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方案一.概述地处于武汉江汉区,。

本工程由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内部设施完善,其智能化工程质量标准也应与之相适应。

做为一栋智能化大楼,其有线电视接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节目源由省市的有线电视台或自办节目台提供。

二.系统设计1)系统需求分析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为内部人员提供常规的有线电视节目或自办节目。

2 系统总体设计整个系统大体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信号源接收系统,前端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和分配系统。

信号源的接收为线电视的接收或自办节目。

将省市有线电视节目接入机房和集团内部自办节目进行混合,接入前端混合放大器,在通过大楼内有线传输网传输至各个房间。

下面对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分配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1)前端系统:包括UHF-VHF变换器、频道放大器、导频信号发生器、混合器以及传输电缆等器件。

(2)信号传输系统:指远距离传输线路,它可把一个信号中心与较远的几个接收群联结起来。

(3)分配系统:主要包括分配放大器、线路延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和输出端(即用户)。

该部分的主要作用:1)干线送来的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平。

在CATV中,用信号的电压值与标准电压(常取1μV或1mV)之比的分贝数来表示信号强度,记作dBμV或dBmV。

干线电缆的输出信号通常只有80-95 dBμV,而分配分支部分输入信号往往需高达100-110 dBμV,因而要进行适当放大。

分配放大器和线路延长放大器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

2)向所有用户提供电平大致相等的信号。

信号电平太低,信噪比不够,接收机屏幕上就会出现雪花,图像模糊不清,背景也会出现杂乱无章的干扰信号。

输入接收机的信号电平太高,会在接收机内产生交扰调制。

3)由于CATV部件输出端具有隔离特性,因而接收机之间互不干扰。

4)借助于部件输入、输出端具有隔离特性,可以保证系统和接收机之间具有良好的匹配。

考虑到大楼能适应目前和今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需要,本传输网应建成860MHZ双向邻频HFC宽带网,系统采用双向传输同轴4P电缆,分支分配器采用双向宽频(5~1000M)设备,线路放大器采用(5~860M)双向放大器,待今后双向电视网络普及时,可直接并网运行实现双向传输的功能,届时配上前端机顶盒能实现视频点播、上网等功能。

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波段划分如下:上行5~65MHz 中间过渡带65~87MHz87MHz~108MHz为调频广播业务,110~10000MHz用于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以及数据业务,上行频段用于电话、电视会议、计算机联网、VOD点播、可寻址加解扰等多功能的应用和扩展。

本宽带有线电视系统频率配置可以确保系统各个技术指标符合CATV国标中技术规范,同时满足武汉地区有线电视网的技术指标要求。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有线电视系统原理方框图三有线电视系统技术说明1)、有线电视系统概述该系统不仅用于省市的有线电视,还能传送自行播送的节目,能为集团员工提供国内外电影、新闻、经济、体育等全方位的休闲娱乐咨询信息。

2)、有线电视系统设计总体要求作为智能建筑的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对系统保证用户电平,解决弱场强收视问题,保证图像的传输质量以及节目来源均应予以充分考虑。

系统的前端设备CATV的主要部分,其对信号处理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质量,因此前端系统输出应具有较高的质量来满足分配系统所需电平。

3)、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设计依据有线电视系统的主要设计依据是国家建筑设计规范中的: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4)、有线电视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技术参数与要求有线电视系统按工作频率分有VHF系统、UHF系统和VHF+UHF系统,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设计时采用的是VHF+UHF系统。

接收C 波段(3.7~4.2GHz)上的电视节目。

1、图像信号与伴音复合信号占有的一定频带称为电视频道。

2、国家规定的频段的分配。

国家常把电视接收频道1~12称为VHF频段,13~68称为UHF频段。

其频率范围为48.5M~958M。

其中48.5~223M为VHF频段。

470M~958M为UHF频段。

5~30Mz频段常作为双向传输中传送上行信号。

3、在VHF频段时用户端电频在60~80(信噪比为45.5)、UHF频段在65~80时(信噪比为45.5),收看效果最好,完全无噪声且图像好。

VHF频段低于60或超过80时效果较差或无法收看(UHF频段为65~80)。

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的用户端电频在设计时均在60~80范围内,故收视效果无容质疑。

4、前端设备和主干线传输线路放大器的供电应有可靠保障,一般由附近的照明配电箱以专用回路方式(双回路控制开关)供给。

采用单相220V交流电源,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内设有自办节目,故还加设有自动稳压装置,其标称功率不小于使用功率的1.5倍。

技术选型武汉市燃气热力集团大楼前端设备采用放大-混合式,其传输系统采用分配-分支方式,以适应大楼用户终端数量多且分布不规则的特点。

四、布线1、用同轴电缆(一般不超过30米)连接LNBF OUT和DVB-S SAT IN,用A V线连接DVB-S A V OUT和CTV A V IN。

2、密封LNBF的OUT,布好同轴电缆,并相应固定;力求电缆走向合理、美观,并且最短。

五、注意事项1、布线时,注意安全;窗外作业系安全绳;2、遵守套站安装行为规范。

2)硬件系统建设和系统测试的人员安排根据此次系统采购的设备数量和系统布线的要求,我公司将建立一个硬件系统实施小组,大致包含以下硬件系统建设人员:系统工程师1名,负责系统主机的安装和调试;项目工程师2名,负责系统布线和前端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系统的测试人员则由1名系统工程师和2名项目工程师构成,负责在整个系统施工、调试完成之后进行系统的测试。

硬件系统建设的进度安排1)安装地点的考察和准备在系统建设之前,本公司将进行设备机房的考察,针对系统规划和集成的要求,对不满足设备安装,和建设需要的地方提出改进方法,力争设备的正常安装和日后系统的正常运行。

2)系统工程布线在安装场地的考察完成之后,针对系统布线实际要求和各环节设备、线缆的安装要求,确定系统的工程实施办法,为系统集成做好准备。

3)设备运送和验收在工程准备和考察的同时,本公司将负责接受和检验厂商所提供的设备,然后统一在规定期限内将设备运送到工地现场,并和甲方单位一起进行设备的验收。

4)系统的建设在安装场地的准备和系统布线全部完成、所订购的硬件设备运送到工地现场并通过设备的验收以后,本公司将开始该系统的建设,进行前端设备的安装和调试;5)系统的试运行在整个系统的安装完成、系统运转正常以后,为了保证系统运转的稳定性,在系统的测试和验收之前,将对系统进行为期1个月的试运行。

在系统的试运行期间所出现的较为严重的问题,由本公司负责解决,并在问题解决之后重新进行系统的试运行;对于系统中的小问题,由本公司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并经过甲方认可。

6)系统的测试在为期1个月的系统试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出现重大问题,我公司将提出系统验收的要求,和建设方的施工管理单位进行系统的验收。

在通过测试和验收以后,进入系统维护期。

7)系统实施管理系统的实施必须在项目管理组的指导下进行,它包括下列过程:ⅰ、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ⅱ、根据计划进行实施;ⅲ、严格的实施跟踪和控制;ⅳ、系统实施报告。

8)系统管理程序项目的实施计划和管理程序为:系统实施前应定义实施的需求,做出实施计划,根据计划实施,阶段性地给出实施进展报告,项目管理组将根据实施报告修改计划。

众所周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任何工作环境、技术、人员的改变都会使得实施计划改变,因此,我们制定实施控制准则,以避免实施计划出错而导致实施的拖延和项目质量的降低。

为了保证实施计划的合理性,我们需要正确地估计实施的任务和费用,并掌握控制实施进程的工具。

这些工具包括工作计划工具,任务指派工具,工作统计工具等,我们将在下面描述。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阶段性地讨论实施计划,它包括定期的讨论和特殊情况的讨论。

在这些讨论中,项目管理组应能精确地知道实施进程中的问题和费用。

根据讨论,项目管理组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修正实施中的偏差。

讨论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ⅰ、技术方面:是否按计划实施。

ⅱ、实施过程方面: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

ⅲ、费用方面:人员及其他资源的费用是否按计划实施。

总之,良好的内部交流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基本需求。

各实施小组在项目管理组的领导和协调下工作。

每个实施小组的组长监督本部分项目的实施,并负责向项目管理组报告实施情况。

9)管理工具ⅰ、实施计划表:该计划将以Gantt图来表示实施进度。

表的左边一栏列出了任务名称,表的顶部是开始和结束时间。

在图中,预测和实际的开始、结束时间用不同的线条表示。

ⅱ、任务指派表:任务指派表包括工作项目,工作计划和资源。

该表由项目管理组提供给实施工程师。

ⅲ、工作时间统计表:项目的工作时间统计反映了在实施计划表中,实施工程师的工作量,以及任务指派是否合理。

ⅳ、实施费用表:本表用于实施费用的控制,并帮助项目管理组控制资源的使用。

ⅴ、实施报告表:项目管理组制定这些表,用来表示实施的进度和工作状态。

每个表有自己的格式、说明和目标。

项目办公室主任收集这些报告,以便作为总实施报告表的附件,对项目进行总结。

ⅵ、不同实施阶段的总结:在每个实施阶段结束时,项目管理组都将进行总结,将实际的实施过程与预测比较,以帮助项目管理组改进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

3)人员培训培训计划简介为使用户的有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有效地使用与管理我公司提供系统,最大可能地发挥系统的优越性能,特别制定此培训计划,其特点为:⑴整个培训课程是分开多个模块,分布在整个工程的不同时间,容许甲方有关人员吸收到最多有关资料。

⑵保证有关工程人员有足够的现场工作培训。

培训方案我公司提供的培训课程包括系统的正常使用和维护以及系统管理和硬件设备、硬件结构、原理、维护等方面的培训。

分为两类,分别列出如下:(1)硬件设备功能培训该工程中涉及到许多硬件产品的使用方法,因此我公司将对工程中的所有硬件产品进行功能培训,让用户了解当前该工程中使用的所有设备,以便于管理和简单的系统维护工作。

(2)系统管理、维护的培训从进行系统连接设置的现场调试开始,我公司会提供机会给甲方的有关管理人员、维护人员,与我公司的项目工程师一起工作,通过调试实践,进行现场培训,使他们有实践的维护管理经验。

系统开通后,试运行期间,我公司将专门安排甲方的有关技术人员到我公司进行系统的培训,全面掌握该系统的作用、维护和管理。

应用培训达到的目的在完成我公司所提供的一系列培训课程后,各有关人员将具备以下的技能:①熟悉本系统结构,了解基本系统设备功能及技术参数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