近太空更具有破坏性。
避免宇宙射线伤害,首先考虑是利用能够吸收宇宙射线的屏蔽装置。
能够屏蔽高能宇宙射线辐射的最佳物质是氢。
但是科学家指出,不能利用纯氢进行屏蔽,必须寻找包含大量氢的物质,例如包含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的聚丙烯即通常的塑料。
水含有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也是很好的屏蔽物质。
但是水太重难以携带,飞船的发射太昂贵,着陆的难度和复杂性更大。
要完全屏蔽射线,氢屏蔽装置的厚度需要2米,这样的装置的重量和体积都是不可行的。
但是科学实验表明一个奇怪的结果,屏蔽30—35%的射线的装置只需要5—7厘米的厚度,这是目前可以考虑的最佳选择。
对于其余70%射线的屏蔽,科学家将另辟蹊径,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维生素A和C这样的抗氧化剂能够在射线产生危害以前吸收射线产生的粒子。
科学家也在寻找一些途径,能够在人体遭到伤害以后使得受损害的异常细胞自行消灭。
有的科学家正在仔细研究细胞的生命周期。
在他分裂的时候让它暂停一下,检查基因受到何种破坏并自行修复。
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高技术手段是所谓纳米微粒、纳米胶囊、纳米机器人或者“纳米外科医生”。
这种大小从几个纳米到数百纳米的“纳米级机器人”远比细胞或细菌小,甚至比可见光的波长还短小。
能够在血流中作任何方向自由翻动,能够发现有病的细胞,渗透细胞膜并注入准确的药物剂量。
12、选出对防止高能宇宙射线伤害的途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氢是能够屏蔽高能宇宙射线辐射的最佳物质,但不能用纯氢进行屏蔽。
B.水也是很好的屏蔽物质,但不是理想的屏蔽物质,因水太重难以携带。
C.部分维生素能够在射线产生危害以前吸收射线产生的粒子。
D.“纳米级机器人”略比细胞或细菌小,能够渗进血流中发现有病细胞并准确注入药量。
1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去掉后对句子原意影响不大的一项()(3分)A.不能利用纯氢进行屏蔽,必须寻找包含大量氢的物质。
B.屏蔽30—35%的射线的装置只需要5—7厘米的厚度,这是目前可以考虑的最佳选择。
C.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一种高技术手段是所谓纳米微粒、纳米胶囊、纳米机器人。
D.能够发现有病的细胞,渗透细胞膜并注入准确的药物剂量。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16题。
(10分)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
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
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下面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两段首先提出敌方的论点,然后列举三个论据,竖起批驳的靶子。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一句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的“一味”写出反动派愚昧之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D、末段“地底下”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暗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15、“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
”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3分)16、“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样的人?请你列举两个具有这种精神的人物。
(4分)〈三〉阅读《为自己祝福》,完成17-21题(24分)为自己祝福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