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技师理论知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第 1~20 题。
请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号内 每题 1 分,共 20 分)1. 纤维素增强型塑料镜架的基料不包含()。
A 、醋酸纤维素B 、聚乙烯C 、尼龙D 、环氧树脂2. 树脂镜片材料的色散能力是由(A)来描述的。
A 、折射率B 、阿贝数C 、景深D 、密度3. 双眼同时注视时的视觉功能等于双眼单独注视时视觉功能相加的总和是(C )。
A 、增视性叠加作用B 、零叠加作用C 、线性叠加作用D 、压抑性叠加作用4. 当双眼像点位于视网膜对应点上时,则物点位于双眼共同的视觉方向上符合( D )。
A 、 Young-Helmholtz 学说B 、 Bezold-Brucke 现象C 、1:1 法则D 、 Hering 第二准则5. 黄斑中心凹处的 Panum 区的范围为水平(A )。
A 、5 ~ 10'B 、15 ~ 20'C 、20 ~ 30''D 、30 ~ 40''6. 对于正常眼而言,在 6 米的距离,两个目标距离相达( A )时才能分辨出两目标远近 差异。
A 、3.00cmB 、 2.0cm7. 复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C 。
A 、单眼抑制C 、双眼具备正常视网膜对应 8. 下面属于共同性斜视的是(D )。
A 、右眼外直肌麻痹引起的内斜视C 、外斜 V 征9. 病理性双眼影像不等的双眼影像视差一般为( B )。
A 、双眼影像的线性视差超过 1%B 、双眼影像的线性视差超过 5%C 、 1.0cmD 、0.5cmB 、单眼视力丧失 D 、双眼运动功能正常B 、左眼内直肌麻痹引起的外斜视D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C、双眼形式放大率差别 1.50D D 、双眼焦性放大率差别 1.0D10. 正常人眼的调节滞后量大约为( B )。
A 、0±0.25DS B、0.50±0.25DS C、1.0±0.25DS D 、1.5±0.25DC11. 近视-1.0D 的人注视眼前1m、50cm、33cm 时的眼调节力及集合力分别是( A )。
A 、0D、1D、2D;1MA、2MA 、3MAB、1D、2D、3D;0MA、1MA 、2MAC、0D、1D、2D;0MA、1MA 、2MAD、1D、2D、3D;1MA、2MA 、3MA12. 应用负镜治疗隐性眼球震颤的原理是( A )。
A 、使双眼球震颤眼停留在集合休息位置上B 、减少双眼的调节刺激C、诱发张力性集合D、控制隐性眼球震颤的外斜倾向13. 下列材料中透氧性最低的是( C )。
A 、SMA B、FA C 、PMMA D 、FSA14. 角膜弧曲率焦度为42.25D,则角膜弧曲率半径应为( B )mm。
A 、6.90 B、7.99 C、8.34 D 、9.0015. 色盲镜片的光学区中心为( D )。
A 、波长为485nm 的绿色 BC 、波长为545nm 的黄色 D16. Munson 征阳性提示可能是( A )。
A 、圆锥角膜B、虹膜睫状体炎17. 下面不属于人眼房水功能的是(AA 、进行调节的唯一途径C、营养角膜、玻璃体及晶状体波长为385nm 的紫色波长为685nm 的红色C、马凡氏综合征 D 、急性视网膜坏死)。
B、维持眼内压D、保持眼结构的完整性和光学透明性23. 应用 Worth 四孔灯进行检测时结果正确的是( )。
A 、如果只看见上方红色菱形视标且下方圆形视标偏红说明左眼黄斑抑制B 、如果只看见双红绿色十字视标且下方圆形视标偏绿说明右眼黄斑抑制C 、如果双眼看到下方两个圆形视标则说明双眼平面融像机能障碍D 、如果只看见双红绿色十字视标且下方圆形视标偏绿说明左眼黄斑抑制24. 可准确分析被测眼立体视锐度最低阈值是分离视差角还是集合视差角的方法是 (BC )。
A 、Titmus 立体视本B 、二视标立体视检测18. 软性角膜接触镜的投影检测仪结构不包括(A )。
A 、米字形光标B 、聚光镜C 、检测槽D 、放大系统19. 次光轴反射光线均会聚到球面镜的曲率中心符合()。
A 、谢纳氏原理B 、双线视标的检测原理C 、Hering 法则D 、 Drysdale 原理 20. 近视的英语翻译为C )。
A 、 astigmatismB 、 presbyopicC 、 myopicD 、 amblyopia二、多项选择题(第 21~30 题。
请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将相应字母填入括 号内。
全部选择正确得分;选错或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每题 2分,共 20 分)21. 关于双眼视觉的发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6 个月龄是双眼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B 、2 岁之内易发生调节性内斜视C 、辨色力在 1 岁内已发育完善ABD )。
D 、对比敏感度的峰值约在 5 个月龄形成E 、中心视觉格局在 3 岁时才能形成22. 下面不属于证明中枢眼存在的试验是( DE )。
A 、 Hering 窗试验 D 、普氏像试验B 、对顶手指试验E 、鱼缸成像试验C 、纸筒圆孔试验25. 麻痹性斜视导致的复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D )。
A 、中心注视B 、旁中心注视C 、黄斑注视D 、旁黄斑注视E 、周边注视27. 人眼调节时的生理变化为( AB )。
A 、晶状体前囊膜前突B 、悬韧带松弛C 、睫状肌经线纤维收缩D 、玻璃体后移E 、眼压有下降趋势28. 下面符合检查张力调节的“开环条件”的是(BCD)。
A 、后像刺激B 、全暗环境C 、低对比环境D 、虚空视野E 、实体目标刺激29. 摆动型眼球震颤的病因不包括( E )。
A 、先天性白内障B 、先天性青光眼C 、先天性无虹膜D 、白化病E 、先天性瞳孔膜残存30. 矫正圆锥角膜的赋形镜片与双非 RGP 相比其优点不包括( CD )。
A 、适合于任何程度的患眼B 、定位稳定性好C 、镜片较薄D 、透氧性较佳E 、矫正视力较好三、判断题(第 31~ 40 题。
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正确的填“√” ,错误 的填“×”。
每题 1分,共 10 分。
)( ) 31. 单眼主视向只有一条。
( ) 32. 单眼抑制为运动性融像缺如。
( ) 33.在综合验光仪上就用垂直对齐视标与水平对齐视标可以进行双眼同时视功能 的检查。
( )34. 复视及混淆视的病人当视觉抑制形成后, 患者的双眼视觉会感到轻松和清晰。
C 、四视标立体视检测D 、同视机E 、多尔曼深径觉计A 、内斜视导致同侧性复视C 、外斜视导致交叉性复视麻痹性复视为非共同性复视 26. 人眼异常注视包括( BDEB 、外直肌麻痹导致交叉性复视D 、内直肌麻痹导致同侧性复视()35. 双眼拮抗是为了回避双眼异常对视网膜对应所产生的视觉干扰。
()36. 矫正视力的前提下,远距离负向聚散力的模糊点值应为零。
()37. 在隐性眼球震颤中,快相总是向着未遮盖眼。
()38. 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于光色觉异常类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
()39.低对比敏感度视力表的检查能发现相对较小的屈光状态的改变,是用来描述因为球性离焦模糊引起分辨能力的改变的非常有用的标准。
()40. 高斯透镜公式适用于厚透镜成像计算。
四、简答、计算、绘图题(第41~44题。
每题5分,共20 分。
)41. 简述视锥细胞与视杆细胞的差异。
42. 简述应用负镜片法测试调节幅度的具体过程。
43. 设:戴远矫正眼镜,检测距离为40cm,测得外隐性斜视为8△,近距离聚散力的检测结果为:BI:10/19/12,BO:15/26/9。
求:NFC 与PFC。
44. 教师在授课中,如何能够做到教课内容条理简洁?五、综合、论述题(第45~46 题。
每题15分,共30 分。
)45. 设病人右眼屈光处方为:— 2.0DS/—1.0DC×180,左眼— 4.50DS/— 1.0DC ×180,镜眼距为15.049mm,等像眼镜镜片的中心厚度为 5.0mm,折射率为 1.499 。
试述为此病人配制等像眼镜的大体流程,并计算此病人的等像眼镜的后表面的焦度与曲率半径值,并开具等像眼镜处方。
46. 设病人右眼屈光处方为—8.0DS/— 1.0DC× 180,角膜曲率测定值为H :8.03@180,V:7.85@90,角膜横径12.0mm,填空明暗室下为3/5mm,试戴片为— 6.0DS 镜片,梯度级差为0.05D 。
直径9.2mm,请试述为此病人验配RGP 的正确流程,首片试戴片的参数,理想的动静态配适状态,如果合适的试戴片片上验光为— 1.75DS ,则此病人此眼别的最终镜片的处方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