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doc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梁子湖属地级市鄂州市,分布于江夏区、鄂州、咸宁交界,原名樊湖,由梁子,鸭儿、保安、三山等湖泊组成梁子湖水系,四周分别与武汉、咸宁、大冶等市(县)交界。

梁子湖东西长82公里,南北长32公里,由316个湖汊组成,湖面55.5万亩,流域面积3260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深3米。

梁子湖通过鄂州长港从鄂州樊口入江,至今,仍通称梁子湖周围地区为樊湖地区,称梁子湖水系为樊湖水系。

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一)梁子湖为湖北第一大淡水湖。

梁子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

地跨鄂州市、武汉市江夏区及大冶市、咸宁市。

湖区以梁子山为界分东西二湖:东梁子湖包括蔡家澥、涂镇湖、前澥、后澥、东湖、西湖等子湖,属鄂州市;西梁子湖包括牛山湖、宁港、前江大湖、张桥湖、仙人湖、山坡湖、土地塘湖等子湖,属武汉市江夏区,湖泊水面172平方千米。

因湖中有2.2平方千米的梁子岛,故名。

入湖河港30余条。

主要有源于咸宁市的高桥河,由湖东磨刀矶节制闸流入长43.3千米的长港,经东沟等地,至樊口新闸(原名民信老闸)抽排入长江。

梁子湖属河谷沉溺湖。

为在凹陷的基础上,受新构造运动影响,沿断裂沉陷积水成湖。

略成三菱形。

梁子湖东西长82千米,南北长32千米,面积350平方千米(一说370平方千米)。

流域面积3265平方千米,常年平均水深3米。

梁子湖湖岸线曲折,湖叉多,咀尖长,整个湖岸线长636.5千米。

全湖共有316道湖叉,200多个咀尖。

由于咀尖长,又把大湖边缘分割成众多的小湖。

梁子湖始于明代官募修筑位于今武汉市江夏区湖泗乡梁子湖汊的官堤洲垸。

1953年,梁子湖湖泊水面为406.3平方千米。

1954年东沟闸建成,三山湖(20.2平方千米)、保安湖(45.1平方千米)从梁子湖水系中分离出来。

1965年南塘口闸建成,鸭儿湖又与梁子湖分离。

1970年后围湖垦殖了涂镇湖、东井大围、牛山湖等湖,至1980年湖泊水面为304.3平方千米(不含牛山湖,牛山湖面积57.2平方千米)。

20xx年为271平方千米(不含牛山湖)。

20xx年牛山湖堤爆破,分隔37年后的牛山湖与梁子湖合二为一,梁子湖面积增至350平方千米。

梁子湖以水清、秀丽、奇特三大特色著称,湖面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水清澈见底,水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水生植物种类最多,植被覆盖率最高,群落生物量最大的草型湖泊。

其水草覆盖率达80%,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誉为"水下原始森林"。

该湖常年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可直接饮用,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未受污染的淡水湖之一。

现有水生植物331种,被列为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的水生植物种,其中蓝睡莲世界仅存,杨子狐尾藻、水车为亚洲独有。

水生动物主要分为鱼类、禽类、贝类、甲壳类等。

其中鱼类96种(经济鱼类有30余种,是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故乡。

),鸟类16目137种(国家一级保护候鸟6种即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丹顶鹤和大鸭),爬行类80多种,浮游藻类89种,底栖动物49种(贝类21种及鳖、龟、虾等)。

为湖北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0xx年梁子湖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目录,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称为全球湿地资源最齐全的湿地之一。

梁子湖山湖兼备,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湖湾半岛众多,景色如画。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二)泽泉、神龟望月、张衡问天、牯牛饮泉、飞鹰掠湖、金鸡唱稻、鲶鱼上水、罗汉观脐、狮子开口、情人崖、茗香居、凌霄峰等景点。

以长岭镇自然人文景观为代表的"张裕钊·濂亭故里"、"盛浩如烈士纪念碑"、金寺塔、三奇楼、玄武桥、亮山映月等。

还有涂家垴镇的万亩湿地松、杉树基地等。

这里旅游观步数不胜数,赏心悦目并各具特色,是休闲、娱乐、观光的胜地。

位于省境东南部,跨鄂州市与江夏区。

为构造陷落盆地,集水面积3265平方公里。

湖底平均海拔约14米,水位18米时面积333.3平方公里,容积13.3亿立方米。

由东梁子湖、西梁子湖、牛山湖组成,略呈三菱形;中有梁子岛屹立,岛上梁子镇为渔港。

水温随季节变化,年温差20℃左右。

湖水透明度约2.0米。

水位受人工节制,常年保持18米。

湖东长港为出水港,与长江相通;在其起止点附近均建有大型自动化涵闸与电力排灌站。

湖内草食鱼类较少,以浮游生物和贝类为食的底栖鱼类较多。

是著名的武昌鱼(团头鲂)原产地。

螃蟹亦著名。

湖泊自然景观与江汉湖群有颇大差异。

具养殖、灌溉、航运之利。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有"天然绿宝石"之称,其2/3水面位于武汉市江夏区。

江夏风景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梁子湖畔,依托梁子湖清新的水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湿地景观,美丽的传说,以及湖周边凝结厚重文化的宋代古窑址,着力打造别具一格的湖泊生态旅游。

风景区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观,面向大梁子湖区域,统筹江夏南北与周边发展,立足保护环境,既有效保障湿地生态功能,又充分利用湿地生态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分区分期高标准建设,形成在湿地生态资源下,融自然、历史、现代于一体,保护与利用相结合,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人居相协调统一的环境体系,为人们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天然大氧吧。

梁子湖水经90里长港通江达海。

这里既有平坦无垠的沃野,又有锦绣的山峦叠嶂,山清水秀,可谓人杰地灵,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理想的休闲、观江处所。

梁子岛,四面环水,面积约2平方公里,形似一樽含情脉脉的美人鱼,安卧在梁子湖的中央。

岛中有湖,湖中有岛,其生态环境保持极为完整。

以梁子岛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度假区,有张家楼房、瓦窑澥遗址、万年台、魁星楼、黄莺嘴、梁子门、仙人洞、绊马石、卧牛望月、扁担洲、石板街、四官殿、高尔夫俱乐部、磨刀矶等景观和娱乐场地。

以太和镇清峰公园、吴王古山寨为板块的古遗址和自然景点。

有清峰寺、清峰古泉、仙人下棋、童子拜佛、观音坐莲、螺丝吐眼、乌雅扑泉、双狮流涎、乌龟晒甲、铜鼓山、木鱼垴、九狮朝暾、马龙口水库、谢埠金盆垴新石器遗址。

以沼山森林公园为主体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翠竹山庄、大寺庙、鸡公石、关帝庙、烽火台、朱妃庵、龙凤寺、晒甲山、仙人谷、罗汉崖、笔架山、鄂王台、跑马场、校兵场等。

5篇介绍湖北梁子湖的导游词范文(三)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炎帝神农故里景区的一名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小*,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神农故里,游玩中,大家有什么需要和建议可以提出来,在可能又合理的情况下,我会尽全力满足大家,同时预祝各位玩的开心,游的尽兴。

炎帝神农景区是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随州城北18公里,乘3路公汽18分钟即到,是连接316国道和汉丹铁路的一条纽带,交通十分便利,区内设施齐全,我们伟大的名族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烈山石室里。

炎帝神农是中国上古时期一个强大、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有他开创的新石器时期的原始农业,是人类有游猎走向农业,有蒙昧走向文明。

因此,他和另一个先进的氏族部落首领皇帝轩辕氏先后创造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开创了中华名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新纪元,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尊奉为中华名族的始祖。

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炎帝神农牌坊,它是炎帝神农故里的大门,牌坊高8米,宽10米,四柱三间四楼式,雕梁画栋,盘龙绕凤,横匾上雕刻着"炎帝神农故里"六个金色大字。

经过横跨在龙脉河上的神农桥,就进入炎帝神农文化广场,广场由前后烈山门和四角角楼及四面文化长廊组成,广场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广场中央巍然屹立着高9米的汉白玉帝神农雕像,他左手执五谷,右手拿灵芝,傲然挺立,气宇轩昂,象一棵搏风击雨的不老松。

在广场四周的文化长廊里布展着中央领导和海内外名人名家到此参观时留下的墨宝。

穿过文化长廊,就到了神农纪念馆,纪念馆有五个展厅。

第一展厅,悬挂着炎帝神农的巨幅油画像,两旁配着"华裔仰始祖,天晴赖奇功"的对联,在大厅左面悬挂着神农祭文,展厅中央陈列着炎帝神农烈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方案模型。

大家请看:这是神农大道也就是316国道,在国道旁边的是神农牌坊,我们穿过神农桥,就到了神农文化广场,这里是我们所在的位置——神农纪念馆。

现在我们来到文史展厅,也就是纪念馆的第二个展厅,从历山历史沿革表中可以了解到:历山旧时期称烈山,排列的"列",因从随州至枣阳之间有九十九重山岗,依次排列非常整齐,故为排列的"列",称"烈山",西周以后称历山,它们在读音上一字一声之转变,作为通假字之通用,一直沿用至今。

大家请看这边,这是神农功绩的图片,在远古时代,古代的先民认为走禽是难以久养的,不知道耕种。

于是,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制造生产工具,发明了犁和耙,那时的青年到丁壮时,还不知道耕种,而神农自耕以教天下。

神农在烈山驱兽,放火烧山,刀耕火种,而天下食之,男耕女织也分得非常清楚,故天下有受寒者,而神农自织,以道民也。

接下来,我们来到谒组堂,里面悬挂着神农画像,两边对联是"华裔仰始祖,天下共烈山"。

四周布展烈山五姓宗亲会的会旗和会徽,这是我们专门供游客朝拜炎帝神农的地方,各位可以去祭拜一下我们的祖先,让神农的灵气保佑我们,从纪念馆出来,顺着九龙山蜿蜒的大路,前去拜谒神农的出生洞,神农洞座落在九龙山的第七座山的东麓,现建有古式四合院的小型庙堂。

首先看到的是庙中大门两旁"古洞载日月,神农传九州"的对联,表明了炎帝生于此地,并在此传扬古代文明之意。

大家请随我前行到神农洞的院内,大家第一眼所见的就是院中央的这个香鼎,这儿每天烟雾缭绕,每逢初一、十五,尤其是炎帝生辰祭日,海内外炎黄子孙纷纷前来凭吊,感谢其植五谷,尝百草的功德,都来朝拜,祈求祖宗保佑。

香鼎左边的这个洞府就是我们的祖先,炎帝出生的地方——神农洞,洞门半天,可以看见古洞的幽深,由于历史的久远,岁月的沧桑,这个洞现在只有几米深,说到神农洞,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龙被分到天上,蟒则留在了地下,地下有九十九条蟒,经过七七四十九万年的修炼,想升天为龙,但龙总归是龙,蟒仍是蟒,蟒升不了天,,这升不了天的九十九条蟒,因此就在人间兴风作浪,危害人间,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天兵天降搬来九十九座大山,把那九十九条蟒镇压在山下,一字排开,就成了现在的随州至枣阳之间九十九重山岗,玉皇大帝还不放心,又命东海龙王把他的九个儿子派出镇守这九十九条蟒,九个龙子遵从父命,来到镇压九十九条蟒的地方,选中了中间的九座山,住在山中,所以这九座山又叫九龙山或九烈山,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九龙山之一的洞天山,也就是七龙子所住的山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