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战略环境分析
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 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来自竞 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 伤筋动骨的。
THREE
内部环境
3
|
3
|
优势与劣势
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 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1
华为公司概况
|
2
外部环境分析
|
目录
3
内部环境分析
4
战略选择分析
ONE
公司概括
1
|
1
|
华为公司概括
1
2
3
业务
成就
竞争力
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 与产品的研究、开发、 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 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 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 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 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 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
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 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 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 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 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 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 2010 年 , 这 一 情 形 终 于 有了变化。以下几个数 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 场 调 研 公 司 iSuppli 统 计 , 深圳华为位列第九。
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 临,在宽带网络必将更 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 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 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 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 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 需要的信息,不为信息 海洋与壁垒困扰。
|
|
2 此处添加标题文字
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 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 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 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威 胁
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 收 入 超 过 75% 来 自 海 外 , 如 果 人 民 币 持 续 升 值 , 必 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
3
|
核心竞争力
(1) 研发能力
a)低成本研发。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 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而 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 司投入10块钱。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 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 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
➢ 营销模式。国际化初期,华为利用国内派出的销售队伍,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直接与电信运营商洽谈的直销模式。 但实践证明,这只在南美之外的发展中国家比较有效,在发达国家更是行不通。
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 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 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
优势
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 质量。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 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 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 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
3
|
优势与劣势
劣势
➢ 品牌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 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 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市场。
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 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
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 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
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 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
络遍及全球,服务270 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
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 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异
进入德国、法国、西班 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
牙、巴西、英国、美国、 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
|
2
机 遇
|
外部机遇与威胁
华为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 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
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 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 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
准备的人的。
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 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 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在这个机遇下,华为脱颖而出,不 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
份额进一步提高
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华为是中国 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 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小组成员
131 &
132
组员介绍
131: 尹赢:1306431017 谢登辉:1306431035 蒋壮:1306431067 刘帅:1306431007 梁丁丁:1306431075
132: 王超:1306431044 孙鹏程:1306431072 吴超:1306431068 吴越:1306431047 王志兵:1306431020
b)高质量研发。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 投 入 并 将 研 发 经 费 的 10% 投 入 新 技 术 预 研 ; 从 研 发 人 员 数 量 看 , 拥 有 研 发 员 工 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 究工作;从研发成果看:至2014年,华为已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40148件。
日本、埃及、新加坡、
力。
韩国等70多个国家
TWO
外部环境
2
|
2
|
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
经济环境
社会文化
技术环境
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 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 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 几乎都带来了中国政府 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 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 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 支持重大合作项目。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 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 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 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 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 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 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西 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 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 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 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 备带来了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