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以反面典型中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为反面教材,聚焦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刻总结反思,每人撰写一份总结反思材料,深刻分析反面教材发生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真正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严起来、实起来。

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查办案件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是纪检监察干部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的内要要求,同时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

一、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的意义加强对违纪违法典型案件的剖析,对于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典型案件剖析是警示教育的载体。

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对反腐倡廉教育的要求上看,中共中央颁布的《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化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原因,分类分层次开展教育”。

从查处案件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教育党员干部方面看,必须把开展警示教育贯穿于案件查处的全过程,坚持边查案、边教育。

从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方式方法的需要方面看,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综合运用各种载体和手段进行警示教育,通过召开案件总结教育会、举行案例剖析展览等,就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特别是执纪执法机关利用执纪执法办案优势,抓住有利时机,选取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违纪违法人员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问题上、在哪些环节中犯错误、栽跟头,并运用反面典型有针对性地开展警示教育,正是利用了案件剖析这一有效载体,效果也比较明显。

(二)典型案件剖析是制度建设的前提。

反腐倡廉的实践表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缺陷往往很难完全通过主动查找来实现自我完善,通过查办案件、剖析案例,则能够暴露和发现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漏洞和弊端,从而为深化改革、建章立制创造有利条件。

例如,从前些年查办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些拥有行政审批权、干部人事权、财权的关键岗位之所以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易发多发,都与某些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存在的缺陷有关,进而采取了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在预防腐败方面取得明显实效,这些领域的腐败现象较过去在逐步减少。

重庆市XX年以来查处了房地产领域窝案串案之后,中纪委监察部第五纪检监察室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重庆市委市政府对产生这些案件的深层次原因也进行了剖析,发现容积率调整等方面问题严重、原有政策弹性过大,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等规划管理工作的通知》等5项制度,体现了案例剖析的作用。

(三)典型案件剖析是专项治理的依据。

查办案件是重点揭露和集中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通过案例剖析,能够发现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增强见微知著的敏锐性,有针对性地及时部署专项治理工作,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由点及面,达到“查处一案、治理一线”的效果。

例如,近年来,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发现,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问题仍然易发多发,立项审批、规划审批、项目选址、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设备采购、征地和房屋拆迁、工程监理和质量验收、预算追加和资金结算、水电气配套、规费征收减免缓、银行信贷等诸多环节都存在权钱交易的空间,理所当然地成为反腐败的重点领域。

因此,中央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集中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把它作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的切入点,规范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四)典型案件剖析是“一案三报告”的内容。

目前,不少执纪执法机关实行“一案双报告”制度,即案件查办后,不但要形成对案件的调查处理报告,还要针对发案地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体制机制制度上的漏洞和弊端,形成整改的建议报告,有的还形成总结报告,对推进预防腐败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什么是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一) 内涵。

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是指执纪执法机关针对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对案件特点、发案原因、警示意义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教育党员干部、健全完善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活动。

其特点是:一是权威性。

它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由执纪执法机关开展或委托授权有关人员进行,而非个人行为。

与社会上一些人员为吸引读者眼球、引起轰动效益,依靠道听途说和打探消息撰写的花边新闻报道有着本质区别。

二是典型性。

案件本身的特点、原因、教训、启示,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是在认真地剖析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三是实效性。

对于加强警示教育、健全完善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充分体现了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二)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典型案件剖析与机关公文的区别。

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制作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典型案件剖析不是为上述要求而开展的活动,而是对案件特点、发案原因、警示意义进行剖析。

在《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设定的公文种类中没有这种文体,在一些公文写作知识资料中,也找不到这种文体的写作方法。

可见,无论是写作目的,还是内容、格式等,两者都是有区别的。

比如,纪检监察公文中的调查报告,是客观地对案件调查的文字记载、事实真相的书面表达、责任划分的初步认定,有固定格式,无需对案件特点、原因、教训、启示进行深度表述。

2、典型案件剖析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这里仅就典型案件剖析与报告文学的区别作一比较。

如《大贪官李真覆灭记——来自中央纪委的特别报道》属于典型的报告文学,笔墨多用在违纪违法事实的描述上,分别从“霹雳出击:中央纪委攻坚不为难 ; 找宝行动:从外围固定证据 ;钱能通神:‘土老冒’成了有魄力之人 ; 致富有道:工程回扣不能漏 ; 机关算尽:官商勾结好发财; 风正帆扬:严惩腐败得民心”六个方面客观地对案情和查处情况进行报道,从标题到内容,侧重于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文学色彩比较浓郁,形象生动,饶有趣味,而对案件特点、原因、教训、启示则不作分析论述。

《失去信念的灵魂能走多远—对李真贪污受贿案的剖析》属于典型的案例剖析,从“丧失信念注定要走向毁灭、监督是防范腐败的关键”两个方面,对案发原因进行剖析,而且有教训、有启示,从标题到正文,语言严谨,政论性强,富有说服力。

同是一位作者,同是一个案件,表达方式、文体风格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两种文体的区别,也反映了作者驾驭不同文体的能力和水平。

而在剖析材料的写作实践中,常常存在的毛病是:把案件剖析材料写成报告文学、记叙文之类的材料,有的习惯于在标题上“贴标签”,虽冠以“剖析”二字,但却缺乏深入的剖析思考,把那种单纯对案情叙述报道当作案例剖析,把本来应该由作者完成的剖析任务交给了读者去思考,显然是张冠李戴,也发挥不了案件剖析的作用。

3、典型案件剖析与案件查办工作中常用文体的区别。

(1)案件分析是对于特定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及如何定性处理进行的讨论分析,包括案情介绍、分歧意见、焦点问题、分析意见。

例如《王某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违纪---在国企改制中隐瞒盘盈抵算不良债权的行为如何定性》。

(2)案件点评是对某一典型案件查处工作或某一申诉案件办理中的经验做法进行点评,对不足之处甚至是失误进行反思,包括基本案情、点评。

例如《处理重大复杂案件要善于运用政策——评一起串案、窝案的处理》。

(3)案件查办经验材料是对查办案件工作或突破某一典型案件的做法、经验进行总结,以利于借鉴、交流和推广,往往以案件点评中的个案经验作为例证。

这方面材料较多,不再举例。

以上三类文体不需要对发案原因、案件警示意义进行剖析,而且语言表达方面专业性要求较强。

三、怎样进行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剖析(一)典型案件剖析的写作。

1、标题。

所谓题好文一半。

制作典型案件剖析的标题应做到准确、鲜明、生动,使标题真正能够成为内容和主题的高度浓缩。

一是单标题。

例如《王怀忠腐败案件的案情及其教训》的标题,而且这个标题采取的是直白的表达方式;二是双标题。

主标题又称虚题,概括出剖析材料的主题 ; 副标题又称实题,点出所剖析的人物和案件。

例如《失去信念的灵魂能走多远---对李真贪污受贿案的剖析》的主标题,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具有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效果,而副标题则直白地点出人物和案件。

2、开头。

开头是全文的序幕。

这个序幕如何拉开,有两种方式: (1)叙述性开头。

即用高度概括的语言介绍案件查处情况,这种方式最为常见。

这里要注意:对案件有关情况的介绍不是案情的全面铺开,不易占用太多篇幅,事无巨细地罗列犯错误人的具体违法违纪情节和经过,而是概括介绍,然后很快过渡到正文,因为正文中会就案件的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叙述。

例如《王怀忠腐败案件的案情及其教训》的开头:先概括叙述案件调查、处分和审判情况,然后以“王怀忠从一个孤儿成为副省长,又从一个副省长沦为死囚,给人诸多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训”一句话转入正文,具体案情的展开则在正文中案件五个方面的特点中叙述。

又如《信念动摇之后——河南省水利厅原厅长张海钦违纪违法案件剖析》的开头部分更加简单,主要介绍了案件处理情况和进行剖析的背景,案件具体情况放在正文中与案件四大特点一并叙述。

(2)政论性开头。

用简洁明快、坚定有力的政论性语言,揭示案件的性质,表明对案件的看法和态度。

例如《失去信念的灵魂能走多远—对李真贪污受贿案的剖析》的开头部分。

3、正文。

这一部分是对案件的认识、看法与态度,带有很强的指令性,是全文的重点,写作难度也比较大,既要对案件特点进行归纳,又要分析发案原因、总结警示意义; 既要有具体的叙述,又要有议论分析。

(1)归纳案件特点。

要在仔细研究案情的基础上,归纳出所剖析案件的典型之处,与其他案件的不同之处。

其作用是:一是对开头部分的案情概括充实拓展,使读者对案情更进一步地了解 ; 二是为下面的原因、教训剖析作铺垫,使读者对案件有一个全面的理性认识和把握。

例如《王怀忠腐败案件的案情及其教训》一文,正文中第一部分就概括归纳了案件的五个特点:即违纪违法数额巨大、情节恶劣 ; 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作风专横于一体的全方位腐败 ; 后果、危害严重 ; 反调查能力强,顽固不化 ;案件查处的社会政治效果好。

这里应注意:一是案件特点的叙述不是案件调查报告的照抄照转,而是通过对案情认真研究,归纳概括的结果 ; 二是案件每个特点归纳出来之后,都要附以事实材料来印证,否则,特点就是空穴来风。

例如《王怀忠腐败案件的案情及其教训》一文,在分析第二个特点时,分别从组织人事、土地批租、国企改制、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列举大量实例和数据,充分反映了案件这一特点; 三是有的剖析材料这部分以描述案情来代替,虽没有突出“特点”一词,实际上也是经过对案情的认真思考,以小标题的形式,围绕案件几个方面的特点,精选相关材料来展开。

(2)分析发案原因。

对违纪违法原因的分析,要注意揭示出问题的本质,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分别指出产生问题的根源,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