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1计量经济学绪论
从30年代到今天,尤其是二次大战以后, 计量经济学在西方各国的影响迅速扩大。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
30-40年代
微观计量经济学
40-70年代
舒尔茨对消费理论和市场行为方面的研究 道格拉斯对边际生产力的研究 弗里希对需求弹性、边际生产力的研究
宏观计量经济学 40年代,经济理论的模型化和数学化 50年代,泰尔发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60年代,发表分布滞后的新处理方法
⑷必须十分重视综合练习,尤其是相关实习。
教材
田维明,《计量经济学》,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8;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软件:EVIEWS 相应教材:易丹辉,《数据分析与
EViews应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研究生使用材料)
第一章 绪 论
例:需求决定供给?
经济理论:居民消费取决于其收入,且消费小 于收入(存在边际倾向)。所以,社会总需求 小于总供给,保证经济发展需要进行需求管理。 (纯经济学理论,定性描述)
C=a+bY+v, c<1(数理经济学) 找到消费与收入数据(统计学); 研究消费与收入变量之间到底有没有消费倾向
递减关系,如果有是多少?(计量经济学)
"for the creation of econometric models and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fluctuations and economic policies"
Lawrence R. Klein USA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4 "for having made fundament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1. 选择变量
NYCZ农业总产值 LSCL粮食产量
NJDL农机总动力 变量选择时几个错误的例子:
CZSR=4219+4.729GSPZRMZJ 受灾面积 NFCK=-107.66+0.13选SS择LS了+相0.关22的NF变SG量 SCJK=0.73QGTZ+0.21CK+0.18SCXF+67.6D
△诺贝尔经济学奖与计量经济学
53位获奖者中10位直接因为对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贡献 而获奖 1969 R. Frish J. Tinbergen 1973 W. Leotief 1980 L. R. Klein 1984 R. Stone 1989 T. Haavelmo 2000 J. J. Heckman D. L. McFadden 2003 R. F. Engle C. W. J. Granger
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s and hence greatly improved the basis for empirical
economic analysis"
Richard Stone Great Britain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9
method and for its application to important economic problems"
Wassily Leontief USA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80
1. 选择变量
要正确把握所研究的经济现象中暗含的经 济学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 考虑所有入选变量之间的关系,使得每一
个解释变量都是独立的
1. 选择变量
变量选择时几个错误的例子: CZSR=4219+4.729GPRZ
CZSR财政收入 GPRZ股票融资额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 因素是各项税收,股票融资肯定不是 最重要的因素,更不是唯一的因素 遗漏了重要的变量
一、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利用经济学、数学、统 计学从数量上研究宏观和微观经济行为关系的 综合性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英文 “Econometrics” 一词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 R. Frisch 于 1926 年仿照 “Biometrics”(“生物计量 学” )提出来的,也可以翻译为《经济计量 学》。
C=201+0.8Y b=0.8正确的概率有多大?(数理统计学)
二、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926年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 (R.Frisch) 提出了“Econometrics”。
1930年12月,弗里希与荷兰经济学家丁伯 根(J.Tinbergen)等人在美国克里夫兰发 起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会,并于1933年 创刊会刊《Econometrica》。
Left-Hand Side Variable Explained Variable Regressand
我们通常将x称作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英语软件
中的其他表达方式有:
Right-Hand Side Variable Explanatory Variable Regressor Covariate Control Variables
Ragnar Frisch Norway
Jan Tinbergen the etherlands
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1973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put-output
"for his clarification of the probability theory foundations of econometrics and his analyses of simultaneous economic
structures"
1989 Trygve Haavelmo Norway
NYCZ=0.78+0.24LSCL+0.05NJDL-0.21SZMJ
2.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
选择了适当的变量,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数学形 式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理论模型。
依据经济行为理论:借鉴数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依据变量之间关系的散点图 选择可能的形式进行模拟
2.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
log istic曲线
y kabx Gompertz曲线
2.确定变量间的数学关系
创立
Frisch
建立第1个应用模型
Tinbergen
经
典
建立概率论基础
Haavelmo
计
量
发展数据基础
Stone
经
济
发展应用模型
Klein
学 建立投入产出模型
Leontief
四、计量经济学性质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 合。 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的,以数 学、统计学为方法的,以客观统计资料为依 据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定量分析经济数量 关系规律的,以建立、检验和运用计量经济 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我国经济计量学的发展
70-80年代
开始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学科 内容和国外发展情况
80-90年代
1995年《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大 纲正式发表;全国许多高校相继 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998年
将《计量经济学》列入经济类 各专业八门公共核心课程之一
三、计量经济学地位
最实用的一门课; 经济学所有学科中最重要一门课; 经济管理类专业基础课。
『计量经济学 』
主讲教师:肖双喜
学习方法
⑴ 理论与应用并重:既要重视理论方法,也要 重视应用模型和应用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无应 用无收获!);
⑵ 对于理论方法,重点是思路而不是数学过程;
⑶ 必须掌握一种应用软件,注意课堂的软件应 用演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多练 (Eviews, Spss, Stata, Sas);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第二节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计量经济学研究过程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一、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二、计量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计量经济学地位 四、计量经济学性质 五、计量经济学的特点 六、计量经济学和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70年代以后
经济计量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计学的发展
为何是四万亿? 而不是更少?
计量经济学之今日:
各国普遍利用经济计量模型从事经济预测与经济分 析,拟订经济发展计划,提出经济对策。
经济计量模型正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管理决策 工具。
经济计量模型在设计方案、制定经济政策和评价政 策中用作模拟仿真的经济实验室。
数理经济学是运用数学研究有关经济理论 数理统计学是运用数学研究统计问题 经济统计学是对经济现象的统计研究 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者结合在一起的交 叉学科。
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数学
计量经 济学
统数 计 学理
统计学
第二节 计量经济学核心内容
基础知识介绍与回顾; 一元回归:最简单,是其他模型基础; 多元回归:应用面最广的模型; 非线性转化; 多重共性、异方差、自相关、虚拟变量; 模型设定; 展望:时间序列。
近20位担任过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长
30余位左右在获奖成果中应用了计量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