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制拼装桥梁结构设计通用图第四部分连续钢混组合大箱梁桥施工图

预制拼装桥梁结构设计通用图第四部分连续钢混组合大箱梁桥施工图


4.
荷载计算取值 1) 2) 3) 4) 5) 6) 钢材重力密度 78.5kN/m ,混凝土重力密度 26kN/m ,钢筋混凝土铺装重力密度 26kN/m ,沥青 铺装重力密度 23kN/m 3。 桥面铺装计算厚度:按 100mm 沥青混凝土面层。 防撞护栏自重,路侧按 13KN/m 取用。路灯基础每个 0.25 m 。 汽车活载,分别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和《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含各自的横向折减)取 大值。 冲击系数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 4.3.2 条取用。 温度荷载:整体升降温:±30℃(+34℃~-4℃) 。 梯度温度:正温差 T1=14℃,T2=5.5℃;反温差 T1=-7℃,T2=-2.75℃。根据《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设计规范》 (GB 50917–2013)第 4.1.8 条取用。 7) 8) 9) 构件运输、安装时动力系数取 1.2 或 0.85。 倾覆稳定验算:按《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4.5 条计算,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小于 2.5。 铺装层仅计为荷载,在计算结构基频时不考虑刚度只考虑质量。 钢筋混凝土加载龄期:现浇板 28 天计; 相对湿度:60% 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按规范计算 混凝土收缩、徐变天数:3650 天 11) 基础变位 考虑每个墩独立变位 10mm(整体下沉或支座顶升) 。 12)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刚度折减 13) 有效宽度 混凝土桥面板应考虑有效分布宽度, 按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4-2015) 附录 F 计算。 钢梁根据《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4-2015)规定,在计算钢箱梁桥截面应力时,需考 虑受压板局部稳定影响与受弯构件剪力滞影响。 8. 1) 2) 3) 4)
4. 5. 6. 7. 8.
四、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耐久性好,预制装配率高,现场施工快速便利,对周围环境和交通影响小,经济适用。
1. 本图集依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沪建标定:[2017 ]898 号) 《2008 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 标准设计编制计划》进行编制。 2.适用于上海地区新建、改建的采用预制拼装施工方法的城市(公路)高架桥梁,上部结构为连续钢混组 合大箱梁,下部结构为预制拼装桥墩。
钢梁:板厚 16~40mm,板件连接采用全熔透焊缝和角焊缝,焊缝等级按一级和二级,探伤采用射线、 超声波和磁粉方法,钢材防腐为复合涂装。 焊钉直径 22mm,长 200~250mm。 4. 5. 下部结构 …… 附属结构 安全设施:路侧护栏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墙采用五(SA)级,高度 100cm; 铺装:2mm 防水层+10cm 沥青混凝土铺装。 伸缩缝:采用 120 型梳齿板伸缩缝 支座:采用球钢支座,边墩规格 QZ 4000,中墩规格 QZ 6000,横向设 2 个支座。也可根据工程实际需 求采用其他耐久性更好的支座。 抗震措施:在上下部结构间设置纵横向挡块。 6. 耐久性设计 1) 2) 标准: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Ⅰ—B 类。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比要求2六、1. 2.
上部结构设计要点及计算参数
总体计算方法 采用空间梁单元模型,分析钢梁、桥面板的受力状态。 钢-混凝土组合梁应按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D64-2015) 以及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GB 50917-2013) 、 《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 (JTG/T D64-01-2015)的要求进行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及正常使用状态的验算。 组合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横桥向布置多车道汽车荷载时,应考虑汽车荷载的折减;布置一条汽车荷载时,应考虑汽车荷载的提 高。
3.
设计基准期:100 年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 年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耐久性环境类别:Ⅰ类 桥梁宽度:立交匝道 8.5m(设计车速:40km/h) 桥梁护栏防护等级:五级,路侧 SA 级、中央分隔带 SAm 级。
预制拼装桥梁结构设计通用图 第四部分:连续钢混组合大箱梁桥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2 2 3 2 2
连续钢混组合大箱梁 3x35 34.36,35,34.36 2.0 边:400t;中:600t 100 280 0.27 1000/2450
三、
1. 2.
主要技术标准
汽车荷载:城-A 级、公路—I 级 抗震设计标准:地震基本烈度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 计方法按 A 类(CJJ 166-2011)
上部结构 采用钢混组合大箱梁,主梁结构总高 2.0m,钢梁平均高 1.68m,混凝土桥面板厚 0.25~0.32m。钢梁采 用槽型截面,跨中设空腹式横隔板,支承处设支点横隔板。主梁参数见表 1。 表 1、组合梁参数表 结构型式 跨径(m) 计算跨径(m) 梁高(m) 支座吨位(t) 钢梁最大吊装重量(t) 钢材指标(kg/m ) 混凝土指标(m /m ) 钢结构防腐涂装内/外表面积(m /m ) 1) 钢主梁 钢主梁为槽型梁, 两侧腹板为不等高, 平均高 (包括顶底板板厚) 为 1.68m, 顶面翼缘板宽 600mm, 顶板厚为 25~45mm,底板厚为 16~22mm,腹板厚为 14~20mm,腹板中心间距为 4.2m。 主要材料 混凝土:现浇桥面板采用 C50。 普通钢筋:采用 HRB400(GB/T 1499.2-2017) 、HPB300(GB/T 1499.1-2017) 钢板:Q345D,满足《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1591–2008)的技术要求。 焊钉:ML15 《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 (GB/T10433-2002) 其它 混凝土桥面板:内部配普通钢筋(直径 12mm~32mm,配筋间距 100mm~200mm) 。
五、
1.
钢混组合连续大箱梁
桥型特点及适用范围 钢混组合连续大箱梁桥主要用于城市立交中的匝道桥,该结构的整体性好、抗扭能力强、适合曲线线 路,并能适应各种跨径的变化。钢梁在工厂预制,分段运输至现场,施工时,需根据现场条件设置临 时支架,吊装并焊接钢梁形成整体。
二、
采用标准及规范
2.
总体布置 采用连续钢混组合结构,跨径组合 3x35m,立交匝道桥桥宽 8.5m,道路中心线位于半径 R=300m 的圆 曲线上,适用单向 2 车道,桥面布置:0.5m(防撞墙)+7.5m(车行道)+0.5m(防撞墙)=8.5m,设 单向横坡 2%(向外) 。
3 3 3 3
钢梁及连接件的疲劳验算 组合梁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验算 2) 持久状况下组合梁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组合梁变形验算,由汽车荷载(不计冲击力)所引起的竖向挠度,不应超过 L0/600,梁悬臂端 部的竖向挠度不应超过悬臂长度的 1/300。 组合梁应力验算,满足《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GB 50917–2013)第 4.4.2 条相关规 定。 混凝土桥面板裂缝宽度验算< 0.2mm。 连接件(焊钉)的结合面的滑移值验算。 断面及构造 槽型钢梁顶板宽度为 600mm,底板一般宽度为 4300mm,腹板采用直腹板,间距 4.2m。 组合大箱梁顶面设横坡,底面水平,在支承处设梁底垫块,确保水平支承,支承应密贴。 跨中每隔 4.5~5m 设空腹式横隔板,支承处设支点横隔板。 组合梁的竖向挠度应符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的要求,并应设置预拱度,预拱度值等于 结构自重标准值和 1/2 车道荷载频遇值所产生的竖向挠度之和,频遇值系数为 1.0,并考虑施工方 法和顺序的影响。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控制裂缝、提高耐久性,施工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除应符合有关规 范及标准外,设计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1)水泥 水泥采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采用早强水泥,同一座桥的预制梁应采用 同一品种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宜为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 C2S 相对较高的 水泥; 对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规定 序号 1 2 3 4 5 6 (2)骨料 应采用洁净、质地坚固、级配合格、粒径形状良好的骨料; 粗骨料堆积密度大于 1500kg/m3,即空隙率不超过 40%; 粗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 2/3; 骨料应进行碱活性试验,不采用有潜在活性的粗骨料 细骨料宜优先采用天然砂,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 ,不得使用海砂。 粗细骨料组成应按连续密实级配要求,确定组成比例,以单位体积容重最大、空隙率最小、混凝 土和易性最好为控制目标; 粗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按下表控制, 项目 <C30 含泥量(%) 泥块含量(%) ≤1.0 强度等级 C30~C45 ≤1.0 0.25 ≥C50 ≤0.5 3. 比表面积 80um 方孔筛筛余 游离氧化钙含量 碱含量(按 Na2O 当量) 熟料中的 C3A 含量 氯离子含量 项目 技术要求 ≤350m /kg ≤10.0%(普通硅酸盐水泥) ≤1.5% ≤0.60% ≤8% ≤0.10%( 钢筋混凝土) ≤0.06%(预应力混凝土)
针片状颗粒含量(%) ≤10 ≤10 ≤5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 ≤0.5 算成 SO3) (%) 氯离子含量(%) <0.02 碎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 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深于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 比色法试验) 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 0.95 (3)水 除符合规范规定外,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0.5mg/cm3。 (4)外加剂 所选用的混凝土外加剂产品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 及相关标准。选定外加 剂前,必须与所用水泥进行化学成分和剂量适应性检验。化学成分不适应,不得使用;应通过不 同减水剂掺量与混凝土减水率试验曲线找出该减水剂的最佳掺量;如果采用复合型外加剂,在满 足减水率和工作性能的同时,还要满足缓凝时间、塌落度损失等多项指标要求。 各种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总重的 0.02%,高效减水剂中的硫酸钠含 量不大于减水剂干重的 15%。 任何提高早强的措施都不利于后期强度和耐久性,建议不掺加早强剂。 混凝土的最大氯离子含量≤0.1%(钢筋混凝土结构) 、≤0.06%(预应力混凝土) 。 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1.8kg/m3; 对不同的受力构件根据环境分类及作用等级分类,控制砼的最低砼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最小 胶凝材料(水泥加矿物掺和料)用量、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等应符合下表要求。 耐久性设计要求表 最低砼强度 最小胶凝材料用 最大胶凝材料用 结构部件 最大水胶比 等级 量 量 桥面板 C50 0.36 360 480 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矿物掺和料的用量还需满足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 01-2004) 表 4.0.3 的限定范围。 混凝土中严禁采用含有氯盐配制的早强剂及早强减水剂。 3) 钢结构的防腐与涂装:应按《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722-2008)规范选用,腐 蚀种类为 C4,保护年限为至少为 25 年的长效型涂层体系。 在钢梁底部及中横梁、端横梁处设检修人孔,便于结构以后的维护和检修。在钢梁纵坡较低处设 置泄水孔避免积水。 4) 5) 钢混接触面:防脱空、去氧化皮、防腐范围伸入结合面不小于 20mm,并应做好防水排水。 连接件: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锈蚀,混凝土浇筑前应无锈蚀、氧化皮、油脂和毛刺等缺陷。 (5)混凝土配比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