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理学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
药理学PPT课件 抗精神失常药
自杀率比正常人群高20倍
我国抑郁症人数2600万 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3%~ 5% 可能自杀的 10%~ 15%
精神病学家所 见的抑郁症病 人
冰山现象
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遗传、性别、年龄、个性因素、事件影响、 药物、疾病等因素
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明显上升 的原因主要有:
✓ 心理失衡 ✓ 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增大 ✓ 学习压力增大 ✓ 失恋 ✓ 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
✓D2样受体 :D2、D3和D4亚型同源性45%,与Gi耦联。
DA受体亚型
✓黑质-纹状体系统存在D1样和D2(D2、D3亚型) 样受体 。
✓中脑皮层和中脑-边缘叶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 。 D4亚型仅存在于此。
✓结节-漏斗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的D2亚型。
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
抑 促性腺激素--FSH、LH -- 延迟排卵 制
生长激素--生长发育迟缓,试用于治疗巨人症
ACTH:糖皮质激素下降
临床应用
✓治疗精神病
主要用于Ⅰ型,对Ⅱ型疗效差甚至加重病情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对慢性疗效差 不能根治,需长期用药甚至终生治疗
临床应用
✓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多种药物(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及各种 疾病(尿毒症、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
中脑-皮 质通路
中脑-边缘 系统通路
结节漏 斗通路
阻断D2 样受体
黒质-纹状 体通路
阻断α受体
抗精神病药
阻断M受体
锥体外系综 合症:运动 不能;静坐 不能;急性 肌张力障碍, 迟发性运动
障碍
体位性低 血压
口干、便 秘、视力
模糊
吩噻嗪类药物小结
药物 抗精神病(mg/d) 镇静 锥外系 降压作用
氯丙嗪
不良反应
✓ 锥体外系反应
Important
早期表现
帕金森综合征: 多见中、老年肌张力增高,面具脸,动作迟缓, 肌震颤,流涎。
急性肌张力障碍:多见于青少年,用药1-5天, 病人张口,伸舌, 斜颈,呼吸运动障碍。
静坐不能: 青、中年多见,坐立不安,反复徘徊。
原因:阻断DA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相对亢进 治疗:抗胆碱药-苯海索
✓其它:偶见皮疹、粒细胞减少及黄疸等过敏反应, 还可引起原因不明的出汗。过量引起急性中毒,出 现高热、高血压、惊厥、昏迷。
禁忌证:癫痫,昏迷,肝功能不全者
不良反应
✓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萎靡、淡漠、兴奋、 躁动、消极、抑郁、幻觉等
✓惊厥与癫痫 ✓过敏反应:皮疹,皮炎,黄疸 ✓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反应
直立性低血压处理:对症治疗,升压
小结:抗精神病药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催乳素增高, 促性腺激素减 少,促皮质激 素减少,垂体 生长激素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机制:阻断中脑-边缘叶和中脑-皮质通路
中D2样受体。
特点:正常人, 镇静作用;
精神病人,服用后能迅速控制兴奋躁动症状, 连续应用使之恢复理智,情绪安定、生活自理
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镇吐作用: 机制:
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 D2- 受体 镇吐作用
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
躁狂症--抗躁狂药 (antimanic drugs)
抑郁症--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s)
焦虑症--抗焦虑药
(antianxiety drug)
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病药
吩噻嗪类 硫杂蒽类 丁酰苯类 其它药
氯丙嗪 * 氯普噻吨 氟哌啶醇 五氟利多
抗躁狂药 抗抑郁药 抗焦虑药
碳酸锂 * 丙咪嗪* 氟西汀 * 苯二氮䓬类
丙米嗪(imipramine,米帕明 ) 多塞平(doxepin)、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NA再摄取抑制药
地昔帕明(desipramine,去甲丙米嗪)
✓5-HT再摄取抑制药
氟西汀(amit,米帕明)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人: 安静、思睡、头晕、口干、困倦、视力模糊、血压下降 抑郁病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机制:① 抑制突触前膜对NA及5-HT的再摄取 ② 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使交感神经末梢NA增加,并 使α2受体数目下调。
✓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阿托品样作用
✓心血管系统:抑制多种心血管反射,易致低血压及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
✓治疗抑郁症:治疗内源性,反应性和更年期抑郁 症。
起效缓慢,连续用药2-3周后才见效,不能作为 应急药物应用,对于有严重自杀倾向的病人, 应加用其它措施防治。
对晕动症(晕车、船)所致的呕吐无效,前庭 刺激引起,应用抗组胺药止吐
临床应用
✓人工冬眠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人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眠 组织耗氧量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嗜睡、淡漠、无力 M受体阻断: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α受体阻断:血压下降,直立性低血压
静坐不能。
其它药: 五氟利多 (penfluridol)
✓长效抗精神病药,每周口服一次即可;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 镇静作
用弱; ✓急、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clozapine)
✓ 苯二氮䓬类药物 ✓ 起效快,一周内见效 ✓ 抗精神病作用强 ,对I和II型,慢性患者均有效
机制:阻断5- HT和D4受体。 ✓ D4亚型受体拮抗剂,几无锥体外系反应 ✓ 抗胆碱、抗组胺、抗α肾上腺素能作用,可致粒
阻断作用弱; ✓有较弱抗抑郁作用;对幻觉妄想作用弱 ✓不良反应较轻 ✓用于焦虑抑郁情绪的精神分裂症, 焦虑性神经官
能症, 更年期抑郁症。
丁酰苯类代表药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抗精神病作用和锥体外系作用强,镇静,降压 作用弱;
✓用于治疗以兴奋躁动,妄想,幻觉为主的精神 病和躁狂症;
✓镇吐作用强,用于疾病和药物引起呕吐; ✓锥体外系反应高达80%,见于急性肌张力障碍,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
✓ 自责:过分责备自己或夸大过失和错误 ✓ 自罪:毫无根据认为自己有严重过失或错误,甚至坚信犯了
罪恶,对不起所有人,应受惩罚——赎罪 ✓ 自杀:自觉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为
47
抗抑郁药
✓非选择性单胺再摄取抑制药-三环类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s)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三主症) ✓ 情绪低落、压抑、郁闷 ✓ 兴趣减退、愉快感缺失 ✓ 精力缺乏、注意力不集中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三无——无助、无望、无价值
✓ 无助:感觉孤立无援, 别人帮助无济于事
✓ 无望:对现在和未来都 没有希望甚至绝望
✓ 无价值:自己所作事情 甚至存在对自己、他人 和社会都毫无价值
长期服用
表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表现不自主,节律性刻板运动,出现口-舌-颊
三联症。病人吸吮,舐舌,咀嚼。
原因:长期阻断DA受体,DA受体敏感性增加,数目增加。
治疗:用苯海索可加重,可换氯氮平治疗。
不良反应
✓急性中毒反应:一次服用氯丙嗪1-2 g
症状: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心肌损害,昏迷 至死 抢救:洗胃、对症处理、中枢兴奋药、严重者行血透
✓代谢:肝脏代谢 ✓排泄:主要肾脏排泄,排泄缓慢,停药后数周
仍可检测到其代谢产物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明显 坚持剂量个体化
作用机制
阻断多种受体:
DA受体(D2样>D1样):抗精神病作用; M-受体:口干、便秘、排尿困难等; -受体:扩血管、体位性低血压; 5-HT受体:潜在的抗精神病 H1受体:
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制
阻断
中脑-边缘系统 中脑-皮质通路 D2样受体
发挥疗效
阻断
黑质-纹状体通路 D2样受体
结节-漏斗通路
锥体外系反应 内分泌影响
引起不良反应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 effects)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抗精神病药
✓是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 活动与现实脱离为特征的常见精神病。
✓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对Ⅰ型疗效好,Ⅱ型疗效差/无效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说
✓ 脑内5-HT能系统功能的缺损; ✓ GABA神经元的退变; ✓ NA功能的不足; ✓ 脑内DA系统功能亢进: ✓ 兴奋性氨基酸系统功能低下。
✓遗尿症:丙咪嗪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焦虑和恐惧症
不良反应
✓抗胆碱作用:口干、便秘、尿潴留、视力模糊、眼 内压升高等,前列腺肥大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心血管系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和传导阻滞,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中枢神经系统:嗜睡、乏力、头痛、幻觉、肌肉震 颤、共济失调。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世界前10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5 种是精神疾病:
✓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酗酒 ✓强迫性神经症
( 摘自中国/WHO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 1999 )
凡能直接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统称为 精神药物(psychotropic drugs)
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 drugs)
20世纪50年代初,Laborit 术前使用氯丙嗪
Denika DS 将氯丙嗪用 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镇静作用明显、出现 无意识的淡漠状态
精神分裂症 状明显好转
体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