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激励性评价语言的魅力
激励性评价语言的魅力曾经我是那么吝啬,不肯对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积极精彩的回答,大胆创新的质疑等,多说几句褒奖的话,总是把对学生的满意,欣赏深埋在心里,不会轻易去表达。
可是,有一天张丽同学的一句质问警醒了我。
当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判作业时,张丽拿着读书笔记本来问我:
老师,咱们读书笔记的读书心得部分要求写多少字啊?当时,我觉得很纳闷,读书笔记写过很多次了,而且她又是优生,怎么会忘记我的要求呢?我一头雾水的回答她:
我不是曾要求不得少于 300 字吗?此时的她很委屈又很失望地说:
老师我写了 600 多字呢,写得挺认真的,可是,您怎么连一个优都没给我呀!我拿过本子一看,果真,写得是少有的认真,但只有我潦草的评判日期。
我立刻向她诚恳的道歉,并给她写一个大大的一百分。
可我并没有看到她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顿时我感到深深地歉疚和自责,以前的读书笔记对写得好的,我多都写一个优字或很棒二字,我怎么能由于一时的疏忽将一个学生出色的表现忽略不计呢?也许对于老师来讲,那一个优字只是
1 / 6
举手之劳,但那是对他们莫大的肯定和鼓舞,是能更好地完成下次作业的莫大动力,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神圣的,他们多么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褒奖啊!哪怕是老师言不由衷的一句敷衍,都是给予他们的无比欣慰。
事后,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深入的研究了激励性语言的价值。
从此我不再吝啬,不再吝啬自己激励性的语言和文字,就这样激励性的评价在我的教学中彰显了它的魅力,有了课堂的愉悦与和谐,有了作业质量和成绩的不断提升,有了师生关系的友好与融洽。
那么该怎样尽心激励性评价呢?一、激励性评价需要真诚1、要平等对待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
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对学习充满了兴趣。
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如:
我在教《海燕》这篇课文前,先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
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道:
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洪亮。
---------------------------------------------------------------最新资料推荐------------------------------------------------------ 老师读的时候要有感情。
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
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还不够洪亮。
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
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
老师读出了海燕的勇敢无畏。
如果老师把最后一句读得再高昂些会更好。
我在倾听学生评议时,故意设难:
这里为什么要读响亮呀?因为这是海燕的呐喊,就要喊出来,喊出海燕的气势和豪迈,以及对暴风雨的无所畏惧。
那文章写海鸭和企鹅的地方为什么要读缓慢一点呀?因为这时海鸭和企鹅是胆怯的,何海燕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书也读得认真多了,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
2、评价要有差异性孔夫子要求因材施教,激励也一样,应因人而异。
如要求独立思考的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语气,对于差生要夸张地说:
嗯!很好。
对!对!对!再接着说!同时教师的面部表情应带有惊喜的
3 / 6
样子。
而对中等生,则认真地说:
好、正确;对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用不同的语气,较容易的问题,对中等生说:
正确。
稍有难度?的问题,对中等生说:
挺好,思路正确,把它补充完整,你能行的;对优等生则说:思路特别、想法独特、方法简捷比老师讲得好等等。
这样根据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适时选取不同的激励性语言,让差生都感觉到我能行。
还不会让优等生和中等生产生我最棒的优越感。
3、要宽以待生教师对学生不要苛求完美,能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给予他们反省自新的机会是必要的。
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老师会说:
没关系,再想想如果学生想不出时,老师配合学生的步调去帮助他找到正确答案。
这样会给学生莫大的鼓励和信心,反之,如果挖苦和批评,只能让学生颜面扫地,失去学习的乐趣。
二、激励性评价需要多样化 1、 . 口头语言激励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激励方法。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的鼓励、完成过程中的引导和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可以使用口头语言激励法。
---------------------------------------------------------------最新资料推荐------------------------------------------------------ 不是聪明使人受到表扬,而是表扬使人变得聪明。
在我的课堂上,我一般都会用口头表扬对学生进行激励。
只要发现学生出现异常情况,我便忽略孩子正在进行的错误现象,用稍带夸张的语言激励去调控,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课堂的高效率。
2、 . 书面语言激励这是口头激励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无论是学生作业还是周记,一个优,一个笑脸,一个☆,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几行发自心底的赞扬与鼓励的文字,都能表达我们对学生的肯定。
书面沟通有时候比口头教育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师生之间存在了误会或者学生比较固执的时候,心灵中流淌的文字更能架起信任的桥梁。
有人说:
教师的语言如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如种子能深埋学生的心里。
教师用书面语言去激励孩子,只要发自内心,充满关心、信任和宽容,就能打动学生,产生无与伦比的内驱力。
三、激励性评价需要艺术性在公开鼓励学生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他听者的理解,不能为鼓励一个人而伤了其他人的自尊心。
5 / 6
如在表扬一个回答较出色的差生时说:
你比某某强多了。
这样的评价在鼓励了一个学生的同时也伤害了另一个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的评价就不具有艺术性,所以在运用鼓励性语言时要认真揣摩,做到既要鼓励该学生,又能对其他学生有一定的鼓励性。
只有做到这一点鼓励性的语言才能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第斯多惠说: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学生需要激励,而激励要讲究艺术。
正确的激励是一种唤醒和鼓舞,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并成为鞭策他们终生的力量。
通过这几年对激励性语言运用的探究与实践,我惊喜地发现,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悄悄地改变了我的教育思维习惯,让我有了更多的进步,让我真正地去努力做到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让我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