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论文(参考)

课程论文(参考)

毕业论文(2012届)题目:浅析平阳县红色旅游发展分院人文旅游分院专业班级09旅游管理(1)班学生姓名王芳芳学号0932010123导师姓名肖绪信成绩良好2012 年4 月25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平阳县概况 (2)二、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3)(一)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3)(二)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 (5)1.旅游资源数量比较多 (5)2.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6)3.旅游资源主题突出 (6)4.旅游资源空间比较集中 (6)三、平阳县红色旅游开发现状 (7)(一)主要景区已基本建成 (7)(二)省内已具有一定知名度 (7)(三)保护与开发并进 (8)(四)经济与社会效益兼具 (9)四、平阳县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9)(一)景点单调 (9)(二)整体景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10)(三)“红”、“蓝”、“绿”等旅游资源整合不够 (10)五、平阳县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0)(一)抓工程建设 (10)(二)抓红色旅游资源保护 (10)(三)抓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 (11)(四)抓红色旅游宣传促销 (11)六、总结 (12)参考文献 (13)浅析平阳县红色旅游发展人文旅游分院09旅游管理(1)班王芳芳指导老师:肖绪信摘要:浙南抗日根据地旧址,坐落于南雁荡山明王峰景区内,与南麂列岛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相互交融,刘英、粟裕等率领的工农红军挺进师在这里坚持奋斗的游击战争,并创办抗日救亡学校,这里曾经也是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中共浙江省委驻地,这里也是中共浙江省一大召开的地方。

因而这里革命遗迹众多,有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粟裕将军骨灰敬撒处、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大屯会议旧址等。

关键词:红色旅游;平阳县;对策;发展一、平阳县概况平阳县与瑞安市、文成县、苍南县接壤平阳县县城距温州市市区50公里。

全县陆地面积约为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为37000平方千米;县辖10个建制镇、1个民族乡;截至2011年底,县内常住人口约为76.57万人。

平阳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鳌江---平阳县的主要水源由西向东横贯全县,并且平阳县与福建省相通,可通过104国道、甬台温高速、温福铁路自北而南通向福建省。

平阳县是全国首批沿海经济开放县,县内设有海关、商检、口岸等涉外机构。

平阳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素称文雅之邦。

平阳县还是革命老根据地,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县凤卧召开,刘英、粟裕等率领的部队曾在此活动过,平阳县山门镇被誉为“浙江延安”。

平阳县的地质,属于浙闽太平洋沿海基底隆起带。

平阳县以火山形成的地貌为主,其次是为沉积地貌,故类型复杂。

因此平阳县丘陵、谷地、平原、河海一应俱全。

平阳县的气候是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因为它地处浙江东南沿海。

总的气候特征是:夏冬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无严寒酷暑,春秋宜人;全年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暖湿润。

其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洪涝、干旱、大风、龙卷风、冰雹等。

全年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即3-9月份),秋冬少雨期(即10-12月份),因受极地干冷空气团的控制,雨量比较少,且地域分布比较均匀。

由于平阳县的这种气候类型使得平阳县的物产丰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平阳县粮食产量在温州市各县当中是居首位的,有“平阳百万仓”之誉。

矾山有“世界矾都”之称,食盐是有南监场专门管理,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

1981年与苍南县分县后,明矾、食盐及部分亚热带植物已归苍南县所有,水产主要来源于南麂渔场,但因多年来滥捕及海水污染,水产品已岌岌可危,有些已经面临灭绝。

二、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一)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进行划分与评价,其中五级资源有2处,占资源总量的5.4%;四级资源有6处,占资源总量的16.2%;三级资源有20处,占资源总量的54.1%;二级资源有9处,占资源总量的24.3%。

我们可以知道,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等级较高,大部分属于“优良级”,开发利用价值较大。

此外,红色旅游资源所依托的山村田园、山林溪谷的环境以及森林公园生态区的景观与环境基本处于3级以上类型,具备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基本资源条件。

具体见表2.1。

表2.1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评价表编号名称时间地点特征级别1 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始发地1938.3.18 山门镇山门街老街历史建筑风貌区52 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纪念碑1998 山门镇凤岭笔架山纪念性建筑 53 红军挺进师与浙南红军游击队会师1936.9 平阳县龙尾乡包垟村山村 44 曾山、刘英办公室1938.3 大屯村郑永盛家 45 刘英、粟裕办公室旧址1937.9—1938.1 凤林村六份内大尾郑志两家山村老屋 46 浙闽边临时省委机关旧址1937.9.16--1938 凤林村、大屯村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 浙闽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1938.1.15 山门镇山门小学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1939.7.21-1939.7.30 凤卧镇冠尖、马头岗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 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欢送大会会址1938.3.18 凤卧镇吴潭桥水尾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0 粟裕在山门镇的办公室1938.1 山门街龙井禅寺寺庙建筑 3 编号名称时间地点特征级别11 浙闽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1938.1—1938.3 山门镇龙井禅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2 浙闽边临时省军区政治部旧址1938.1—1938.3 山门镇叶氏宗祠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3 浙闽边临时省军区教导队旧址1938.1—1938.3山门镇大屯村、郑氏宗祠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 新四军驻浙闽边后方留守处遗址1938.3 平阳二中 315 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1938.5 凤卧镇玉清岩村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6 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1956 平阳县城坡南汇头317 平阳县革命烈士纪念馆1961 平阳县坡南凤山南麓318 红十三军和农民赤卫队192烈士磨崖题刻1958 平阳县城西门校场山坡319 平阳县地下党活动点1930 凤卧镇凤林小学 320 平阳城指挥部遗址1928 平阳县郑楼镇下薛村321 中共浙南委员会诞生地1932.2.5 麻布镇渔塘岭门头村322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地梅溪磨石坑遗址1936 梅溪乡联丰行政村323 中共平阳县委会会址1936-1937 鳌江镇枫林村 324 晓坑岭大捷战场1948.11.28 平阳县晓坑乡西 3部325 穹岭头伏击战战场1948.7.21 平阳县怀溪乡与文成县交界处编号名称时间地点特征级别 26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地王坛旧址1949.4 平阳县龙尾乡王3坛村327 国共和谈旧址1938 山门西山村临时宗祠28 郑海啸同志故居不详凤林村 3纪念性建筑 229 红军挺进师北上抗日出征门1998 山门镇凤岭笔架山30 叶廷鹏烈士纪念室1997 郑楼镇林步桥村 2231 山门革命烈士墓1957 山门镇凤岭山南麓32 西山革命烈士纪念室2001 山门镇林氏宗祠 2233 雾垟下农民协会旧址1927 昆阳镇城南阳岙村234 鳌峰小学遗址1930 平阳县麻步镇中学235 地下交通站万春堂药店旧址不详山门镇山门老街街头36 赤砂村新兵训练旧址1938 赤砂村 237 机枪班旧址1938 机场有机茶园 2 (二)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1.旅游资源数量比较多平阳县是浙南革命老区和抗日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程中也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我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它相应的作用,其间也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革命史迹。

在平阳县具有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共有37处,其中有10处是红色旅游景群。

2.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可分为,战争或重大事件的发生地,如红军北上抗日誓师地、晓坑岭大捷战场等;重要会议的会址,如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大屯会议会址等;各种重要机构的办公地旧址,如浙闽边临时省委驻地旧址、浙闽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等;杰出人物的故居或纪念堂,如郑海啸故居、叶延鹏纪念室等;革命烈士陵园,如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等;以及各类纪念馆,如革命烈士纪念馆、北上抗日纪念园、省一大陈列馆等类别。

3.旅游资源主题突出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的范围有限,但是在我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对革命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因此浙南革命根据地基本上涵盖了《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所确立的八个主题。

在八个红色旅游主题中,几乎都有历史记载,其中“北上抗日”主体具有全国意义,也因此确立了平阳县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潜力。

在一定意义上,浙南革命根据地是我党、我军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的历史缩影。

4.旅游资源空间比较集中平阳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集中,红色旅游共有37处,其中有21处集中在山门、凤卧两个乡镇,占总资源数的56.8%;有8处集中在山门、凤卧两个乡镇的周边乡镇,占总资源数的21.6%;有4处集中在平阳的县城,占总资源数的10.8%;有4处分别分布在郑楼、鳌江、梅溪等三个乡镇,占总资源数的10.8%。

由此可知平阳县红色旅游资源有78.4%都是集中在山门、凤卧两个乡镇及其周边乡镇,这样我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有利于综合开发,并易于形成规模,因此我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将形成强大的合力来推动我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三、平阳县红色旅游开发现状平阳是革命老根据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素有“浙江延安”之称。

现存革命遗迹众多,整体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

自2005年2月温州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被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将以发展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点工程加以推进,抢抓机遇,精心打造,大力推介,使红色旅游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一)主要景区已基本建成根据县委、县府提出建设一个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国家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要求,我县红色旅游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挺进师和省一大两个主题系列,围绕山门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凤卧中共省一大纪念园、大屯红军村三个核心区域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投资320万元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至大屯红军村旅游公路(5.38公里)已完成工程建设。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园及省一大纪念园内游步道(长约3公里)已基本完成,山门大屯红军村各景点间的游步道(长约3.5公里)和凤卧马头岗省一大会址至红军洞游步道(长约1.5公里)也已竣工。

红色旅游景区的环境整治正在开展之中,已迁坟800多穴,拆迁核心景区的民居650平方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