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
……………
卫计委2017年2月9日发布 安宁疗护系列文件
• 《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 《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 •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
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 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 关怀。
• 临床科室至少设内科、疼痛科、临终关怀科;医技和相关职能 科室至少设药剂科、医疗质量管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管理 等部门。
普及姑息医学及宁养医疗服务的基本知识,造福全人类。
“2016世界临终关怀和缓和医疗日主题”
官方汉译有奖征集
• 今年10月8日,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决定和大家一起 在中国首次正式纪念“世界临终关怀与缓和医疗 日”。
• 2016年主题(WHPCA发布): “LIVING AND DYING IN PAIN: IT DOESN‘T HAVE TO HAPPEN”。 生命之疼,未必发生
中国大陆的问题
排名为第67-71位的中国大陆的问题是:
1. 姑息治疗的普及一直很缓慢 2. 治愈性治疗方法占据了医疗战略的主要地位 3. 人口快速老龄化也带来了额外挑战
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最近出现了一些政策上的转变。
需要一个完整的人口政策
优生
优育
优老
优逝
医生:解难
排忧
患者:直面生死 “好死”为福
中国的信仰危机下灵性关怀的思考
•
“当今的中国,经过五四运动的批判,文革的洗礼,以及
改革开放后信仰的破灭,已经陷入严重的信仰缺失危机中。信仰
的中心被寄托在了金钱和权力上。而金钱和权力,归根到底,不
过是人需要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欲望的工具罢了。若人内在的欲
望不能控制住膨胀的趋势。那么,等待着人类的,必然是走向毁
最佳支持治疗
中晚期姑息治疗
抗肿瘤及相关 副作用处理: 对肿瘤治疗及 合并症处理, 如:疼痛、心 理疏导、康复 治疗
疼痛、呼吸困难、 厌食、恶液质、恶 心呕吐、便秘、恶 性肠梗阻、疲劳、 睡眠障碍、谵妄等 成为患者的常见症 状。缓解症状,改 善生活质量已成为 此阶段的主要治疗 手段
死亡
居丧服
安宁疗护
务居丧服务
晚期照护的主要目标
医疗团队与家庭一同努力,帮助病人能有尊严及得到 舒适照护,是身、心、社会与灵性兼顾之照顾,藉以 维持生活质量指导生命终点,达到病人和家属期待的 “没有疼痛的离开”
安宁临床实务:症状处理原则
必须先做整体评估 考虑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层面 尊重病人自主权,不是每种状况都必须处理 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为最高指引,而不是延 长死亡 对某些可能出现的状况或副作用能预先准备 让家属及病人参与治疗
(死亡 (临终关怀)
( 死亡后)
患者舒适成为主要 帮助居丧者办
后) 目标,姑息治疗已 好丧礼或遗体
成为主要治疗;应 告别仪式,患
避免一切有创治疗, 者的配偶子女、
主要通过药物缓解 父母等近亲已
患者的症状;积极 转化为主要服
止痛、止吐、抑制 务的对象;心
分泌甚至镇静药物; 理疏导是居丧
注重护理;应适时 期姑息医学服
最近一年来 与安宁疗护治疗相关的几件大事
1.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
2.全国政协:关于安宁疗护问题的双周座谈会
3.国家卫计委: 《关于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
4.国家卫计委: 颁发关于安宁疗护工作系列文件
5.我国慢性疾病的五年规划
全国卫生与健康会议召开
主题:健康中国 关键点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 “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 死亡质量指数以如下五类指标为依据: 1. 姑息治疗与医疗环境 2. 人力资源 3. 医疗护理的可负担程度 4. 护理质量 5. 公众参与水平
2015年死亡质量指数
2015年,EIU再次发布死亡质量指数报告,将涵盖国家和地 区从 40个增加到80个。
只有34 个国家或地区得到平均水平以上的得分。 全球大多数成年人都无法获得良好的临终关怀,即或排名
在身体健康时与医护一起拟定“预先护理计划”,包括
临终地点等,以避免在病人不能视事时违背他的意愿。
医护人员要能够确定哪些病人接近了生命终点,除做好 死亡准备外,还要设法替病人家属问到病人对人生的思 考以及死后的要求。
为病人精神上的乃至宗教方面的要求,做一些实际的事 情(罗马天主教教徒在最后的仪式上需要有一个牧师在 场,犹太教教徒需要在死后24小时内埋葬,而且犹太 教教徒还要在死后由同一教的人为他洗净遗体)。
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
安宁疗护实践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 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 社会支持等。
内容共分三部分: 1、症状控制 2、舒适照护 3、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何谓 安宁疗护?
Hale Waihona Puke 和姑息治疗的不同阶段标准抗肿瘤
治疗 缓 和 姑 息 治 疗 (病因治疗)
• ——实行灵性关怀将是让痛苦的患者安祥、平 静面对死亡的最有效途径。
至高者 生命终极的意义 寻找信仰
自我存在的意义 生命回顾 意义疗法
灵性照顾模式
关系 人性化的互动
天人
我物
大自然 艺术治疗 音乐治疗
有宗教信仰的患者 的灵性关怀
去上帝为他们预备的永远的家,是回家! 所以基督徒癌症晚期患者是一群喜乐的人的心态。
甘肃省肿瘤医院 王雅宁
作为一名专业护理 人员,你是否认 真思考过“临终 与死亡”这个问 题?
千名生命守护天使共享安宁疗护盛会
以“专业创新
全国各地奋斗在一线的 护理精英以赛会友,探讨疼 痛全程管理的实践与细节, 呼吁医护关注疼痛。
舒适护理是劝人照顾的核心
互动的方式及态度
正向的、关怀的、友善的、投入的 有机会说出关心的议题或事件 不舒服的感受能被了解及相信
对病人的了解
病程进展、症状、嗜好、沟通 所提供的照顾是不是病人的需求 环境的支持
灵性关怀
• 终末期临终病人(晚期癌症患者、无任何治疗意 义的病人)面临不可逆转的死亡,身体上恢复健 康是没有希望的,但是在临终患者的灵性层面, 却可以有峰回路转的生机,有获得进一步升华的 可能
国内外知名安宁疗护大咖传 经布道,推广安宁疗护理念、新 进展。
你想象的安宁疗护?
都是照顾快要死掉的病人 都无法出院 走着进去,躺着出来 医院不要我了,被放弃
21世纪,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超过500万。 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00万,平均每90个家庭 中就有1个癌症患者。癌症已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 口伤残和死亡的第一原因。对晚期癌症患者实施 安宁疗护,优化生命末端质量,满足其本人和家 属的需要,已成为护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进行死亡教育
务的主要内容
马偕安宁六全照顾;全心为您——从照护的
哲学到照护的实践
1.全心全意投入 2.结合心理肿瘤
全
全心
在家在小区的服务
小
区
全 人
病人
全 程
全
生理、心理、社会、 灵性
所有家庭成员
家 全
多元专业合作照顾
队
从诊断早期到死亡
晚期病人的需要
1.接受适当的疼痛和症状治疗 2.避免不适当增长死亡的过程 3.能够感受到自我控制 4.接触沉重的心理负担 5.增强与亲近的人之间的矣系
工作模式(MDT照护团队)
神医
职 生 护心
营人 M 士理
养员 D
咨
师 志 社T 药 询
愿 会 剂师
者 工师
作
MDT团队
宗旨 服务对象
陪伴 医护重点 主要手段 麻醉药品 急救手段 社会支持 宗教信仰
工作内容
提高临终患者及照顾者生命质量 临终患者、家属及照顾者 支持居家照顾,家属陪伴
舒适照顾、镇痛管理、死亡教育 心理、社会支持、姑息疗法 使用没有最高剂量 放弃抢救 义工、志愿者 按需求提供宗教音乐
靠前的国家或地区也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中国大陆排名为第67-71/80位
全球概况-1
得分较高的原因
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排名较高的原因是: 1.公众意识 2.相关培训 3.止痛药品供应的可及性 4.医患关系透明度(权重很高) 尽管如此,英国虽然有1/5是在临终关怀院去世的,许多人并 没有幸福地离去。
• 2004年:英国临终关怀组织首先提出把每年十月 份的第1个星期六作为“世界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 日”;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数十个 国家临终关怀及舒缓治疗组织的积极响应与支持。
• 2005年:世界姑息医学联盟(WHPC)把每年10月
第2周的星期六设为 world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day (世界姑息宁养日,临终关怀
死亡质量指数(Quality of Death Index,QDI)
• 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 首 次发布了该智库与新加坡连氏基金会共同完成的一项死亡质量指 数(Quality of Death Index,QDI)报告,对40个国家和地区临终护理 水平做出评估。
安宁疗护的概念
WHO(2015):
是一种改善面临威胁疾病的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方法, 主要通过早期识别评估河治疗疼痛,及其生理、心理、 社会和灵性问题,预防和缓解他们的痛苦。
临终关怀服务(安宁疗护)是每个人享有 的一项基本权利(104个国家)
安宁疗护内涵(WHO,1990年)
1.肯定生命,认同临终是人生的正常历程。 2.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的来临。 3.尽可能延缓疼痛和其他痛苦症状。 4.给临终患者提供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整体照护。帮助临终 患者尽可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生活,直到自然死亡。 5.协助家属积极面对临终患者的疾病过程及爱哀伤过程。 6.多学科医疗团队合作模式来处理和满足临终患者和家属需求。 7.提高临终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