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风自查及整改措施社区作风自查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问题一: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能力有待于提高,尤其是电脑操作水平整体较低,有的社工一百来字的文章输入电脑需要个把小时;文字组织能力较弱,写出来的东西让人无法通读;业务技能单一,有的只勉强知道自己份内的那点事,对其他人分管的工作一窍不通;大部分社工学习不够,认识跟不上社会形势发展。
原因:一是社区负责人平时没有组织过相关专题的培训,只提醒大家平时注意自学,对上级的培训也有依赖心理。
二是大部分社工们自学意识不强,认为自己年龄大了,学不进去了,有的也懒得学习,所以自己平时不能进行针对性学习,能力提高不快。
三是上级和社区相关的考核机制落实不够严格,对社工的学习没有严格的要求,也就没有了促进。
四可能和我们个别领导的指导思想有关,有的领导把社工的能力就定位在他们认为的那个水平上,对社工的能力要求不高。
问题二:社区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联系居民,了解居民,为居民解决困难的主动性不够,只满足于做好上级布置的工作;个别社工对居民缺乏热情,缺乏感情,有时对居民态度不够好。
原因:一是个别社工的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为居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还把自己当成居委会干部。
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居民工作的难度也增大,大家在做居民工作时有一定的畏难心理,也存在着一定的惰性,不能够主动地到自己联系的片区了解情况。
三是社区平时在这方面对社工的要求不严,网格化虽然早就在做,但是一直没有要求,也没有相关的考核。
四是大家平时忙于上级布置的任务,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联系居民。
问题三:个别社工精神状态不佳,在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问题上报,不能够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原因:一是社工本身进取意识不强,得过且过,认为自己反正就这样了,就等着退休了,过一天是一天吧。
二是个别社工平时不能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本身能力不足,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欠缺,遇到问题时不能针对性地去解决。
问题四:个别社工集体意识不强,对自己分工以外的工作、对上级下达的临时性任务不闻不问;工作态度不端正,对分配的任务要么推三阻四,要么不能按时完成;存在工作工作精力不集中现象,如上班时间上网、看报纸,个别社工甚至每天上班一进办公室就找当天的报纸。
原因:一是社工工作相对稳定,对社工的考勤、考核也流于形式,大家没有失业的压力。
二是社区负责人对社工的管理有心无力。
三是个别社工不够自觉,对自己定位不准,把自己当成皇亲国戚,认为社区、街道管不了他。
问题五:社区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社工中80后有1人,70后没有,60后有5人,50后2人,尤其是50岁左右的有4人。
能力结构不合理,缺少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方面的社工。
原因:经过去年的社工调整,人员变动较大,导致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出现不均衡问题。
二、下一步整改措施一是充分发挥社区负责人的带头作用。
在强化思想作风、提高工作能力、树立服务意识等方面,社区负责人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来影响社工。
二是加强社区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
配合社工管理单位,通过教育引导,培养社区干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不断提高社区干部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坚决遏制作风飘浮、办事拖拉、纪律松弛等现象,及时整顿思想、整顿作风、整顿纪律,进一步强化工作意识、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稳健扎实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顾全大局、讲求团结协作的风气,努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进一步明确责任。
建议社工管理单位明确社区副主任负责社区的作风建设,制定完善考评方案,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的考评。
对于社工分管的工作,如果多次完成情况欠佳的,建议采取进一步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社工的能力培训。
社区将结合平时工作实际,针对社工能力水平方面存在的问题,配合社工管理单位加强对社工的在职培训。
五是树立典型,加强引导。
社区党委将把“三争一创”活动与社工党员的定岗定责、党员承诺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能力。
在社工中树立典型,引导大家向先进学习、激励社区干部“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的工作热情,引导社区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在社区上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以开展“三争一创”活动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社区作风自查及整改措施附送:社区先进个人汇报材料社区先进个人汇报材料我叫###,纯碱二厂蒸发工段一名普通员工。
很荣幸被同事和厂部领导推选为201X年度先进个人,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做出如下总结汇报,诚请领导批评、指正!一年来,在厂部的正确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通过不断努力,使自己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进步,受到了厂部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思想,爱岗敬业。
在公司参加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我对公司的感情却是极其深厚。
我始终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勤勤恳恳的在岗位上努力的做好每一项工作。
时刻告诫自己:企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以此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始终与公司、与厂部保持高度一致。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立足本岗,兢兢业业的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树立正确思想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但把思想统一到实际工作上才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
在实际的生产当中,我一方面利用积极向老师傅请教、查阅专业书籍、设备检修等方法,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抓住实际生产操作要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温度指标微小的波动,一个阀门开度的微调,我都一一认真的对待。
再者,为了进一步持续提高自己实际操作能力,我还坚持认真写生产总结,每个班下来,我都会认认真真记录当班的接班情况、当班的工艺调整过程、指标变化反映效应,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对比、总结,作为下次生产操作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我的综合业务技能得到了明显大幅提高,不但保证了本班组的高效平稳运行,也为自己能参与蒸发各项工艺指标的制定和调整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年的工作,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对待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认真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才可以做好,记得有句广告词这样说:苦苦的追寻,甜甜的享受。
我想,这是我对工作的态度,也是我对人生的认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工作的不足和缺陷,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切切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争取能为公司的长远蓬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厂##工段:###201X.1.5第四篇:先进个人汇报材料节物而爱人用优秀德文化推进“五型班组”建设车身厂冲压车间a线一班班长**,201X年,进入东郊厂区从事冲压生产工作; 201X年9月,调入北郊厂区工作; 201X年至今,担任车身厂冲压a线班长。
在班组管理中,他自觉地实践了德文化落地的方法与途径,实现了班组管理与德文化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德文化进班组”的一个真实、生动的案例。
一、节物而爱人诠释“节物”1、生产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生产设备是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其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
如果不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生产设备或者不进行日常保养极易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生产任务不能如期完成,从而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要求班组员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生产设备,并进行定期的保养,尽可能的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频率!2、产品的质量控制产品的合格率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合格率是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改变“质量是检验员的事和加工人没有关系”的错误理念,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正确认识质量问题,提高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热情和激情。
从大型覆盖件的外观质量入手,加强对质量关键过程和关键点的控制。
经过我们长时间的努力,如str侧围,f201X中长侧围,加长纵梁及发动机罩四种零件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从原来的93%的合格率提高到现在的98%。
3、生产工作时间的合理安排提高生产效率是节约生产成本的又一重要手段,合理的安排生产工作时间在提高生产效率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班组在安排生产工作时间方面主要从工作任务各时间段的安排和生产准备两个方面有效组织。
合理分配班前、班中、班后时间,最为关键是动态调节班中时间。
缩短生产准备的时间主要从材料准备、模具安装加以控制,进而缩短生产准备所用的大部分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4、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除合理安排生产工作时间外,生产组织方式的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又一重要方法。
在冲压生产线,班组多采用连线生产方式,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发挥最大产能,并通过控制各设备走线节拍,保证生产的连贯性。
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是模具出现问题时,根据维修时间长短,随时实现生产组织切换,不等待或是零切换(装架子或是班组其它工作任务)。
根据生产计划,合理有效控制下一品种的装模时间,压缩更换模具所用的时间,对于3道工序与2道工序的零件,可采用“3+2”的连线方式,提高设备的实动时间,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班组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管理,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产成本,达到了节物的目的。
诠释“爱人”确保班组员工工作安全爱人关爱班组员工日常生活提高班组员工工作技能改善班组员工工作环境1、确保班组员工工作安全安全是班组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是保障生产最有力的砝码。
由于班组多数为青年员工,占班组总人数的90%以上,青工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常因操作不当造成磕碰划伤事故。
在控制安全生产方面,班组利用召开班前会时的3—5分钟,对班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安全提醒,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重点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方法进行讲解说明,并确认员工上岗前劳保用品的穿戴情况是否符合规范。
2、提高班组员工工作技能班组员工多数为青年员工,员工工作技能和工作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班组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等各项工作的提升。
针对这一现状,班组利用班前会和工作生产间隙组织各项培训活动,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了解班组成员的培训需求。
采用演练赶超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员工学习兴趣。
3、改善班组员工工作环境现场是班组“人、机、料、法、环”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场所,是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重要因素,是生产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
对班组主要生产工作现场和员工休息现场两个重要场地,需要加强管理。
通过建立现场工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并对班组模具存放区进行定制管理、标识管理,统一规范模具存放的层数和数量,改善员工休息区的环境,建立班组园地管理制度,实现了现场“5s”管理。
4、关爱班组员工日常生活在提高班组员工生产技能的同时,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时解决班组员工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利用倒班休息时间组织员工游泳、下棋等各种趣味活动,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加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营造了和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