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l)食物中毒发病与食物有密切关系:不食用者不发 病。停止食用该中毒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 呈突然上升后又突然下降趋势,无传染病发病余波。
2)发病潜伏期短,病势急剧,常呈暴发性:短时间 内突然很多人发病。
3)中毒病人有类似临床表现:消化道表现(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等)是多数食物中毒最常出现的主 要症状或前期症状。
病 因 明 确 878 31.9 50788 59.0 28 96.6 病 因 不 明 1873 68.1 35270 41.0 1 3.4
(一)食源性疾病流行的因素
全球食源性疾病流行的原因尚未得到完 全了解,然而食品贸易的全球化,城市化的 快速发展,食品生产、加工和配置方法的改 变,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环境污染的增加 等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流行的主要因素。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14个方面 : (一) 废弃物用作饲料;滥用抗菌素、杀虫 剂和生长激素;食品基因转变 (二) 不规范的水产养殖;污染水域捕捞鱼, 非法使用毒物和炸药捕鱼 (三) 污染食品广泛扩散
4)病人与健康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5)季节性---夏秋季多发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摄入了污染有致病菌、病毒(如霍乱弧菌、 甲型肝炎病毒等)的食物或饮水引起的肠 道传染病。
3)食源性寄生虫病
因摄食了含有蛔虫卵、旋毛虫、绦虫等 寄生虫卵或人畜共患寄生虫的食物,或 进食了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感染了囊尾蚴、 旋毛虫、中华枝睾吸虫等的鱼、虾、蚌 等食物后引起的人体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 按病原分类 细菌性 真菌及真菌毒性 动物性 植物性 化学性
• 现代分类 微生物性 化学性 动植物性 转基因 过敏性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可概括为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 以生物性病原物种类最多,也最常见。
1. 生物性病Βιβλιοθήκη 物 1)细菌及其毒素:沙门氏菌等。 2)病毒:甲肝病毒、禽流感、疯牛病 3)真菌及其毒素:黄曲霉菌。 4)寄生虫及虫卵:主要指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5)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毒素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二)食源性疾病的全球流行概况
• 发达国家每年1/3人口发生食源性疾病 • 不发达国家每年250万人因食源性疾病丧生 • 美国每年约7600万人发病,其中3.25万人入院治疗
5000人病死,经济损失高达350亿美元 • 澳大利亚每天约11500例食物中毒,年经济损失26亿
澳元 • 我国90—99年内,仅明确报告食物中毒28.6万人,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主要内容
一、定义和分类
二、流行现状
三、食物中毒介绍(略)
四、食物中毒与其它食物相关疾病的鉴别 五、食源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
一、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是由传统的“食物中毒”一词逐渐发 展变化而来的,实际上两者指的是同一 类疾病,即由食物传播引起的各种疾病。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一、食源性疾病的定义
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下列范畴:
1)食源性食物中毒
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 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这是一类最为常见 的食源性疾病。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并引起 食物中毒的食品称为中毒食品。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食物中毒的特征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2.化学性病原物: 1)重金属 如:铅、汞、镉、砷等 2)农药残留:有机磷 拟除虫菊 有机氯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二噁英 4)兽药残留:抗菌素、激素、克仑特罗
3. 物理性病原物 1)放射性物质污染 2)坚硬物体(如金属)碎屑 3)多环芳烃类、N-亚硝基化合物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十) 贫困导致农村的基础建设较差,知 识落后,不能适当地实施食品良好卫生 规范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十一)人口老年化扩大了疾病免疫力低下 人群的比例
(十二) 扩大和大批人群流动使食品安全问 题国际化
(十三) 许多国家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增加, 而卫生与健康上投入的比例下降
(十四)许多国家尚未建立适当的食品安全 管理和控制机构
病死2321人(估计报告率仅1%—10%)
1993-1997年美国食源性疾病 暴发监测结果汇总
病因
暴发
病例
死亡
次数 % 人数 % 人数 %
细 菌 性 655 23.8 43821 50.9 28 96.6 化 学 性 148 5.4 576 0.7 0 0.0 寄 生 虫 性 19 0.7 2325 2.7 0 0.0 病 毒 性 56 2.0 4066 4.7 0 0.0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4)其他:包括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
精中毒等;慢性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 瘤、糖尿病等) 。 5)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食品或食品成 分中的特殊物质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 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二、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 的流行现状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四) 不适当地延长食品的货架寿命 (五) 食品服务部门和不完全加工食品的 大量增加 (六)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要求减少使用食 品添加剂(防腐剂) (七) 没从流行病学上加以预防和控制海 洋毒素。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八) 不良卫生条件难以达到良好卫生操 作规范要求
(九) 大批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员涌入食 品服务部门和食品加工企业,并缺乏污 水处理、安全水源和卫生设施
性表现。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食物中毒的定义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 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有 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讲义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 按传染性分类 食源性传染病: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食物中毒:化学物质、毒素、有毒动植物等
WHO: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
的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 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 联合国粮农组织:食源性疾病是一组重 要的传染病和中毒性疾病。
• 广义地说,就是与食物有关的一切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三个基本要素
• 食物是传播疾病的媒介 • 致病因子来源于食物 • 临床特征为急性或慢性中毒性或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