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该生产成套设备包括包子馒头成型主机、分离式给馅机和分离式捏花机三部分组成。
本系列机型适用于自动化生产。
该设备具同步调速功能,操作更加方便。
按产品比例和好后的面团经过擀制成形后,保持面皮厚度和宽度一致;手动将面皮放入面柱成型机的输送带上,面皮经过两道压面轮,使面皮更有光泽、品质更加稳定,通过加馅机构进行加馅,再经由卷轮及辅助卷轮将面皮卷成条状,进入分离式捏花机,并设定其切断长度以决定产品之长度尺寸及重量大小。
每道压面轮皆有厚薄调整装置来设定面皮的厚度以增加或减少产品之重量;面皮在通过压面轮与压薄装置间均有电眼控制速度,使面皮不会因主机输送速度过快而断裂或过慢而阻塞。
该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均匀、光滑、外型美观、仿手工口感好,主要用于生产含馅食品如含馅面包等焙烘食品以及包子等面食产品。
是焙烘及面食加工行业的理想成型设备。
二、主要技术参数
三、设备特点
1.产品均匀、光滑、外型美观、仿手工口感好
2.电眼控制速度避免主机输送速度过快而断裂或过慢而阻塞3.卷轮及辅助卷轮将面皮卷成条状
4.产品之长度尺寸及重量大小;具同步无级调速功能
5.操作更加方便
6.可弹性变化生产线(即搭配不同外围配备,就可生产不同之产品)
7. 不破坏面皮组织、不发热
四、安装与使用
一.安装要求:
本机应安装在干燥、清洁、明亮、卫生的室内,配有足够的配电容量,并有220V或380V的电源和地线设施,照明良好的地方。
安放在平整的室内,周围离墙不少于1.2米左右,更便于操作,维修人员通行或工作。
按照生产流程排布生产线设备,并调整好设备间距。
安放好后调整水平,调整方法是调节四个脚的调节螺钉。
二.成型操作步骤:
机械生产产品的品质、重量、生产效率均比人工生产时佳,但不当的操作会造成生产流程不顺畅,不良品过多,机械使用寿命降低等现象,故正确的操作为提升产能降低生产成本的不二法则。
机械生产前需先了解a、成品长度;b、成品直径;c、皮馅比等三大要素。
生产单位均以成品重量来称呼,但成品重量之决定,需以
a、b、c三大要素进行调配,故于机械设定前,需充分了解此三大要素,以降低调整时间。
具体操作说明如下:
成型操作说明
根据厂家实际生产产品情况,做好生产用的皮和馅料
1.电源开启前,请先检点机台上所有运(转)动处是否有异(杂)物放置,请先清除后再行送电。
2.开启电源总开关后,控制面板上的数位指示器数字会显示,按钮开关关闭状态下,机械仍不会运转。
馅料放入馅斗,安装适当馅嘴,将电源总开关及料斗开关开启,其余控制开关关闭,在馅嘴外放置容器或包着塑胶袋,按下启动开关,待馅料流畅挤出后,再按停止,将料斗开关关闭,并将料斗台车推至定位,调整出馅嘴的方向。
生产包子时,成品大小设定在适当数值。
压面轮开关开启,速度调整至适当数值。
输送带开关开启,速度调整至适当数值,料斗控制调整至适当数值,成品输送开关开启,速度调整至适当数值,油阀开关开启。
3.按下按钮电源开通,机械开始动作,此时人员应将身体部位离开危险范围。
4.面带行经成型卷轮转动处,跟据面带的宽度调整卷轮前后位置及角度。
并待面带初卷成桶状时,按下加馅开关进行给馅工作。
(包子成型工作时不使用辅助压针。
卷轮转动速度应高于主输送机前进速度。
)将卷成柱状之面带以手工方式将前端稍做压实动作,并引导其进入毛刷中心使其自然垂下。
经捏花机构成型的成品会经过成品输送机输出,排除前3-5颗不
稳定的产品后,即可进行称重、排盘等工作(并注意馅斗中馅料之多寡,不足时进行补充)。
重量调整可分为2部分,A面皮重量:可依据成品外观大小,适度调整成品大小或压轮厚度。
B.馅量重量:可更换不同大小之馅嘴及调整加馅速度。
生产完毕后,按下停止开关。
如欲生产同类型不同重量的产品,可调整各项数值后再启动机械。
如生产完毕,请关闭电源总开关以避免发生危险事件。
五、保养与清洁
1.日常保养
每日工作完毕后需将机台上的面粉及料面皮清除干净。
皮带残留物需拭清洁,料斗需拆解清洗。
每日工作完毕后,检查切刀及捏花刀上是否有残留物。
如有,将其清除。
每日工作完毕后将捏花机构面板打开,移除残余刀盘上之残渣。
对各运动件、连杆系统、滑道、链轮每周加适量约3至8滴润滑油,润滑油用20-40号机油。
2.定期保养
每星期将轴承、齿轮部分检视上油保养。
每星期检视捏花机构,将活动处上油保养。
每月检查链条及皮带松紧度。
正常操作保养下,每月年拆洗捏花机构一次,检查弹簧弹性。
重新上油保养。
六、操作注意事项
一、安全注意事项:
1-1操作前注意事项
本机于出厂前皆经由严格的品管测试,但因运送过程,有产生机台些许变化之可能性发生,故于机台装置前先行检视下列事项:外观包装是否有破损。
机台外观是否遭受撞击变形。
各部位螺丝锁固是否牢固。
电器配线是否稳固牢靠,电线外观是否有破损。
零组件是否齐全。
以上诸点如有异常现象,请先通知并会同厂方人员检视处理。
1-2操作中注意事项
1.开启电源前检查机台:面柱成型机定位并锁紧,进料压轮之前置隔板和厚度设定调整至适当数值,成型卷轮调整适当角度和前后位置;后段捏花机定位并固定。
2.将馅料放入馅斗,安装适当馅嘴,将电源总开关及料斗开关开启,控制开关关闭,在馅料嘴外放置容器或包着塑胶袋,按下启动开关,待馅料流畅挤出后,再按停止,将料斗开关关闭,并将料斗台车推至定位,调整出馅嘴方向。
1-3综合注意事项
1.面带宽度保持一律:因为生产机具流程不同,有些使用者以
传统手轮机械进行前置处理,但因生产产品的大小不同,面带有时以手工方式改变其宽度,此时,如无法保持面带的宽度一致性,则会影响成品的重量误差加大。
故面带宽度的一致是保持生产品质的先决条件。
2.面带的水分比及表面粘沾度:整体而言,使用者以传统手工制作时,均会将含水量调高以利手工制作,而机械生产时,含水量通常比手工生产时低并需将面带表面洒层薄粉,以防止面带粘附于输送皮带或压轮上。
3.面带衔接方式:在机械大量生产时,面带衔接方式直接影响至生产流程之顺畅性。
在一定的生产时间中,衔接次数愈少的比衔接次数较多的面带,生产效率及品质较为高。
衔接面带时,不建议使用重叠式的方式,尽量使用头尾相接方式,降低调整进料输送机速度变化的几率。
4.降低开关机的次数:机械生产时,以相同的产品一次生产完毕为佳。
如因前置作业(面带制成)及后续准备(给馅、捡拾、排盘)衔接不足而产生停机动作,会造成开机后3-5颗不良品产生,次数愈高不良品愈多。
机械生产时应配合前置及后续工程的效率做适当安排。
5.面带品质保持一定:于传统手工生产时,使用者常会以经验值(目视或触感)取决配方比例、搅拌时间、压面机辗压次数……等等。
但在机器生产时,需将其误差值降至最低,建议使用公式化的模式进行生产,即配方、搅拌时间和辗压次数以一固定值进
行面带调配。
6.馅料软硬度及成份保持一定:馅料的软硬度及成分亦是决定成品重量的条件之一,亦建议保持公式化的处理方式。
七、故障排除表:
八、电器元件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