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1 / 13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2016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章

一、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介

第一部分 学科专业介绍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现已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等构成合理,以取得博士学位的中青年为主体,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二部分 研究方向介绍

本学科方向注意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理论资源,将理想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爱的教育等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开拓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实习见习等方式进行培养。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见习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本学科的导师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突出。其校内主要导师简介如下:

张旭新,女,1957年10月生,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教学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道德支持研究”,主持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博士点建设专项课题(重大课题)《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海南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研究》4部,编著和参编教材10多部,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级科研课题10项。

刘华初,男,1969年10月生,湖北孝感人,哲学博士、教授。1990年提前1年修满学分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工程专业,199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核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之后从事计算机开发与管理工作13年,其中1996~2004年间留学、工作于英国、美国、加拿大约8年。2007~2010年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攻读外国哲学博士学位,2010年毕业并任教于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出站,同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政教育的研究和教学。近5年来,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参与国家、省部级课题4项,在《教学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世界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

郑东艳(1967-),女,博士,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

第三部分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比较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及党政、群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才。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2 / 13 附件2 2016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编制表

教育硕士招生学科专业名称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

笔试考试科目

(1门)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

(2门) 备注

学科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33教育综合

④80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①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

②政治学原理

初试科目参考书目: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王明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本)

学院院长(签字):

学院(盖章): 2015年7月5日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3 / 13 附件3 科目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体例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80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5小题,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 约4小题,共4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约2小题,共7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概要

1、 概论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

2、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熟悉人的本质、个人全面发展、精神文明等基本概念;领会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综合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政治与经济辨证关系的原理、人的本质的学说、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借鉴;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关系。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本质

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特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目的和价值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目标、主要任务,理解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形态、实现途径和规律。

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着重理解环境对人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诸种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作用;深刻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的意义和要求。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掌握思想政治品德及其结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7、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4 / 13 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素质;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重点对象、主要对象;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正确认识青年工人、农民、学生在新时期的新特点;掌握科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要方法;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8、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着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原则;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法制观和道德观教育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9、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艺术

着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的发展;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10、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载体

着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含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文化、活动、大众传播基本载体。

1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着重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含义和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基本内容;目标、计划、规范、信息、队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形成、执行和反馈过程。

考试参考书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

5 / 13

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考 试 大 纲

科目名称: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 及 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由考点提供)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约5小题,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 约3小题,共3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约2小题,共3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概要

(一) 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和社会历史条件

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3、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4、 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