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工程大学_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_题目五

安徽工程大学_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课程设_题目五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网络工程与组网技术题目五课程设计任务:1、熟悉系统实现工具和上机环境2、本课程设计的可行性分析、开发计划,通过调研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简要叙述技术可行性、省略经济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等。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完成项目需求分析。

3、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拓扑设计,物理设计(设备选型),IP设计。

4、针对不同设备选择不同命令集,完成对设备的配置5、设备安装及调式6、书写系统上述文档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目的:网络工程综合实验是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该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网络设备,解决在设计、安装、调试网络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学生通过综合实验学习掌握网络设计中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熟悉并掌握运用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的配置技术。

另外通过实验,可以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技术,特别是网络规划、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基本功能与选型以及网络应用服务器的基本设备,同时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确立校园网建设的目标,不仅要考虑技术方面,而且还要考虑环境、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必须与学校各方面改革、建设长远发展相结合,科学论证和决策。

根据这一要求:建设一个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校园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设计说明 (3)1.1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 (3)1.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 (4)第二章需求分析 (5)2.1校园网的组建的解析 (5)2.2校园网的需求分析 (5)第三章硬件设计 (6)3.1 所需硬件设备 (6)3.2 设备选购 (7)3.3 设备参数 (7)3.4 布线设计 (10)第四章详细设计 (11)4.1在L2-Switch上划分VLAN20,30,L3-Switch上划分VLAN10 (11)4.2 配置RSTP协议 (13)4.3在RouterA上配置NAT (15)4.4在路由器A上应用ACL (17)第五章服务器的安装配置 (19)5.1 www服务器和ftp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19)5.1.1IIS的安装 (19)5.1.2 WWW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19)5.1.3 FTP服务器的配置及使用 (20)5.2 DNS服务器的安装级配置 (21)5.3邮件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22)5.4打印服务器的安装及配置 (23)小结 (24)前言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知识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网络的发展正是顺应了这个潮流和满足的大家的需求。

对于学校来说,这里是知识的传授之地,因此对知识的更新速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于是众多高校都开始组建自己的网络平台。

而一个校园网络的组建并不是仅用几个网络设备就能完成,它是个庞大的工程,有着复杂的过程。

它要求将学校中有需求的终端通过网络设备连接,不仅要实现网络内部的交流还得与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流,并且它还要涉及到网络的安全与管理。

第一章设计说明1.1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下图为XX企业网络拓扑模拟图,接入层设备采用二层交换机,汇聚层设备采用三层交换机。

在接入交换机上划分了办公子网VLAN 12和学生子网VLAN 13,在汇聚交换机上划分了服务器子网VLAN 11。

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接入层和汇聚层通过两条链路相连,汇聚层交换机通过VLAN1中的接口F0/24 与Router A 相连,Router A 通过广域网口和Router B 相连,Router B 则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ISP,通过ISP 连接到Internet。

通过路由协议,实现全网的互通。

用访问控制列表使VLAN12中的用户在时间(9:00~17:00)不允许访问FTP 服务器和WWW服务器。

在L2-Switch上划分VLAN 12 、13,L3-Switch上划分VLAN 11。

配置RSTP协议实现L2-Switch和L3-Switch之间的冗余链路,选取L3-Switch为根。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运用OSPF配置全网路由。

在路由器A上应用ACL,要求:学生不可以访问服务器的FTP服务,可以访问其他网络的任何资源,对办公网的任何访问不做限制。

1.2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针对本课程设计,需完成以下课程设计任务:1、熟悉系统实现工具和上机环境2、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开发计划,通过调研完成系统的需求分析简要叙述技术可行性、省略经济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等。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

完成项目需求分析3、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拓扑设计,物理设计(设备选型),IP设计4、针对不同设备选择不同命令集,完成对设备的配置5、设备安装及调试6、书写系统上述文档和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第二章需求分析2.1校园网的组建的解析为了满足对知识更新与现代化教学的需求,高校都开始改建自己的校园。

其中就涉及了楼宇之间的布线,在新建的建筑中都融合了现代化的设计,这给校园组网带来了方便。

但是有些老式的建筑却没有布设网络线路,但是为了满足组网需求就得布设网线,这样不但给楼宇带来了安全隐患,还不美观。

因此,我们就得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形式,毕竟,每种网络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考虑到这个因素在组网时就得考虑组建满足需求的网络。

2.2校园网的需求分析校园网是整个网络的其中一部分,其中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渴求更加的强烈,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网络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时随地接入的需求。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和支持,高校在校生人数普遍呈现上升趋势。

而且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低成本等。

而且,对技术和知识的掌握的需求也在增大。

2、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4、现代化教学需求的需要。

随着教学方式的现代化,从而引起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而网络的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网络又为学校的管理者和老师提供了获取资源、协同工作的有效途径。

毫无疑问,校园网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

第三章硬件设计3.1 所需硬件设备网络硬件设备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传输介质等。

各种硬件设备之间是有着相互关联而不是相互独立的,每一部分在网络中都有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设备通过一定的形式连起来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

1、网卡(网络适配卡或网络接口卡)网卡——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是不可缺少的网络设备之一。

每一块网卡上面都有一个世界惟一的ID号,也就是MAC地址,计算机在连入网络之后,就是依靠这个ID号才能实现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

网卡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网卡,根据带宽来分的话,有10Mbit/s网卡、10/100Mit/s自适应网卡和1000Mbit/s网卡;如按总线来分的话,有ISA总线、PCI总线、PCMCIA总线网卡等。

从目前企业局域网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站网卡选择10M/100Mbit/s自适应网卡最适合。

2、网络服务器网络服务器是一台运行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网络通信以及其他网络管理,并使连网的各工作站能共享软硬件资源。

在选型服务器时,主要考虑的是容量大、处理速度高和稳定性好,一般来说都选用大型服务器作为代理服务器。

可采用HP ProLiant BL40p系列的服务器。

3、工作站工作站是指PC机,也称客户机。

通过网卡和传输介质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共享网络系统的资源。

4、传输介质传输介质包括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种,一般情况下都是用有线介质的,因为它稳定性高、连接可靠。

无线介质只是在特殊环境下才使用。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5、路由器路由器就是负责地址查找,信息包翻译和交换,实现计算机网络设备与电信设备电气连接和信息传递。

6、集线器主要指共享式集线器,相当于一个多口的中继器,一条共享的总线,能实现简单的加密和地址保护。

7、交换机交换机与集线器的作用是相同的,它的出现是为了提高原有网络的性能同时又保护原有投资,降低网络响应速度,提高网络负载能力。

3.2 设备选购3.3 设备参数路由器H3C SR6604参数二层交换机H3C S3100-16TP-EI参数3.4 布线设计3.4.1 布线标准网络布线的通用标准采用美国的ANSIA/EIA568—A标准。

EIA568——A标准是“面向办公环境”的布线系统,其主要技术要求有发下几个方面:结构化布线子系统、电信布线的最小要求、安装方法和实践经验、连接器和引线分配、电信布线系统的有效寿命(10)年以上、水平布线和主干布线的介质型与性能指标、连接硬件性能指标、推荐的拓扑结构和距离以及布线要素的定义;包括水平电缆、交叉连接、电信插座等。

EIA 568—A标准规定,综合布线系统分为下6个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主干(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3.4.2 布线注意事项计算机房必须具有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可扩容性和网络资源丰富等特点。

要建成一个好机房布线系统是很重要的。

具体的布线内容有:电源布线、弱电布线和接地布线,其中电源布线和弱电布线均放在金属布线槽内,具体的金属布线槽尺寸可根据线量的多少并考虑一定的发展余地(一般为100×50或50×50)。

电源线槽和弱电线槽之间的距离应保持至少5厘米以上,互相之间不能穿越,以防止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

下面将一一加以阐述:1、电源布线:在新机房装修进行电源布线时,应根据整个机房的布局和UPS的容量来安排,在规划中的每个机柜和设备附近,安排相应的电源插座,插座的容量应根据接入设备的功率来定,并留有一定的冗余,一般为10A或15A。

电源的线径应根据电源插座的容量并留有一定的容量来选购。

2、弱电布线:弱电布线中主要包括同轴细缆、五类网线和电话线等,布线时应注意在每个机柜、设备后面都有相应的线缆,并应考虑以后的发展需要,各种线缆应分门别类用尼龙编织带捆扎好。

3、接地布线:由于新机房内都是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故对接地有着严格的要求,接地也是消除公共阻抗,防止电容耦合干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

在机房地板下应布置信号接地用的铜排,以供机房内各种接地需要,铜排再以专线方式接入该处的弱电信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