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肾病综合征知识要点及护理措施最新版本
肾病综合征知识要点及护理措施最新版本
.
给药方法
1、一般方法:即把一天总量分成三次口服,由于此方法对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作用较大,现较少使用。 2、顿服法:把一天的剂量放在早晨8时左右顿服。因为人体的肾上 腺皮质激素此时达到高峰,外源性的皮质激素不易对脑垂体-肾上腺 轴产生抑制作用,副作用较少,最常用。 3、隔日疗法:维持阶段。 4、大剂量冲击疗法: a.细胞毒药物 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为环磷酰胺,其用 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2mg,分1~2次口服,或隔日静脉注射200mg ,总量达到6~8g后停药。细胞毒药物常用于“激素依赖型”或“激 素无效型”肾病综合征,它配合激素治疗有可能提高缓解率。一般 不首选及单独应用细胞毒药物。 b.环孢素A 该药可选择性抑制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效应T细胞, 用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5mg,分2次口服,2~3个月后减量,总的疗 程为6个月左右。近年来已开始用该药治疗激素及细胞毒药物无效的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此药昂贵,副作用大,停药后病情易复发,因 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
并发症
1、感染 : 是重要的并发症 2、高凝状态:血栓和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率( 10-50%),常见的多为肾静脉血栓、其次下肢深 静脉血栓甚至冠状动脉的血栓、脑血管血栓等, 可伴发致死性肺栓塞。 3、急性肾衰竭 : 低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 下降,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肾血流量不 足,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休克,肾前性氮质血 症,经扩容、利尿治疗可恢复;个别病人可出现 肾实质性急性肾衰竭,多见于50岁以上的病人。 4、慢性肾衰竭 :是肾病综合症导致肾损伤的最 终结局。
.
临床表现
(一)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增高,肾病综合征病人每日从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尿蛋 白(主要为清蛋白)定量超过3.5g,此即为低蛋白血症的主 要原因,另外胃粘膜水肿引起蛋白质摄入减少也加重了低 蛋白血症的形成。低蛋白血症使机体营养不良,抵抗力明 显下降。 (二)水肿 低蛋白血症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下降是使病人 出现水肿的主要原因。水肿往往是肾病综合征病人最常见 的体征。水肿的部位可因重心的移动而不同。久卧或清晨 以眼睑、头枕部或骶部为著,起床活动后又以下肢的水肿 较为明显,为凹陷性水肿。严重水肿的病人还可出觋全身 的水肿,如胸腔、腹腔、心包等的积液、阴囊水肿等。
.
• (三)高脂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合成脂蛋白代偿性 增加,加之脂蛋白分解减少,使得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 含量升高,低及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也增高。长期高脂 血症易引起各种冠心病等心血管并发症,增加血液粘稠度 ,也促进了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及肾小球硬化。 (四)高血压和低血压: (五)营养不良:表现为毛发稀疏、干脆及枯黄,皮肤色 皓白,消瘦和指甲上有白色横行宽带条纹等。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分为: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1型 :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 Ⅱ型 :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和/ 或高血压、和/或肾功能损伤 。
.
并发症防治
1.感能诱发真菌双重感 染,一旦出现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 肾毒性的抗生素。 2.血栓及栓塞 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时应给予抗 凝剂如肝素,并辅以血小板解聚药如双嘧达莫, 一旦出现血栓或栓塞时,应及早予尿激酶或链激 酶溶栓,并配合应用抗凝药。 3.急性肾衰竭 可进行肾透析等。 中药治疗: 如雷公藤等。
.
健康指导
1、肾病综合征的病人出院后应坚持按时按量服药 ,定期来医院复查。 2、平时避免劳累和感染以防病情的反复。 3、注意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 预后:取决于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有无并发 症、是否复发及用药的疗效等。一般而言,局灶 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炎、重 度系膜增生性肾炎预后差。
.
•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大量蛋白质丢失、胃肠吸收障碍等 因素有关。 (1)合理饮食的指导。合理的饮食构成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首先 应对病人及家人强调高蛋白饮食对肾功能的危害,帮助病人及家属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肾病综合征病人的食物中各营养成分的构成一般 为:①蛋白质:提倡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 ,即每日每公斤1g。②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的热能不少于126~ 147kj(30~35kcal)。为减轻高脂血症,应少进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如动物油脂,而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芝麻油等植物油 及鱼油,以及富含可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豆类等。③水肿时应摄 人低盐饮食(<3g/d),水肿时钠盐的限制较限水更为重要,高度水肿 且少尿时应严格控制进水量。④注意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2)定期监测血清清蛋白、尿清蛋白等指标。血浆清蛋白可反映机体 的营养状态。了解尿清蛋白的定量情况,可作为从饮食中补充蛋白质 的依据。
1、系膜增生性肾炎占30%左右,较国外5%左右显然高。 2、膜性 肾病占15%左右,较国外50%左右显然低。 各种病理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来讲,都属于免疫介 导性炎症疾病。 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使血浆中的蛋白质滤过增多,超过肾小管的重 吸收功能或肾小管根本不能重吸收的蛋白质出现在尿中,形成蛋白尿 。 大量白蛋白经尿中丢失及肾小管对重吸收的白蛋白分解可导致低白蛋 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下降,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中的液体进入组织间 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导致水钠储留产生水肿。 低白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合成蛋白质增加,脂蛋白合成也增加,并且分 解下降,使血脂增高,产生高脂血症。
.
• (三)主要治疗 抑制免疫与炎症 1、糖皮质激素 该药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 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分泌而起治疗作用。 应用激素应注意几点:①起始用量要足,如泼尼松始量为 每日每公斤体重lmg,共服8~12周;②撤减药时要慢,对 于有效病例每2~3周减少原用量的10%,当减至20mg/d 时疾病易反跳,应特别注意;③维持用药要久。最后以最 小有效剂量(10~15mg/d)作为维持量,再服半年至1年或 更久。 临床上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激素治疗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激素敏感型即治疗12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 ②激素依赖型即药量减到一定程度即复发, ③激素无效型即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常有药物:泼尼松和甲基泼尼松龙
.
Thank you!
.
肾病综合征知识要点及护理 措施
.
定义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由各种 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以下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组综 合征: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多于3.5g/d); ②低蛋白血征(血浆清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 ;④高血脂症。
.
病因与发病机制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我国的病因分布与国外有所不同:
.
护理措施及依据
1、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 (1)严重水肿时,应让病人卧床休息和进低盐饮食,大量胸腹 腔积液而致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坐卧位,必要时给予吸氧。 待水肿及体腔积液消失后,方可下地活动。合理的休息可避 免加重水肿。 (2)观察水肿的部位、分布、程度、特点,以及消长情况,对 于胸腹腔积液的病人,应注意观察胸闷、气促、腹胀等症状 的变化。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定期测量体重和腹围。严格 记录好24h的出入液量,注意尿量的变化。 (3)让病人及家属了解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治疗作用、用药方 法、注意事项、副作用等,使病人及家人能积极配合治疗。 使用激素时应嘱病人勿自行减量或停药,以免引起疾病反跳 的不良后果。应用环孢素A的病人,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血药 浓度,观察有无副作用的出现(如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 血症、多毛及牙龈增生等)。
(一)一般治疗 包括休息和低盐饮食。 (二)对症治疗 1.利尿消肿 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作基础治疗 ,二者并用可提高利尿的效果,同时可减少钾代谢的紊乱 。常用氢氯噻嗪25mg,每日3次;螺内酯20mg,每日3次 。上述治疗无效时,改用渗透性利尿剂并用袢利尿剂,在 静脉输注渗透性利尿剂(低分子右旋糖酑)或血浆扩容后,再 静脉注射袢利尿剂(如呋塞米或布美他尼) ,可获良好利尿 效果。此外,静脉输注血浆或血清清蛋白,可提高胶体渗 透压,也可起到利尿作用。 2.减少尿蛋白 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非类固醇 消炎药,可减少蛋白尿。前者如卡托普利每次6.25~25mg ,每日3次。后者如吲哚美辛及布洛芬,由于该类药是通过 减少肾小球血流量及滤过率起作用的,故可能使肾功能减 退,且其减少蛋白尿的疗效不显著。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性一般为+++~++++,尿中可有红 细胞、管型等。24h尿蛋白定量超过3.5g。 (二)血液检查 血清清蛋白低于30g/L,蛋白电泳α2 、β 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正常或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 酯、低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另外,血IgG可降低。补 体一般正常。 (三)肾功能检查 肾衰竭时血BUN、Scr升高。 (四)肾活组织病理检查 肾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肾小球的病 理类型,对指导治疗及明确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病 理类型: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系膜毛 细血管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五)肾B超检查 双肾正常或缩小。
.
• 3.有感染的危险:与皮肤水肿、营养不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有关 .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的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出现呼吸
道、泌尿系、皮肤、腹腔等部位的感染,如有无出现咳嗽、咳痰、尿 频、尿急、尿痛、腹痛、腹膜刺激征等。定期监测血、尿常规等。
(2)协助作好全身皮肤的清洁,病重者作好口腔护理,这是由于机体 的抵抗力降低,加之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病人极易发生感染。此 外,对水肿部位的皮肤应特别注意保护,护理时应特别注意动作轻柔 ,勿过分用力,以免造成皮肤破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 源性感染。 (3)预防交叉感染 作好病室物品及空气的清洁消毒,减少探访人数。 病人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受到各种公共场所和人多聚集的地 方,肾病综合征的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体育活动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使感染的机 会降低。应让病人了解感染可加重病情或使疾病复发。以促使病人积 极配合义务人员采取各种预防感染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