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法1-01-第一章-总论-第一单元 法律基础

经济法1-01-第一章-总论-第一单元 法律基础

第一章总论(上)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一、法的本质与特征(2014年多选题)1.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2)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3)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2016年调整)(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注意】制定、认可,是国家创制法的两种方式。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法具有能为一般人提供一个行为模式、标准的属性(概括性)。

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利益导向性,简称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法的可预测性:法具有明确的内容,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者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

法的普遍适用性:凡是在国家权力管辖和法律调整的范围、期限内,对所有社会成员及其活动都普遍适用。

【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

(2014年)A.强制性B.规范性C.利导性D.国家意志性【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2014年多选题)法律关系: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律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例如:夫妻关系、合同关系就是一种法律关系,同学关系不是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义务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1(1)公民(自然人和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①自然人:中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②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个体户、农户、合伙人等(2)机构和组织(法人)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③各政党和社会团体。

(3)国家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在国内,国家是国家财产所有权唯一和统一的主体;在国际法上,国家是国际法关系的主体。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2016年新增)(1)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包括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两个方面。

(2)法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是一致的,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终止时消灭。

(3)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不同于其权利能力,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3.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2016年新增)【注意】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判定主要看两个因素:(1)年龄;(2)精神状态。

与肢体是否残缺、智力高低等无关。

4.自然人的刑事责任能力(2016年新增)(1)刑法将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14周岁≤X<16周岁)的公民视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2)刑法将不满14周岁(<14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

【注意】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依次为10周岁和18周岁;刑事责任能力的分界线依次为14周岁和16周岁。

(二)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权利与义务)(1)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权利即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信仰宗教的自由)(3)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2(三)法律关系的客体(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1)物①自然物:土地、森林②人造物:机器、建筑③货币和有价证券【注意】物也可以是没有固定形态的,如天然气、电力等。

(2)非物质财富①知识产品:著作、发明、发现、设计②道德产品: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注意】荣誉称号、嘉奖表彰是公民、法人“荣誉权”的客体。

(3)行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包括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①生产经营行为;②经济管理行为;③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保管合同中的保管行为);④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建设工程合同中承包人完成的建设项目)。

(4)人身(部分或整体,多指器官)【注意】活人的整个身体不是法律关系的客体。

【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2012年)A.自然人B.商品C.法人D.行为【答案】AC【解析】选项B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多选题】甲到A公司以170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电脑,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2015年)A.甲B.A公司C.甲请求A公司交付电脑D.A公司请求甲支付17000元【答案】AB【解析】(1)选项AB: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2)选项CD:属于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法律事实(2011,2013,2014年单选、多选题)1、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例如,甲、乙公司签订合同(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是双方合同关系发生的直接原因。

2、法律事实包括(1)法律行为3(2)法律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1.法律事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注意】自然灾害可引起保险赔偿关系的发生,人的死亡可引起抚养关系、婚姻关系、劳动合同关系的消灭。

【注意】法律事件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2.法律行为(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法律行为)(1)无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二者均可引起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判断题)(2)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法律行为分为:1)表示行为(如订立合同)2)非表示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3)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遗嘱,行政命令);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

【单选题】(2014年)下列各项中,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是()。

A.法律关系的内容B.法律关系的主体C.法律事实D.法律关系的客体【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的概念。

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

【单选题】下列法律事实中,属于法律事件的是()。

(2015年)A.买卖房屋B.订立遗嘱C.台风登陆D.租赁设备【答案】C【解析】(1)选项ABD:属于法律行为;(2)选项C:属于法律事件。

【单选题】对下列规范性文件所作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2015年)A.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馆业管理办法》属于地方性法规B.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属于行政法规C.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西藏自治区立法条例》属于自治法规4D.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属于部门规章【答案】A【解析】选项A:属于“地方政府规章”。

【多选题】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规章的有()。

(2014年)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B.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旅游业管理办法》C.财政部发布的《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D.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答案】BC【解析】(1)选项A:属于行政法规;(2)选项B:属于地方政府规章;(3)选项C:属于部门规章;(4)选项D:属于地方性法规。

(二)法的冲突解决机制(2016年新增)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即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注意】在法的形式中,效力等级高的称为上位法,效力等级低的称为下位法;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2.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机关制定的法的形式,但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举例】《仲裁法》—一般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特别法3.新法优于旧法--同一机关制定的的法的形式,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

4.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而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3)同一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5.同一位阶的法规定不一致(1)别人家的小孩和自己家的小孩①(别人家的孩子对)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5②(自家的孩子对)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2)自家孩子闹矛盾(不同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五、法的分类(2007年单选、2008年单选、2011年单选)【注意1】《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程序法、一般法、国内法。

【注意2】考生应重点掌握法的不同分类标准及其分类结果。

【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实体法和程序法【答案】C【解析】一般法和特别法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六、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2008年判断题)1.一个国家的现行法律规范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2.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判断)【解释】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包括7个主要的法律部门,其中包括经济法法律部门。

在经济法法律部门中,其中包括《税收征收管理法》。

例如:《税收征收管理法》属于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范畴。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