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事例分析: 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遵守学生
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 习惯。
考试作弊是违反学生行为规范的。只有踏踏实 实、认认真真学习,才能学到知识,掌握本领。考 试只不过是检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学生学习 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教学的目的。即使考试作弊考 了好分数,也不代表你学会了这些知识,只能是欺 骗家长和老师,最终害的是自己,同时也违反了 《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故事分析二:
事例二:
一次期末考试,别的同学都在答卷,丁丁却眼看着 考试卷发呆,很多题都不会答。于是,他一会儿把头伸 向前排,一会儿把脖子扭向后排,左顾右盼,并且用胳 膊碰别人,用脚踢别人,要求告诉他答案。别人都在紧 张地考试,哪有工夫管他啊!丁丁没法子,就把事先藏 在课桌里的书拿出来找答案。监考老师早就注意到了丁 丁不遵守考试纪律,并且已警告过他。这时看丁丁不再 瞧别人,头一直低着,便走到他面前,见丁丁正在起劲 地翻书呢。监考老师没收了丁丁的书和卷子,并让他退 出了考场。丁丁对此不服气地说:“不就是违反了校纪 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三 守法:争做守法青少年
1 育爱心 2 勤学习 3 拘小节 4 抗诱惑 5 慎交友
故事分析一:
事例一: 某小学五(2)班学生小岑和小科之间 有意见。一天下课后,两人发生争吵。当 时正是夏天,小岑穿了一件白衬衫在前面 走,小科在他后面边走边吵。小岑心急说 了句难听话,小科一时发火,就从书包里 拿出一瓶黑墨水向小岑身上扔去,把他的 白衬衫弄脏了。小岑这样做是什么行为呢?
事例分析:
小岑的行为:违法,但还没构成犯罪。他用黑墨水弄脏 了小科的衣服,只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损害,违反了《治安 管理处罚条例》。
小林的行为:犯罪,属伤害罪。小林搞恶作剧,造成了 胖胖眼瞎的终身残疾,后果十分严重。
违法:只要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法定义务,侵犯 他人权利,造成社会危害的行为就是违法。
犯罪:严重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 关系:违法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又是违法行为。 一个人如果经常有违法行为,又不加以改正,总有 一天会由一般违法变为犯罪。
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严重的不良行为 (尚不够刑 事处罚的)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 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 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 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 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 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
宝国老镇中心小学 马海荣
看数字,学法律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 据报道,1991年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是 1.8‰,2003年增至3‰,比五六十年 代增加了10多倍。目前,25岁以下青 少年犯罪人数已占我国所有犯罪人数 的70%左右,青少年犯罪比例之大、 增长速度之快可谓触目惊心。
一知法:法律知多少?认真 学习少不了!
结束语
• 杜绝不良行为,争做遵纪守 法的小公民。
• 关爱明天,知法、懂法、守 法,从我做起
பைடு நூலகம் 律
我国还有: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
我
《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知
《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
道
《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
二懂法 :明确违法行为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 侵犯公私财物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我们拾到了别人丢失的东西,都要想办法归 还失主,而不应该据为己有。我们应该从小 养成不贪便宜的习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 公民。
四、杜绝不良行为
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
别人在路上或其他地方丢失的东西,别人不慎掉 到水里漂浮过来的东西,以及农民养的牛、羊等 跑丢了的,都不能说谁捡到就是谁的,无论谁捡 到别人丢失的东西都不应自己占有,应交给失主 才对。可见,拾到东西不愿归还是违法的。
“我在马路边,拾到 一分钱,交到警察叔 叔手里边……”(唱歌)
拾金不昧啊也是有 法律规定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通则)第七十 九条规定,拾得遗 失物,漂流物或者 失散的饲养动物, 应当归还失主。
1、我们中国的 法律是从什么时 候开始的?为什 么会有法律的产 生?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 社会,是没有法律的。那个 时候,当一个部落和另一个 部落出现矛盾时,往往采取 “以牙还牙”的报复方式来 解决,而不是依靠法律来解 决。如果一个部落的人杀了 另一个部落的人,那么另一 个部落的所有人都会为被杀 的那个人报仇。这样整个社 会非常混乱,大家的人身安 全每天都受到威胁。只有在 夏朝建立后,才通过制定法 律来防止这种混乱。所以法 律是从夏朝开始的。
2、我们国家的法制宣传日是几月几日 ?
答:每年的12月4日 3、你知道吗?我们每天来学校学习是 受法律保护的哦 ,为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 规定,凡是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年 龄,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 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任何单位和个人 都不能阻止小学生上学,这是每个青少 年依法享有的权利。
丁丁考试作弊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故事分析三:
事例三: 一天,某小学六年级学生在上学路上拾到一只皮 包,内有5000元现金。失主知道后,向该生索要。 该生不同意,说:“我是捡来的,不是偷来的,干 嘛要还你?我见到的就归我所有。” 该生说得对吗?拾到东西真的就可以归自己所有 吗?
事例分析: 该生的说法是错误的。我国《民法通则》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