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工程监管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工程监管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工作监管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金建设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的招投标监督管理,规范招投标各方主体的行为,防止虚假招标、串通投标等现象的发生,强化中标后续的监督管理,根据《招标投标法》、《山东省实施招标投标法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4]56号)、《曲阜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公共资源招投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意见》(曲政发〔2009〕20号文件),)等有关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程序
(一)严格公开招投标程序。

按照国家纪委3号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及习惯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于国有投资或国有资金占控股等必须公开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严格遵守公开招投标程序,在国家指定媒介、曲阜市招投标交易中心网站及公告栏发布招标公告,确保信息的范围公开性。

每个项目的招标公告、预中标公示、结果公告都在中心网站及公告栏发布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开标过程面向社会视频直播,整个招投标工程立足公开、透明的原则。

(二)公平进入市场竞争。

我市招投标交易中心是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产权及国有土地使用权等项目招投标为一体的交易市场,实行集中交易、公开操作、规范运行、统一监管的运作机制,为招投标各方主体建造了一个设施先进、功能齐备,服务高效市场交易平台。

中心设置装修了信息发布区、交易服务大厅、开标区、封闭评标区、侯标区等,配置了电脑、打印复印机、传真机、投影仪会议音响设备、电子声像监控系统等系列自动化办公服务设施。

二、强化招投标现场及施工现场“两场”监管
(1)严把招投标现场监管。

严把招标文件出台关,确保招标、评标办法的合理公平性。

严把报名资格审查关,确保投标准入条件的真实合法性。

对投标申请人的资质证书、报名手续等条件,严格审查,严禁对当时不合符条件的投标申请人,作出待后补办缺少条件的决定,杜绝不具备资质实力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竞争。

严把开标评标关,确保中标的合理公正性。

严密监督招标人及其委托的代理机构,依照规定比例在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名单,依法组成评标委员会,按法定时间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审。

在评标过程中对外实行完全隔绝全封闭管理,并对开标室、评标室、中心大厅实
行全程声像电子记录监控,尤其加强评标现场的电子监管,建立电子监控记录档案。

严格监督评标委员会成员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方法和程序,对投标人的标书,进行逐项评审综合打分;在评委评议和打分时,除评标委员会成员、招标投标监管人员和需要在场协助评标委员会工作的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外,与评标无关的其他人员不得进入评标现场,确保评委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办法独立进行评审。

最后形成详细完备的评标报告,推荐出中标候选人,并按规定时限、方式公示,依法确定中标人。

(2)建立交易市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联动机制。

1、落实建设工程合同备案制度。

结合曲阜市纪委监察局、建设局、招管办联合出台的《关于在全市工程项目建设中推行廉政合同制度的通知》,发包人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应将合同报市招管办进行备案。

中标的项目经理(建造师)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或合同备案时,由市招管办进行押证管理或实行网上备案公开管理。

同时将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建造师)部人员名单和岗位、职责、身份证信息,报市招管办、质量监督机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建筑市场监察等部门备案,接受监督。

2、加强对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监管。

另外把住中标合同执行关口,确保招投标交易成果的落实。

为切实维护招投标成果的严肃性,预防和纠正非法转包分包、假借资质等腐败现象的发生,建立中标后查机制,实行延伸监督、重大项目全程监督。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监督、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工程造价管理、城建监察、建筑管理等机构,应加强对建设、施工(含施工总包和分包单位)、监理等单位执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和履行招标投标承诺、工程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中标人在中标后或施工期间不得随意变更中标项目经理(建造师)。

如果出现特殊情况,确需更换的,应当经业主单位同意,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向办理原施工合同备案手续的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备案。

发现不良行为,应按有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并在媒体上予以公布。

实行严格的中标合同履行情况监督检查制度,确保中标合同执行落实到位。

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专案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重点对施工、监理单位项目部人员到岗及其履行职责情况,转包、挂靠、违法分包情况,工程施工进展具体情况、工程变更情况、工程款支付情况进行检查。

3、健全招投标交易信息管理机制,增强后查监督的针对性。

招投标中心建立声像和文字资料档案库,每完成一个项目的招标方案、设计图纸、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备案合同等资料都要及时收
集整理归档,能及时向中标后查人员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

建立执行中标合同情况业主向招管办定期报告制度,特别是建设工程,业主单位必须将施工展开阶段的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项目总监等人员情况及履行合同期间发生合同变更或设计变更,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都须及时向招管办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备案,为增强后查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对于那些投标时恶意报低价、中标后不履行合同的企业,应当予以通报,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4、实行施工企业履约担保和业主单位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

同时中标人须缴纳一定数额的履约保证金到招投标中心银行帐户,与业主共同制约中标人自觉履行合同。

5、将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与工程评优结合起来。

对于应招标而未招标的、应公开招标而未公开招标的、应当进场而未进入招投标交易中心交易的以及中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工程项目,除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外,一律取消其省优市优、“文明工地”或“示范工地”等奖项的评审资格。

三、确保“两价”的一致性
(1)招标价即是中标价、合同价。

严把招投标各道程序,确保为业主推选出报价合理、资信好的施工单位,并且投标报价是经评审的合理低价,保质保量的来完成工程项目。

招管办应将备案的合同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的主要条款进行核对,重点核对标的、招标范围、合同形式、结算方式、结算价款调整规定、项目经理(总监)、工程担保和其它中标条件、中标承诺等,如发现有背离的条款,合同双方应予以纠正,否则不予备案,确保合同价与中标价的一致性。

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项目,发包人应将经招投标监督机构备案的合同报财政部门,作为工程款结算、拨付的主要依据。

(2)决算价不得超出合同价的10%。

加强建筑工程交易市场中的计价行为和建设工程现场计价行为的监管,对中标合同的标的价、决算价和计价原则进行闭合跟踪管理。

质量监督机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造价管理机构、建筑市场监察部门要加大对建设工程和合同履行情况的现场检查力度,对施工现场违法转分包行为、项目经理(建造师)到场情况及时通报招标投标行政监督部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