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二)解析

第一章 半导体物理基础 (二)解析

空间电荷区的自建电场强度是非均匀电场, 电场强度是x的函数
21
2.2 加偏压的PN结
2.2.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2.2.2 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与输运
22
2.2.1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非平衡PN结
处于一定偏置状态下的 PN结称为非平衡PN结
当PN结两端加正向偏 压VF,即P区接电源的 正极,N区接电源的负 极,称为正向PN结。
PN结
P
N
3
PN 结类型
按材料分为同质结,和异质结 按导电类型分为同型结和异型结
按杂质的分布分为突变结和线性缓变结
4
2 、 PN结的形成过程
工艺方法 合金法 扩散法 生长法 离子注入法 光刻工艺(硅平面工艺)
5
合金法制造PN结过程
熔融
Al N-Si
P-Si
突变结
P区与N区的交界面处的杂质浓度分布是突变的, 此法称为合金结,又称突变结。
在一块N型硅片上放置一铝箔,铝箔上加一石墨压块,
并置于600℃以上的烧结炉中恒温处理5分钟,然后缓慢降温
经这样的处理后的硅片的上表面就形成可很薄的一层P型再结
晶层,PN结形成了。
6
突变结
P区与N区的杂质浓度都是分布均匀的 N型区施主杂质浓度为ND P型区受主杂质浓度为NA 在交界面处x = 0,杂质浓度由P型突变为N型
17
N
XN
XP
P
空间电荷区XM
一个平衡PN结中,空间电荷区以外的区域都是电中性的。 P区一侧的中性区称为P型中性区; N区一侧的中性区称为N型中性区。
18
扩散电势差 0
0
kT q
ln
NAND ni2
NA:P区受主掺杂浓度 ND:N区施主掺杂浓度 ni :本征载流子浓度
kT 0.026 V T 300K
P区
N区
杂 质
NA


ND
xj
x
7
突变结
单边突变结:当一侧的浓度远大于另一侧时
N+ P结: ND >> NA N0 ≈ NA P+ N结: NA >> ND N0 ≈ ND
ND NA
ND
0
x
NA
8
扩散法制造PN结过程
N
P
N-Si P-Si
杂 质
ND -NA


PN结两边的杂质浓度是非均匀的
A、线性缓变结近似
B、突变结近似
xj
x
10
2.1 热平衡PN 结
2.1.1 PN结空间电荷区 2.1.2 电场分布于电势分布
11
2.1.1 PN结空间电荷区
平衡PN结:指半导体在零偏压条件下的PN结。
PN 结内温度均匀、稳定,不存在外加 电压、光照、磁场、辐射等外作用平衡 状态。
12
◎平衡PN结能带图
EECi
EFP
EF
EEVi
EV
16
2.1.2电场分布与电势分布
PN结分为三部分:
1、中性区:远离空间电荷区P型和N型区多子浓度等于电离杂质 浓度,因而保持电中性。这时这部分区域称为 “中性区”。 2、边界层:既存在失去电子的空穴的杂质电离中心,又存在一 些自由载流子,电荷分布很复杂,可以推得边界层的宽度远小于 空间电荷区的宽度,通常可以忽略 3、耗尽区:在空间电荷区,杂质电离中心浓度较大,远大于自 由载流子浓度,相当于载流子浓度被耗尽,所以该区域称为耗尽 区或者耗尽层。
形成较大的电流, 正向偏压给PN结形成了低阻的 电流通路
24
PN结的反向特性 反向PN结
P区接负,N区接正
外加电场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同
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增强 反向电压使: 势垒区宽度变宽 势垒高度变高 qV0D↑q(V0 D+VR)
载流子运动形成的,由N区指向P区。
PN结的内建电势(接触电势) 0
由内建电场所导致的N区和P区的电位差。
15
平衡PN结能带图
2.1.1 平衡PN结能带图
0 : 接触电势差 (内建电势)
空间电荷区又称 势垒区 耗尽层
能带
电位 电子的电势能
空间电荷区
P
N
xp 内建电场 xn
0
q 0
qEEVCFDN
常按照一定的函数规律而变化。
ND NA aj x xj
xj
x
缓变结
在一块N型硅片上用化学方法涂敷一层含有Al2O3的乙醇 溶液,在红外线灯下干燥后,置于1250℃的扩散炉中进行高
温处理若干小时,然后缓慢降温。 9
实际PN结近似
N
P
缓变PN结附近杂质浓 杂

度有两种近似处理方 浓


ND -NA
空间电荷区
P
N
xp 内建电场 xn
0
q 0
质提供。这时空间电荷
EC
区又可称为“耗尽区”。 EFP
能带
qEVFDN
EECi EF
和N型侧的耗尽层宽度分别为xp和xn, 整个空间电荷层宽度表示为W=x n +x p
耗尽层宽度与扩散电势差有关,具体的计 算分情况讨论(了解)
对于P+N突变结
平衡PN结有统一的费密能级EF
13
空间电荷区的形成
空间电荷:带正电的电离施主和带负电荷的电离 受主都是固定在晶格点上不可移动, 称之为空间电荷。
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所在的区域。
空间电荷不能移动,也不能传导电流。 14
一、空间电荷区的形成
内建电场E内: 空间电荷所产生的电场, 此电场不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而是由PN结内部
-+
P
-+
N
-+
+-
正向PN结
-- ++
P -- ++ N
-- ++
反之,当PN结两端加反 向偏压VR则称反向PN结。
-+ 反向PN结
23
正向电压VF
外加电场与内建电场方向相反
空间电荷区中的电场减弱 势垒区宽度变窄 势垒高度变低
qVD0↓ q(VD-0 VF)
破坏扩散与漂移运动间的平衡 扩散运动 强于 漂移运动
1.2.5半导体的结
1
半导体的结-PN 结
PN 结是构成各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单元。
PN结中的载流子既有漂移运动,又有扩散运动; 既有产生,又有复合,这些性质集中反映在半导体 的导电特性中。
P区 NA
N区 ND
2
1、PN 结的形成
在同一块N型(或P型)半导体单晶上,用特定 的工艺方法把P型(或N型)杂质掺入其中,使这块 单晶相连的二个不同区域分别具有N型区和P型区的 导电类型,在二者交界面以及交界面两侧的过渡区 即称为PN结。
q
PN结的势垒高度与两边的掺杂浓度有关。
掺杂浓度越高,势垒高度越大。
从能带图可以看出:
N区掺杂浓度越高,N型区费米能级(EF)n越靠近导带底 P区掺杂浓度越高,P型区费米能级(EF)p越靠近价带顶 PN结势垒高度qVD也越大。
19
2、耗尽区
电位 电子的电势能
耗尽近似:假设空 间电荷区内的载流子完 全扩散掉,即完全耗尽, 空间电荷完全由电离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