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闭卷:一、不定向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每题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cA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C 行为主义理论D 成熟理论2、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 b 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
A 心理顺序B 逻辑顺序C 纵向组织D 横向组织3、“儿童能够说出其周围环境中东西的颜色、形状、大小和样式”—这属于下列哪种目标 a 。
A 行为目标B 生成性目标C 表现性目标D 过程目标4、“数学是知识的建构”——符合这一观点的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会强调 a的作用A 幼儿的生活情景B 直接教学的作用C 集体游戏D 家庭作业5、从学科(领域)维度界定课程,意味着abcA 将课程看作是教学科目B 注重学科科学体系学习C 课程表现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D 课程也叫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6、下列对陈鹤琴课程错误的描述有 dA 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D 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7、“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这一观点说明了勃朗芬布伦纳等人提出的 d 中的在起作用。
A 人类发展生态学小系统B 环境理论中间系统C 文化学外系统D 人类发展生态学大系统8、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基础学科是 aA 心理学B 社会学(课程编制)C 哲学(教什么)D教育学1、下列关于福禄贝尔对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贡献的描述正确的有ab 。
A 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B 他发明了“恩物”C 他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D 他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幼儿园教育体系2、下列关于“五指活动课程”描述正确的是ac 。
A 由陈鹤琴倡导B 又被称为“反偏见课程”C 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D 反映了一种综合课程的倾向3、精神分析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cd 。
A 强调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B 强调儿童行为的塑造C 强调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的重要性D 强调艺术对表现和表达的重要性4、在课程定义的几个维度里,在能反映一种“综合倾向”的是 c 。
A 学科维度B经验维度 C计划维度 D 目标维度5、对课程一词的追溯,含义与当今人们对课程的理解已经相接近的“课程”始见于 c 。
A 春秋B 唐代 C宋代 D 明代6、乔姆斯基提出的关于儿童语言的“先天论”认为:abd 。
A 每个儿童都具有内部的语言能力 B在儿童的语言获得装置中存在一套普遍的语法C 强调游戏,特别是角色游戏的重要性D认为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具有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7、下列属于社会领域教育方案的是abc 。
A “这里和现在”课程B 社会生活课程 C 假日课程 D 奥尔夫课程8、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a 三种类型。
A 分段式插入式整合式B 连接式分段式整合式C 插入式整合式分段式D 连接式插入式整合式1、下列对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描述错误的是 bA 感官教育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B 教育内容有日常生活练习、肌肉练习、初步知识的学习和游戏C 教师扮演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提供榜样作用D 初步知识的学习包括阅读、书写和算术2、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这是按照 b 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
A 心理顺序B 逻辑顺序C 纵向组织 D 横向组织3、“让儿童提出种种想法和问题”——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b 。
A 生成性目标B 表现性目标C 行为目标D 结果目标4、“数学是知识的建构”——符合这一观点的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会强调 a的作用A 幼儿的生活情景B 教师教学的作用 C 集体游戏 D 家庭作业5、下列对于课程定义维度的正确描述是ab 。
A 学科维度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等B 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C 计划维度的课程把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看作是课程D 目标维度的课程反映的是一种综合的倾向6、“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这一观点说明了勃朗芬布伦纳等人提出的中的 d 在起作用。
A 人类发展生态学小系统B 环境理论中间系统C 文化学外系统D 人类发展生态学大系统7、解决了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基础学科是 cA 心理学 B社会学C 哲学D教育学8、下列对陈鹤琴课程正确的描述有abcA 提出“五指课程”B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C 以“做中教、做中学”为课程实施的方法 D 强调教师的直接教学作用1、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又被称为abc 。
A 生活课程B 经验课程C 活动课程D 综合课程2、课程定义的维度,通常有abcd 。
A 学科维度B经验维度C 计划维度D 目标维度3、皮亚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提出了早期教育的建议,分别是acd 。
A 要懂得运算对于儿童来说是困难的B 任何知识来源于动作C 为儿童提供实物D 帮助儿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4、在课程中强调以小步递进的方式实施复杂的学习任务以及在教学中运用强化的手段的心理学流派是 c 。
A 认知主义B 成熟理论C 行为主义D 精神分析学派5、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是ab 。
A 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B 认知心理学 C 行为主义理论 D 成熟理论6、下列属于社会领域教育方案的是abc 。
A “这里和现在”课程B 社会生活课程 C 假日课程 D 奥尔夫课程7、根据健康的定义,健康的儿童具有的特征是abcd 。
A 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B 心理活动相对稳定C 社会适应良好D 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相适合8、游戏与教学的结合大致可以分为a 三种类型。
A 分段式插入式整合式B 连接式分段式整合式C 插入式整合式分段式D 连接式插入式整合式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1、形成性评价意指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加完善。
2、学科中心课程强调按照知识的内在性质及其内在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3、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4、隐性课程隐性课程是无计划、无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获得的是隐含于课程中的经验。
隐性课程主要通过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等)而习得知识、态度和价值观。
在隐性课程中,学生获取的主要是非预期性的知识。
1、多元文化课程多元化课程在批评一元化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这种课程以让学习者参与多元化社会为出发点,为他们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2、隐性课程p103、活动课程p9活动课程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4、鹰架教学p25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5、学科中心课程6、活动课程7、心理工具p26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例如语言和其他媒体。
8、显性课程p10显性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有意参与活动的成分很大,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而获得知识和机能,学生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预期性的学术知识。
1、反偏见课程同多元文化课程2、隐性课程3、活动课程4、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结果评价,旨在对课程实施以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评价,以验证课程的成功程度和推广价值。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简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数概念和运算、集合与模式、分类与统计、几何形体、量的比较及自然测量、空间与时间2、简述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p22(1)强调儿童的自主建构(2)以皮亚杰理论为指导的幼儿园课程方案(3)社会建构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的后级发展以及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3、简述高结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哪些特征活动目标上,采用行为取向目标。
活动内容上,采用教材的取向。
活动评价上,采用目标取向或量性方法。
9、简述1989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所体现的改革精神P279(1)强调幼儿的主动活动,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2)注重教育要适合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3)指出游戏时幼儿园的基本活动(4)强调寓教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5)强调幼儿园活动的过程1、简述维果斯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p26今年来,维果茨基学派已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和实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维果茨基的理论获得启示,幼儿园课程应该既能适合儿童的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重要的是获得语言的技能;幼儿园课程应该能够通过支持,对儿童的思维提出挑战,并使儿童获得成功;幼儿园课程还应为儿童提供文化工具,帮助儿童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和文化情景。
2、简述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及意义a.心理学。
心理学主要涉及幼儿园课程中“如何教”的问题,它为课程的编制提供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以及整个幼儿园课程的编制过程都与这些信息有关联。
b.哲学。
哲学主要涉及幼儿园课程中“教什么”的问题为课程提供有关知识的来源、知识的性质、知识的类别、认识过程以及知识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理性认识,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判断、幼儿园课程设计模式的确定、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等都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c.社会学。
社会文化不仅与幼儿园课程编制中涉及的“教什么”和“如何教”等问题有关联,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幼儿园课程编制中的“为什么教”的问题。
3、简述低结构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征有哪些活动目标上,采用生成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
活动内容上,采用活动或经验的取向。
活动评价上,采用过程取向或质性方法。
4、简述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97(1)关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2)关注生命教育(3)在倡导教育公平的原则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多元化(4)在强调课程有效性的前提下幼儿园课程走向平衡化(5)0-6岁学龄前儿童教育课程一体化(6)幼儿园课程与社区教育和服务相融合(7)重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1、简述皮亚杰理论的核心观点A认知的本质:同化和顺应的平衡。
B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