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恶英的主要形成过程及
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曾在越南战争中大 量使用一种被称为橙剂(Agent Orange) 的脱叶剂,导 致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环境健康影响调查, 确认橙剂中含有的二噁英杂质具有潜在的急性、亚急 性和长期毒性;而对越南饱受脱叶剂危害地区的事后 调查,更发现大量流产、死胎、新生儿畸形等案例。
四、二噁英的主要形成过程
工业生产过程
自然界存在的酚类物质(如木浆中的 酚)可通自过氯化形成二噁英。如使用 氯漂白纸浆的造纸工艺可产生二噁英, 并存于废水中。
化工生产过程
一些化工产品,如氯,氯化物(五氯酚、多氯 联苯、苯氧基除草剂等)在生产过程也产生二噁 英。
燃烧焚烧过程
当存在含氯原料时,各种燃烧过程均可产生和释 放二噁英,如生活垃圾、污水污泥,医疗废物和 危险废物焚烧,高温炼钢,熔铁,废旧金属回炉, 煤、木材、石油产品的燃烧。
二噁英的主要形成过程及分析方法 ——————文献阅读报告
文献作者:姜 欣 报 告 人:张建鹏 分 组:第 组
目
录
一、引言 二、二噁英简介 三、二噁英的理化性质 四、二恶英的主要形成过程 五、二噁英的分析方法
一、引 言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雏鸡浮脚病事件、越 战落叶剂阿阿阿阿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90 年代的比利时污染鸡事件、欧洲畜禽乳制产品 致癌事件,乃至2004年的乌克兰尤先科毁容事 件,人们依然记忆犹新。其罪魁祸首就是种具 有“世纪杀手”、“隐形杀手”、“重复杀 手”、“世纪之毒”、“世纪毒王”等多种恶 名的“二恶英”。
五、分析方法
方法一:HRGC/HRMS 方法二:GC/HRMS 方法三:HRGC/LRMS
方法一、HRGC/HRMS
一、采用HRGC/HRMS(分辨率在10000以上的高分辨率色谱/ 质谱联用仪)的超痕量分析方法。 优点:1、灵敏度高; 2、能同时检测多个离子。 3、是被认可的二噁英标准检测方法,如美国的EPA 1613方法和日本工业用的JIS K0311方法。 缺点:1、分析操作复杂; 2、样品前处理过程非常复杂,分析样品所需时间 周期长(通常为10-20d); 3、设备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高昂; 4、购买同位素标准物质等消耗品费用高; 5、检测费用高昂。(一个样品需900-1800美元) 6、检测只能在专业实验室进行,而建造二恶英检 测实验室需要几百万美元。
高熔点 高沸点 二噁英一般为白色晶体,熔点为
302℃~305℃,500℃时开始分解,800℃时在21s内完全 分解。
稳定性好 微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极难溶解于水,同时
耐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
高度的持久性和累积性 二噁英具有高亲脂性,进入人
体后即积存在脂肪中。另外,它与土壤或其它颗粒物质之 间也容易形成强键,一旦造成污染,极不容易清除,因此具 有高度的持久性和累积性,并且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对人 类造成严重的危害。
PCDDs由2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 PCDFs由i个氧原子联结2个被氯原子取代的苯环(见 图1和图2)。每个苯环上的氢原子都可以被i~4个氯 原子取代,由于取代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可形成210 种异构体(PCDDs有75种、PCDFs有135种), 见表1。
三、二噁英的理化性质
二噁英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包括多氯联苯 并二噁英(PCDDs)、多氯联苯并呋喃 (PCDFs)和多氯联苯(PCBs),其结构如图。
方法二、GC/HRMS和HRGC/LRMS
使用GC/HRMS法可保证灵敏度,简化前处理步骤,缩 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但仍需在专业实验室中完成; 使用HRGC/LRMS法可极大降低在检测仪器方面的投入,但 当每克样品中二噁英浓度低于pg/g水平时,却无法获得可 靠的检测结果。因而HRGC/LRMS法仅适用于检测二恶英浓 度较高的污染源样品和污染较重的土壤样品。例如,美国 的EPA 8280方法可检测出土壤、底泥、飞灰和燃油等样品 中含4~8个氯的二恶英化合物,不能用于检测如食品等二 恶英含量较低的样品
毒性及表示方法
二噁英的毒性与氯原子取代的8个位置有关,人们 最为关注的是2,3,7,8,4个共平面取代位置均有 氯原子的PCDD/Fs同系物,共有17种。其中,毒性 最强的是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其毒性 相当于氰化钾(KCN)毒性的1000倍,因此被称为地 球上毒性最强的毒物。
为评价不同二噁英物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提出了毒 性当量概念,并通过毒性当量因子(TEFs)来折算。现 在普遍被大家接受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确 定的国际毒性当量因子(I-TEF),17种2,3,7,8 4个共 平面取代位置均有氯原子的PCDD/Fs同系物的国际毒 性当量因子见表1。
1968 年,日本福冈和长崎地区发生米糠油中毒事 件,出现大量“油症”皮肤病患者,是因为人们吃 了被多氯联苯(PCBs) 和二噁英污染的食用油。
二、二噁英简介
二噁英(dioxin)是指含有二个或一个氧键连结二个 苯环的一类含氯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也即是氯代二苯并 二恶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简称 PCDDs)和氯代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简称PCDFs)的统称,其严格的学术名 称应该是聚氯化二苯二噁英。氯原子取代数目不同而使 PCDD和PCDF各有八个同系物(它们的化学结构相似,性 质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每个同系物随氯原子取代的 位置不同又存在众多异构体,总共210种,其中75种氯 代二苯并二噁英和135种氯代二苯并呋喃。实际上,环 境中的二恶英以混合物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