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初稿)

129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初稿)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查道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中教师的审美素质更成为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而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和各类人才的造就者的教师,更新传统观念,不断加强自身审美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并以此去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能力的任务就越发显得重要。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如何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我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一、具备良好的审美修养是现代教育任务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的必备条件。

德国著名美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美育的综合作用,他认为美是真与善的桥梁。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审美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被提升到“综合”与“完成”的高度。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他看来,一个君子的培养,要通过学习诗歌等文学作品得到知识的启发,并通过礼仪制度的学习塑造人格品性,掌握行为道德规范,而最终能成为君子则要凭借乐教。

古代哲人对育人规律的总结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作为一名教师,缺乏起码的感受美丑的能力,那他就不是一个有文化的文明人。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

我们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儿童,而现在的儿童模仿力很强,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可以说就有一群什么样的学生,努力提高小学教师的审美素质对教学是有很大的需要,作为一名教师,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教育学生,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注重用自己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因此要求我们教师主动追求和感悟美育,以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自我完善,自我塑造。

、我们金拱许多小学都将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要在教师中积极倡导“应事忌事”、“应语忌语”活动,号召全体教师修正自身言行,履行师德规范。

如我们学校每学期都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课堂教学十不准》等,并召开教师座谈会,要求教师定期自查,教学反思,定期召开家长和学生座谈会,让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言行做全面评定。

这样,久而久之,很快就在广大教师中形成了一种文明执教的风气,在整个校园形成了师爱生、生敬师的和谐氛围。

做为一名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孩子们启蒙老师,你的教育,你的品行有可能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不光只是提高思想品德,还要在平常多加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比如说音乐、舞蹈、歌剧等等,不只是光接触些书本知识就足够了,还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我们可以通过对高雅艺术的欣赏来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例如:我们平时可以听一些高雅的音乐,音乐是人们表达思想。

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艺术,上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诱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一种途径,音乐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表现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灵魂,音乐是人类沟通的桥梁,音乐能提高人对美的享受,给人的性格得到改变,所以高雅的音乐艺术能提高人的审美素质是毋庸置疑的。

如国外的〈英雄交响曲〉、〈小夜曲〉、等。

中国的〈黄河大合唱〉、〈金蛇狂舞〉这些都是举世闻名的高雅音乐作品。

还有象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在聆听的过程中这首曲子节奏感快,优美的旋律让你陶醉其中,伴随着节奏感的变化,多方面不同程度地深入了解,会在其中得到启发,复杂的时代环境,个人的痛苦经历,铸造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性格,这种音乐性格完全可以在听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自由和进步”是贝多芬终生追求的艺术与人生目标。

可以说,象征着力量、意志、壮美、崇高精神的贝多芬音乐至今仍震振人心,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师学习的。

聆听这样的曲子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只有积累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才能逐步积累自己的审美经验,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同时,平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世界,在观察中要善于用眼用心用脑去观察,使审美能力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逐步提高起来,这样才会有效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

今年是北京奥运之年,不知大家是否经常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系列的公益广告,这些看似简短的小广告却告诉了我们许多大道理,它美化了我们的心灵,静化了我们的灵魂,这些公益广告的主题都是一样的,它告诉我们,美就在我们身边,那怕是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动作,有许多都是我们举手之劳,然后这些的小广告深刻的告诉我们,做好事,做善事,从点点滴滴作起,如果我们每个小学教师都能做到和广告上一样,那么我们的校园就会充满阳光。

所以说我们不光要系统的学习知识,我们还要多看一些有意义的电视,多观察一些发生在身边好人好事,这样对提高自己的审美素质有着百利而无一害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通过活动来提高自身审美素质。

活动的方法也就是实践的方法,纸上谈兵总是肤浅的,正如陆游所感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活动可有以下几种方式。

通过观察活动实施美育。

观察是进入审美大门的第一步,通过观察,感受事物的外部形态美,为进一步感知事物的内在美奠定基础。

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实施美育。

创设情境可以使人身临其境,产生较深刻的感受。

如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全体教师到广场举行升国旗仪式,再学唱《国歌》,所获得的审美体验要比简单的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要深刻得多。

如果没有实际的情境条件,用音、像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比如配乐朗读课文,观看电视画面等。

表演也是一种创设情境活动的方式,通过表演再现一种情境,让教师在其中担任一个角色,必然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三、加强教师审美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而且教师自我完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一代新人。

这就要求教师应系统地学习审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认识审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审美教育的任务和途径,掌握正确的审美教育方法。

美育的任务概括起来有三项。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使他们爱美的愿望和要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是提高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也就是培养学生力所能及地动手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在日常生活方面,在思想行为方面,做一个语言美、外在美和心灵美的人。

教师在实施美育的过程中,要将三者作为一个整体去考虑,不可忽视任何一项,否则,美育任务就无法完成。

美育的途径是多样的,其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音乐课上,教师可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感知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语文课上,教师可通过教授中外名著,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既使是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也包含着审美教育因素,等等。

对于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修养的教师,无论传授哪门课程,都可以把智育与美育结合起来,随时随地的以各门具体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实施审美教育。

现在在我们农村小学来说,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而老师通过这种活动来让学生明白一件事能做或不能做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城市中,这些课外活动都已经开展的很好,也得了很多小学生的欢迎,也真正的起到了教育孩子们的作用。

我们农村小学也要校仿城市小学那样,多开展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例如去田里帮助农民伯伯做些小事,去公园里捡捡地上的果皮,纸霄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亲身经历一些人和事,让孩子们明白那些事做的是对的,那些做法是错的,随地扔垃圾、吐痰就是错误的,应该把东西扔到路边的垃圾桶里,帮帮农民大爷推推车是对的,这样一来,从孩子的心灵中种下了一种美的种子。

而做为组织这项活动的老师来说,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自身的美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另外,教师要善于以自己的审美素质影响,自觉、有意识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审美教育,使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欢快和愉悦。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如何提高小学教师审美素质的一点点小小看法,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我们应该在培养自己审美观念的同时也去用自己的美好的东西传授给他们,这样更能提高我们做为一名小教师的审美素质。

教师审美素质是学校实施美育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审美修养,以较高的审美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去选择和接受美的对象,获得丰富的美感享受,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影响和塑造自己的教育对象,象艺术家创造作品一样,塑造未来一代人的美的心灵。

二.教师如何进行美学修养1 、加强美学专业的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美学知识。

美学是一门科学,要想自己能够有较丰富的美学知识,学习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通过学习,让我们在理论水平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以美学理论来指导审美实践,从而培育自己的敏锐的审美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教育能力。

2 、加强自身的创美能力的练习,以体味美感的魅力。

一个优秀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创美的多面手,而不应该是除了照着书本演绎外就什么也不会的老学究。

唱歌跳舞、琴棋书画、诗赋小说等,不说是精通,但都应该有所知晓,而不应该成为一个毫无审美常识的白丁。

这样在教学中,才会自觉地运用好审美教育,才会运用得得心应手,并且还会对学生起到一个很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无形中产生一种学习的强大推动力。

3 、加强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训练自己发现美、挖掘美的能力。

可以多看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展览会;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风景名胜等这些专门的审美设施来强化自身的审美能力,提高自身感美的敏锐力。

4 、热爱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发现美,感受美。

美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以阔大的胸襟去对待生活,就会从一件事,一个人,一棵草,一缕风,一丝云中去感受到美,去欣赏到美,从而使美学修养的水平得到提高。

审美素质是教育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我们每个有作为的教师,都应该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以担当起历史赋予我们素质教育的重任,去开创质教育的新世纪!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原理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中国美育之父的花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我们的审美教育上一直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学会了绘画却失去了审美,许多人学会了弹琴却不会欣赏音乐。

美的教育侧重点应在培养人的情操,使我们的民族成为优雅的民族而不仅仅局限在技巧。

美育更是美德的教育,“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

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圣人的教诲仍在耳边,要成为21世纪的人才,不能没有审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