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堡子小学校饶兴忠位于涪陵城区西南方向四十五公里的重庆市涪陵区蔺市镇堡子小学校,青山掩映,绿水环绕。
该校始建于1924年,近九十年的漫漫时空,饱尝历史沧桑,承涪州历史文化的甘霖,历华夏改革的春风沐浴,这所古老的学校青春依在:涪陵区文明单位、涪陵区“普及实验教学”合格学校、涪陵区卫生单位、涪陵区家长示范学校、涪陵区小学教师基本功合格学校、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研究实验学校、涪陵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合格学校、涪陵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合格学校、涪陵区第四批特色学校创建单位……犹如一朵朵鲜花镶嵌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散发出阵阵诱人的芬芳。
学校现有教职工56人,学生近600人。
校园宽敞规则,校舍整齐明亮。
近年来在区教委“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改善教育环境”的倡导下,紧紧依靠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按照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我校本着:“以人为本,创设美好的育人环境,营造愉快和谐的教育乐园”的宗旨,苦心经营,努力发挥我校的校园文化优势。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学校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
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团结协作,加强领导。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建设工作,特别是校园的绿化、美化、硬化。
自上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加强校园规划建设,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校师生放弃休假日,经过多月的艰苦劳动,校容校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校园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但是学校领导并没有以此满足,而是以发展的眼光,高瞻远瞩,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下,集中精力投入到校园绿化的建设当中。
经过几个阶段的规划和劳动,校园绿化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学校向区绿色学校的标准迈进了更坚实的一步。
为了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绿化土地,学校领导从节约经费、美化校园的根本目标出发,对学校教学楼前进行了细致地规划,设计了运动场花坛、花园。
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达到了美化的目的。
美化校园是这次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绿化工作坚持“错落有致、不露黄土、尽量开放、休读共享”的原则,建成花园式校园。
近年来,学校投入资金,购买了“深山含笑”、“铁树”、“柳树”、“水杉”、“罗汉松”、“广玉兰”“桂花”、“茶花”、“雪松”、“杜鹃”、“|迎春花”、“丁香”、“六月雪”、“菊花”等,坚持“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先栽休读点树木,再绿化花坛、花园,最后绿化平房教室及宿舍楼周边。
为构建整洁、优美、舒适、清新的和谐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我区“均衡发展综合督导”迎接市检的关键一年,学校领导从开学初就积极筹划、制定校园植树绿化方案,以“增加绿化覆盖面积,丰富校园植被种类,追求景观结构艺术,营造学校健康氛围”为宗旨,努力打造绿色校园,为迎接国检做准备。
在花园、花坛等地,移栽了多种观赏性花草,在空余土地种植草坪300平米,达到了观赏绿化相结合,高树低树相间,落叶树常绿树相间,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目的。
在这次绿化校园建设中,学校领导积极组织教师和学生分批对新栽的树木浇水,并对浇水后出现的塌陷进行了仔细的回填。
并加大了对新栽苗木和种植草坪的管护力度,以确保苗木栽种成活率。
二、齐心协力,创建节约型校园。
因为我们是农村学校,经费有限,所以坚持能不花钱的就不花钱,能自己干的就自己干。
无论是修花园、砌花坛、栽树、种草坪,还是维修学校食堂的下水管道,都是行政领导带头,全校师生齐动员,靠大家的双手修建起来的。
对于学校的环境建设,有条件我们去办,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去办。
仅这一学年我校全体师生自己动手,加上外单位的援助,节约了大量经费。
二、美化教育环境,创建愉快和谐的校园。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事实也是这样,人创造环境的时候,环境也反作用于人,潜移默化的改造着人。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度过,学生个体情感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品质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需要。
我们认为:让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的底蕴;润物细无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
通过精心设计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我校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人育花草,花草育人”的原则开展环境建设,现已初见成效。
目前,一走进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门两旁镌刻着:“团结奋进,求实创新”,走进校门,沿着梯步拾级而上,迎面只见两个巨大的花钵中栽着两棵铁树,象两个坚强的卫士守卫着学校大门,进入操场,前边是主席台,上边也栽着两株铁树,前边栽着映山红,旁边是新栽的两株茶花树,在主席台的右边是学校食堂,在食堂的外墙上悬挂着十六块校园安全法制教育展板,操场的右边是旗台,旗台两旁栽着四株桂花树,在左边办公楼栏杆上悬挂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警示语,主教学楼内有宣传栏、光荣榜,教室内悬挂着名人名言,内涵丰富,令人启迪,主教学楼顶楼栏杆外张贴着:“在攀登中体验成功的愉快”,在第一、第二、第三楼的外墙上悬挂着学生的书画作品,在主教学楼的前边栽种着一排高大整齐的深山含笑。
盛夏的校园,红花、绿草、老树、红墙相互掩映,布局大气、错落有致;树上的鸟儿,树下的花草流露着校园的愉快与和谐。
校园内生机盎然的花园、美丽的草坪、葱葱郁郁的教学楼前的花坛内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古朴与人文交错,无不彰显着校园文化的和谐之美;在这里,桂花树的枝繁叶茂、铁树的顽强、深山含笑的高大挺拔、含苞欲放的花朵,这些自然的灵气都赋予我们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象征意义;这里的一草一木见证着孩子的健康、快乐和每一点滴进步,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绿洲。
在校园管理上我们成立了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随着环境的不断美化,人人都是自发的看护员,连学前班的孩子都不忍心破坏这里的环境。
每天清晨和傍晚,花园的空地中、操场上、整齐的深山含笑下,都有孩子快乐成长的身影。
三、环境建设与各项工作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学校建设与管理应该是立体的,全方位的,如果放松其他工作,单纯美化环境就得不偿失。
我校的环境建设与各项工作兼顾,相辅相成,互相协调发展。
我校的校园建设虽然牵扯了一些精力,但改善环境的同时,师生精神面貌日新月异,工作和学习都调整到了最佳状态。
再加上行之有效地管理,各项工作不仅没有落后,而且得到长足的发展。
(一)、强化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健全领导机构。
学校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
今年开学初,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调整充实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精心安排,并制定彻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对校园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划和设计。
2、完善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校以“追求和谐,享受快乐”的理念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调研,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计划性、服从性、主动性和统一性。
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严宽结合,粗细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使“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戒等功能。
3、加强民主管理。
坚持“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
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优评先、学校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师生、家长监督;围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校容校貌整治、学校物资采购等,我们每次都召开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和收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科学、有效地促进学校全局工作的良好运作。
(三)、继承优良传统,树立校园精神文化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学校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
我校坚持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切实加强“三风”建设,改善校园人际关系,构筑师生的精神家园。
1、浸润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一是开展荣辱观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注重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二是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
我校坚持把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今年以来,结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建国六十二周年,我校先后举办了系列活动:利用远教设备等资源,分级组织学生观看了经典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开展了全校性高唱红色歌曲活动;举办了“红领巾心向党”、“迎国庆”师生书画展,把“爱校”与“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学生习作比赛,举办“书香校园”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
三是积极构建书香校园。
抓好学校图书室的开放使用,完善了班级图书角,组织学生向本班图书角捐赠课外书,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营造“以书为友,以书为伴”的浓厚氛围。
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共创精神家园——让师生徜徉其间,浸润其间,让书卷气成为师生最好的品格,让读书活动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础工程。
2、加强“三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校风、教风、学风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高度浓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们深知,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不但可以培育和提炼学校精神,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塑造优秀的学校形象,还可以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风正、学风浓、校风好”一直是我校努力追求目标。
一抓校风建设。
“心境开阔,精神愉悦”是我校的校风,也是我校师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校重视并加强班子成员的学习和教育,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真心实意谋学校发展的观念,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以身作则,带头做师生的表率,每天坚持早到校,晚离校。
注重大力培养全校师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广大教师关心学校的发展,学生珍惜学校的名誉;注重班级管理,积极建设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班风;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文艺汇演、校运会、篮球比赛、趣味竞技等,在校内形成师生爱好锻炼,追求美好的风气。
二抓教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