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什么是SCI、EI检索上了研究生的同学都听说过发表文章要SCI、EI检索,那什么是SCI、EI检索呢?估计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从别的地方摘录了点东西,供大家参考。
1 论文进入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的意义1) 加大论文信息传播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吸引读者,拓宽国内外的读者面,提高论文乃至期刊在国内外的被引频次;2) 引起期刊重视,提高作者论文的采用率;3)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学研究工作;4) 促进论文编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与国际文献接轨;5) 提高论文乃至期刊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6) 提高作者、期刊、工作单位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2 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1)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 (见下文)。
2)美国《工程索引》Ei (见下文)。
3)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 CA。
CA报道的化学化工文献量占全世界化学化工文献总量的98% 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录最全、应用最为广泛的查找化学化工文献大型检索工具。
4) 英国《科学文摘》(Science Abstracts, SA;或INSPEC)--《物理文摘》(Section A- Physics Abstracts, PA);--《电子与电气文摘》(Section B-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Electronics Abstracts, EEA);--《计算机与控制文摘》(Section C- Computers and Control Abstracts, CCA);--《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
5) 俄罗斯《文摘杂志》(Abstract Journals, AJ) 或РЖ(共220余卷),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统。
6)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orrent Bulletin on Science Technology, CBST;为印刷本,共12分册)。
现扩充为大型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apan Information Cen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CS T)。
被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检索系统。
国际部分重要检索系统名单,参见附录A。
3 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于1957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 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
40多年来,SCI(或称ISI)数据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
它不仅是一部重要的检索工具书,而且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一项重要依据。
它已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它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3.1 SCI来源期刊的两个档次n SCI。
是SCI的核心库,产品代码K(内圈);n SCI-Expanded (简称SCI-E), 又称SCI-Rearch。
是SCI的扩展库, 产品代码D(外圈)。
内圈与外圈都是精选的,同等重要。
其区别在于:影响因子、地区因素、学科平衡等。
3.2 SCI产品的6种版本①SCI Print 印刷版。
1961年创刊至今。
双月刊。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②SCI-CDE 光盘版。
季度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③SCI-CDE with Abstracts,带有摘要的光盘版。
逐月更新。
现在拥有3700余种期刊,全为内圈。
④Magnetic Tape 磁带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⑤SCI Search Online 联机数据库。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⑥The Web of Science SCI的网络版。
每周更新。
现在拥有5700余种期刊,外圈。
3.3 SCI 数据库的分类目前,SCI数据库分为两类。
3.3.1 引文索引数据库(Citation Index, 简称CI)(1) CI的内容1)期刊论文的相关信息--作者姓名,论文题名、出处,英文摘要;2)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2) CI的学术领域1)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产品代码为K) 3500种期刊;2)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 (J ) 1700种期刊;3)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Art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AHCI 1150种期刊。
4) 其他专业引文索引①计算数学引文索引CompuMath Citation Index (4 );②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引文索引Biochemistry & Biophysics Citation Index (BB );③生物技术引文索引Biotechnology Citation Index (HI);④化学引文索引Chemistry Citation Index (CD );⑤神经科学引文索引Neuroscience Citation Index (MD);⑥材料科学引文索引Materials Science Citation Index (MS)。
3.3.2 现刊题录数据库(Current Contens, 简称CC)现刊题录数据库共分7个组别。
另外还有--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cedings (ISTP);--社会及人文学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cedings (ISSHP)。
3.4 SC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 主要收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术理论价值高并具有创新的论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 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 美国《工程索引》(Ei)4.1 美国《工程索引》简介美国《工程索引》(Eingineering Index, 简称Ei), 在1884年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 Infor mation Inc.)创办,是一个主要收录工程技术期刊文献和会议文献的大型检索系统,被称做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
4.2 Ei把它收录的论文分为两个档次4.2.1 Ei Compendex 标引文摘。
它收录论文的题录、摘要、主题词和分类号,进行深加工;有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是判断论文是否被Ei正式收录的唯一标志。
4.2.2 Ei PageOne 题录。
不列入文摘,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不进行深加工。
有的PageOne 也带有摘要,但未进行深加工,没有主题词和分类号。
所以带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进入Ei。
对Ei收录论文两个档次区分的示例,参见附录B。
4.3 Ei发展的几个阶段①创办初,月刊、年刊的印刷本(Ei Compendex),1884年至今。
②70年代,电子版数据库(Ei Compendex), 并通过Dialog等大型联机系统提供检索服务。
③80年代,光盘版(CD-ROM)形式(Ei Compendex)。
④90年代,提供网络版数据库(简称CPX Web), 推出了工程信息村(Engineering Village:Ei Compendex + PageOne);1999年,中国18所高等学校联合购买网络版数据库的使用权,镜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2000年8月,Ei推出Engineering Village 2新版本,于2000年底出版。
4.4 Ei把收录的期刊分三个档次①扩充期刊,约2800种。
它只收录题录(Ei PageOne)。
在Ei的扩充版中,1999年收录我国期刊15 6种;《计算力学学报》被列入Ei PageOne。
据悉Ei的扩充版将于近几年被取消。
②选做期刊,约1600种;其论文只选择收录,作为Ei Compendex。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被列为选做期刊。
③核心期刊,约有1000种;每期所有论文均被收录。
《金属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等为核心期刊。
我国1996~2000年被Ei Compendex收录的期刊(②+③)数请见表1。
表1 Ei Compendex 收录中国期刊统计名称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10月末中国期刊80 89 90 94高校学报17 18 20 23大连理工大学(105)(120)(190)(124)(64)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4)(21)(79)(49)(8)东北大学学报(0)(0)(0)(59)(63)注:1)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20卷第5期开始进入Ei;2)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和《材料科学与工艺》将于2001年1月1日被Ei列入收录刊源;3)扩号内的数字为收录摘要的篇数。
4.5 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 如:-- 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 矿业、冶金、材料工程、金属材料、有色金属、陶瓷、塑料及聚合物工程等;--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结构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 电气工程、电厂、电子工程、通讯、自动控制、计算机、计算技术、软件、航空航天技术等;-- 化学工程、石油化工、燃烧技术、生物技术、轻工纺织、食品工业;-- 工程管理。
Ei 不收录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有创新。
5 论文编写格式要符合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SCI、Ei有关规定5.1 基本要求必须满足国际检索系统对论文格式的要求,至少应包括下列几项(英文):论文题名、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工作单位、论文摘要、文献出处、参考文献。
5.2 论文题名题名应简明、确切,不要太长、太笼统。
英文题名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the、a、an等。
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5.3 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应按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
建议: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
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
如;林皋LIN Gao, 钟万勰ZHONG Wan-xie , 欧阳华江OUYANG Hua-j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