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稳定剂
光稳定剂做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之一,在其应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使用在户外的各种高分子制品中,它能够抑制或减缓塑料材料光老化速度和提高高分子材料耐光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户外用和工程用的高分子材料日益增多,光稳定剂的用量也与日俱增,为光稳定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1市场现状
我国光稳定剂开发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由于聚合物农膜和聚丙烯纤维生产应用技术的推广,光稳定剂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约40家企业从事光稳定剂的生产,自行研制的光稳定剂品种超过30种,但由于产品质量与进口产品还存在一定差距,已形成生产规模,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产品约20种左右。
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与生产单位有山西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三厂、天津合成材料研究所、北京化工研究院、中科院化工所、天津力生化工厂、江苏镇江化工研究所、北京加成助剂研究所、山东龙口精细化工厂、北京朝阳区花山助剂厂、北京天罡助剂有限公司、廊坊龙泉助剂有限公司、浙江瑞安化工厂等。
虽然我国光稳定剂主要品种的产量和销量呈现出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但我国光稳定剂仍供不应求,2006年光稳定剂的产量为4000t,表现消耗量为5000t;2007年光稳定剂的产量为5000t,消耗量为7000t,其中受阻胺类约占60%,UV吸收剂占35%,猝灭剂占1%。
目前光稳定剂应用范围主要是以塑料类产品为多,可用于工程塑料、改性塑料、塑料型材、建筑用板材、PVC管材、农用抗老化薄膜、遮阳棚网、节水灌溉塑料器材、架空电缆包层以及易用塑料制品等。
塑料的主要品种有二苯甲酮类、苯丙三唑类、受阻胺类,国内光稳定剂生产能力仅万吨,但仍缺乏高效品种的稳定剂。
其中农膜生产是光稳定剂的主要消费市场,约占光稳定剂消费总量的50%左右,另外PP、PVC和ABS塑料也是光稳定剂另一主要消费领域,我国各类光稳定剂消费比例和结构如下表
不同类型光稳定剂消费比例和结构
品种比例
受阻胺类56
二苯甲酮类20
苯并三唑类 6
有机镍盐 6
其他 12
2紫外线吸收剂
紫外线吸收型光稳定剂通称为紫外线吸收剂,这类光稳定剂是利用自身分子结构,将光能转换成热能,避免塑料材料发生光氧化反应而起到光稳定作用。
紫外线吸收剂按化结构可分为:水杨酸酯类、苯丙三唑类、取代丙烯腈类、三嗪类等。
国内二苯甲酮类光稳定剂和苯丙三唑类光稳定剂的产品产量和质量近两年大幅度提高,总产能约3000t左右,产量分别占国内光稳定剂生产总量的20%和30%左右。
二苯甲酮类的消费量约占光稳定剂的20%,其中UV-531(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约占16%,UV-9约占4%,苯丙三唑-26因无毒而占有15%,其中UV-326(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氟代苯并三唑),UV-327,UV-P的消费比例约为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