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生长发育取决于()A.生物学因素B.社会学因素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E.上述各项因素2.人体发育学属于()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3.记忆的基本过程除了:()A.识记B.保持C.再认D.强化E.再现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A.比奈B.格塞尔C.赫伯特·斯宾塞D.弗洛伊德E.特曼5.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的阶段是()A.2~3岁B.2~4岁C.2~5岁D.2~6岁E.2~7岁6.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A.乱涂阶段B.组合阶段C.集合阶段D.乱画阶段E.图画阶段7.正常小儿可抓物站立或抓住检查者的手后自行站起,脊柱充分伸展,称为抓站阶段的月龄为()A.6个月B.7~8个月C.9个月D.10个月E.11个月8.在抓站的基础上,由于立位平衡功能的逐渐完善,小儿可以独自站立,开始时间较短,逐渐延长,称为独站阶段的月龄为()A.6个月B.7~8个月C.9个月D.10个月E.11个月9.小儿站立稳定后,可以牵手向前迈步,称为牵手走阶段的月龄为()A.6个月B.7~8个月C.9个月D.10个月E.11个月10.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A.8个月B.9个月C.10个月D.11个月E.12个月11.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A.2个方面B.3个方面C.4个方面D.5个方面E.6个方面1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自主性对羞怯疑虑阶段的年龄应是()A.0~1岁B.0~2岁C.0~3岁D.1~2岁E.1~3岁13.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育理论的完善对沮丧阶段的年龄应是()A.20~40岁B.40~60岁C.青春期D.成年期E.老年期14.身高受()A.性别的影响最大B.种族的影响最大C.地区的影响最大D.生活水平的影响最大E.遗传的影响最大15.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被认为生后()A.3个月内最敏感B.5个月内最敏感C.半年内最敏感D.9个月内最敏感E.1年内最敏感16.觅食反射在正常新生儿即可见到,其存在时期为()A.2~3个月B.0~4个月C.0~6个月D.4~6个月E.0~8个月17.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其存在的时期为()A.2~3个月B.3~4个月C.0~4个月D.4~5个月E.O~6个月18.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A.0~3个月B.4~6个月C.0~6个月D.6~8个月E.2~3个月19.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A.0~3个月B.4~6个月C.O~6个月D.6~8个月E.2~3个月20、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时期为(B)A.0~3个月B.4~6个月C.O~6个月D.6~8个月E.2~3个月21.正常儿俯卧位发育达到肘支撑,胸部离开桌面,抬头达45°~90°,十分稳定,下肢伸展,头高于臀部,身体的支点在腰部的月龄为()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22.正常儿俯卧位时发育达到前臂伸直,手支撑,胸部及上腹部可以离开桌面,抬头达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支点在骶尾部,可由俯卧位翻身至仰卧位的月龄为()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E.6个月23.降落伞反射的意义等同于()A.平衡反应B.握持反射C.立直反射D.紧张性迷路反射E.上肢移位反射24.平衡反应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D.中脑E.脑桥25.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A.0~1个月B.0~2个月C.0~3个月D.0~4个月E.0~5个月26.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头前屈的反应为()A.上肢屈曲、下肢伸展B.上肢伸展、下肢屈曲C.上肢伸展、下肢伸展D.上肢屈曲、下肢屈曲E.上肢外旋外展、下肢内旋内收27.注意的发育哪项是错误()A.新生儿已有无意注意,新生儿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产生定向反射,这是注意的萌芽B.3个月出现条件反射的定向反射;5、6个月出现无意注意C.1岁出现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的萌芽D.3岁以前开始出现有意注意E.以上均错28.新生儿情绪发育的特点错误的是()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B.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C.具有先天性D.能引起情绪的动因往往都是与幼儿生活相联系的事物,范围较小 E.婴幼儿情绪外露的特点,不利于成人与儿童间良好的沟通29.下列哪项不属于鲍比尔提出的依恋形成和发展的阶段模式()A.前依恋期(出生至2个月)B.依恋建立期(2个月至6~8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6~8个月至24个月)D.目的协调的伙伴关系(24个月以上)E.目的协调的亲子关系(30个月以上)30.胎儿期是指()A.受精后第9~40周B.受精后第8~40周C.受精后第1~40周D.受精后第4~40周E.受精后第12~40周二.多选题1.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A.原始反射B.踏步反射C.立直反射D.平衡反应E.上肢移动反射2.原始反射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小脑E.脑干3.抓握动作分为()A.力性抓握B.精细抓握C.压D.触E.勾状抓握4.青春期性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有()A.睾丸增大B.遗精C.月经初潮D.卵巢增大E.出现阴毛、腋毛5.关于抓握动作发育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尺侧手掌抓握(3个月)B.全手掌抓握(5个月)C.桡侧手掌抓握(6~7个月)D.桡侧手指抓握(8个月)E.拇、食指对指抓握(9~10个月)6.视觉发育过程包括()A.视觉定位B.注视C.追视D.视线转移E.远视7.视觉功能评定方法包括()A.单眼遮盖试验B.光觉反应C.注视和追视D.眨眼反射E.双眼同视功能8.儿童发育的行为要素包括()A.感觉B.运动C.认知D.情绪E.人际关系9.认知的特点包括:()A.认知的多维性B.认知的相对性C.认知的联想性D.认知的发展性E.认知的先占性和整合性10.游戏在儿童认知发育中的作用()A.发展各种感觉器官和观察力B.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记忆的作用C.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育D.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育,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育E.对幼儿情感发育和幼儿个性的形成有促进作用11、影响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应包括()A.遗传因素B.营养因素C.疾病因素D.母亲因素E.社会因素12、运动发育评定包括()A.格塞尔发育量表B.贝利婴儿发育量表C.康纳斯父母症状问卷D.瑞文渐进模型测验E.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3、胎儿的最初的动作形式主要是()A.胎动B.反射C.笑D.吸吮E.排尿排便14.与婴幼儿粗大运动发育密切相关的反射发育包括()A.原始反射B.踏步反射C.立直反射D.平衡反应E.上肢移动反射15.原始反射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小脑E.脑干16.立直反射的主要功能是()A.保持身体正常姿势B.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C.头颈和躯干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D.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 E.促进对称发育17.关于抓握动作发育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尺侧手掌抓握(3个月)B.全手掌抓握(5个月)C.桡侧手掌抓握(6~7个月)D.桡侧手指抓握(8个月)E.拇、食指对指抓握(9~10个月)18.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姿势异常包括()A.拇指内收B.手握拳C.前臂旋前D.手指关节掌屈E.肩关节内收19.15个月小儿精细运动包括()A.搭3~4块积木(边长2.5Cm的正方体)B.可用匙取物C.全手握笔,自发乱画D.会打开盒盖(不是螺纹的)E.能倾斜瓶子倒出小物体,然后用手去捏20.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有:()A.遗传学因素B.语言学因素C.生理学因素D.心理学因素E.社会学因素三.名词解释1、粗大运动发育2、手眼协调3、发育4、情绪、情感5.认知功能6.生长:7.发育:8.成熟:9.胎教:10.言语链:四.简答题1、简述姿势运动发育的顺序遵循的规律。
2.简述抓握动作发育规律。
3.简述手眼协调能力发育特征。
4.运动发育的异常性表现为哪些?5.发育评定的定义及作用是什么?6.胎教形式7.简述视觉发育过程8.简述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