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及答案(4套)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及答案(4套)

2019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一)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3分)1.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__________。

2.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先写上日期和时间,然后通过__________、降水量__________、__________和风向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3.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__________、雪、__________等。

4.测量气温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风向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风速要使用__________,测量降水量要使用__________。

5.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层分为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__________;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是__________;纤细的羽状云是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10分)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

()2.测量室温应远离火炉、空调等仪器。

()3.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4.南风就是从北向南刮的风。

()5.24小时的降水量在50~100毫米的为大雨。

()6.常见的风力等级表中把风力分为12个等级。

()7.大量的积云堆积成积雨云,容易出现雷阵雨天气。

()8.“天有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

”这句谚语中“扫帚云”就是积云。

()9.在干燥的日子里,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

()10.如果风大到很难撑伞走路了,那么这时的风力已经有六级了。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20分)1.下列各种天气符号有雾天气的是()。

A. B.C.D.2.下列()图形表示这一天是多云。

A. B. C.3.室内与室外温度比较,()。

A.室内温度高B.室外温度高C.有时室内温度高,有时室外温度高4.以下形状的透明容器适合让小明用来做雨量器的是()。

A. B. C.5.昨天下了暴雨,下面的降雨量符合的是()。

A.23毫米B.45毫米C.83毫米6.风速为8.0~10.7米/秒的是()。

A.中风B.微风C.柔风7.当我们看到蚂蚁搬家、蜻蜓低飞的现象时,那么有可能()。

A.将变冷B.将有大风C.将要下大雨8.()通常是灰色的。

A.积云B.层云C.卷云9.某一天晚上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早晨将有大雾,请出行车辆注意安全。

”这说明天气与()密切相关。

A.交通B.旅游C.8农业生产10.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有()。

①汕头市昨天狂风暴雨,台风肆掠②我国降水量集中在夏季③北京春季多风沙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四、连线题。

(8分)一天中最高气温七月九级柔风一天中最低气温一月三级中风一年中最高气温14时五级飓风一年中最低气温日出前十二级大强风五、科学探究题。

(共49分)1.写一写,画一画,涂一涂。

(4分)天气符号天气现象晴阴2.下面是某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4级。

明天白天最高气温是8℃,早上最低气温是零下3℃。

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是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

(8分)(1)这里所说的气象消息是指该市的____________状况。

(填“气候”或“天气”)(2)气象消息中报道明天最高温度是8℃,这应出现在____________左右,预计明天温差在_____℃左右。

(3)“西北风3~4级”中的西北风是指____________方向吹来的风。

3.下面是小明制作的气温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气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一天的气温记录表9月20日时间6时8时10时12时14时16时18时温度℃15℃16℃18℃20℃22℃20℃18℃(1)请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统计图。

(7分)(2)根据一天的气温记录表回答下列问题。

(6分)①在这一段时间里,()时的气温最低,最低气温是()。

②在这一段时间里,()时的气温最高,最高气温是()。

③在这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气温变化趋势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天气日历中获得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6分)时间气温降水量风速云量2019.01.08-2℃~6℃10毫升(1)从日历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天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雨量等级表,当天的降水量属于______________(大/中/小)雨。

(3)早上观察到红旗向北方向飘动,我们可以推断此时吹的是_______风,测量风速的仪器是__________。

(4)如果把天空当做一个圆,把当天的云量填充到圆里,可表示为:5.小明同学在上《天气》单元时,坚持观察并记录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

(14分)(1)以下是小明同学在9月12日这天4个不同时段(6时、10时.14时、18时)的气温,由于匆忙有几个没有及时读数,并且顺序打乱,你能帮帮他吗?请在横线处写出A 、C 温度计的示数。

A :________B :32℃C :________D :28℃(2)上图四个气温示数哪一个是当天14时的温度_________(填字母即可)(3)根据上课的实验测量我们知道,同一时间树荫下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早上六点将自制的雨量器放在户外,应该在()去观察并测量降水量。

A.第二天早上六点B.晚上六点C.当天雨停的时候(5)9月25日这天,小明用自制的雨量器测得雨水在杯中的高度是18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的体积是45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是()。

A.18毫米B.45毫米C.A 和B 都可以(6)参照下表的降水量等级表可知,9月25日这天的降水量应该属于____________等级。

(小雨/中雨/大雨)参考答案:降水量等级表小雨0.1~9.9中雨10.0~24.9大雨25.0~49.9一、1.天气2.气温云量风速3.雨冰4.温度计风向标风速仪雨量器5.层云积云卷云二、1.×2.√3.√4.×5.×6.×7.√8.×9.√10.√三、1.C2.B3.C4.B5.C6.A7.C8.B9.A10.B四、一天中最高气温七月九级柔风一天中最低气温一月三级中风一年中最高气温14时五级飓风一年中最低气温日出前十二级大强风五、1.多云小雨2.(1)天气(2)14时11(3)西北3.(1)2019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

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36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37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六、实验探究题。

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B A2、B B3、C C4、D D二、多项选择题。

1、ACD三、填空题。

1、溶解2、可逆3、水4、水四、判断题。

1、对2、错3、对4、错5、对6、对7、错8、对9、错10、对11、错12、对2019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试题(三)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7、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

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

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

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 9、(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