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

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

二十七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二十四节气歌,理解其意义; 搜集有关二
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理解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网上搜集、民间米访、
阅览室搜集;养成自觉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有用二十四节气, 关注家乡气
候变化,培养学生辨别二十四节气能力。

活动过程:
、搜集并理解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表;
二、搜集有关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月份资料;
三、集体汇报与整理,形成较完整的资料。

相关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段,每段约隔半个月,分别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节气”,在月中的叫“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这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和顺序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小寒、大寒。

其中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是用业划分一年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季节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明一年中最热、最冷的出时期。

白露、寒露、霜降反映气温下降的过程与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降雨降雪时期的程度;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季节的家作物的生长现象。

节气是我国历家的一个杰出的创作,并且在历法中占着重要的
位置,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

这个“气”字实在是指气象、气候的意思,古人是观察了(主要是华中、华北地区)每一个阶段内所特有的气象或物象、然后定出各段名称的,节气只固定在太阳的一定日期上,不跟阴历日期而变动,所以它属于阳历的范畴。

二十四节气按月分布情况表
二十八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季节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二十四节气歌,理解其意义;搜集有关二
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季节,理解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网上搜集、民间采访、
阅览室搜集;养成自觉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有用二十四节气,关注家乡气
候变化,培养学生辨别二十四节气能力。

活动过程:
、搜集并理解二十四节气歌;
二、搜集有关二十四节气具体分布的季节;三、集体汇报与整理,
形成较完整的资料。

相关资料: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大
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约间
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

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2-5日交节
夏季秋季冬季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太阳位于黄经
330度,2月18-20日交节
345度,3月5-7日交节
0度,3月20-22日交节
15 度,
30 度,
45 度,
60 度,
75 度,
90 度,
4月4-6日交节
4月19-21日交節
5月5-7日交节
5月20-22日交节
6月5-7日交节
6月21-22日交节
105度,7月6-8日交节
120度,7月22-24日交节
135度,8月7-9日交节
150度,8月22-24日交节
165度,9月7-9日交节
180度,9月22-24日交节
195度,10月8-9日交节
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225度,11月7-8日交节
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九了解每个节气所在月份的天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每个节气所在月份的天数,理解其意义;
搜集有关每个节气所在月份的天数,理解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网上搜集、民间采访、
阅览室搜集;养成自觉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有用二十四节气,关注家乡气
候变化,培养学生辨别二十四节气能力。

活动过程:
、搜集并理解每个节气所在月份的天数;
二、搜集有关每个节气所在月份的天数;三、集体汇报与整理,形成
较完整的资料。

相关资料:
二十四节气日期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 日、21 日,下半年在8
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12 月15日,最晚可在
正月15 日。

现在的农历既不是阴历也不是阳历,而是阴历与阳历结合的一种阴阳历。

农历存在闰月,如按照正月初一至腊月除夕算作一年,则农历每一年的天数相差比很大(闰年13个月)。

为了规范年的
天数,农历纪年(天干地支)每年的第一天并不是正月初一,而是立春。

即农历的一年是从当年的立春到次年立春的前一天。

例如2008
年是农历戊子年,戊子年的第一天不是公历2008年2月7日(农历
正月初一),而是公历2008年2月4日。

关于24节气的准确日期,请参照该年苗族历法的每月一、十六
日,如冬至为苗历新年,2008年冬至为12月21日,但2009年冬至却为12月22日,因为2009年12月21日为苗历十月三十日(苗历除夕),22日才
是苗历新年。

二十四节气简表
三十了解二十四节气一共的天数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掌握二十四节气一共的天数,理解其意义;搜
集有关二十四节气一共的天数,理解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网上搜集、民间采访、
阅览室搜集;养成自觉搜集信息资料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生活有用二十四节气,关注家乡气
候变化,培养学生辨别二十四节气能力。

活动过程:
、搜集并理解二十四节气一共的天数;
二、搜集有关二十四节气一共的天数;三、集体汇报与整理,形成较
完整的资料。

相关资料:
二十四节气来历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
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即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

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又称“日短至”、“短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又称“日长至”、“长至”), 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

春秋时期的著作《尚书》中就对节气有所记述。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

二十
四节气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我国古代用农历(月亮历)记时,用阳历(太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

我们祖先把5天叫1候,3候为一气,称
节气,全年分为72候24节气。

由于2000 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

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
104 年,由落下闳、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节气日期速算法
通式寿星公式一一[丫X D+C]-L
丫二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本世纪立春的C 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
[2017 迥.2422+4.475卜[2017/4-15]=492-489=3
所以20 1 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就是这么简单。

二十四节气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