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特色学校创建课题研究方案

学校特色学校创建课题研究方案

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
“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特色学校创建
课题研究方案
有人提出:“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

”为此,没有特色的学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条件所形成的超越一般化标准的个性特征。

办学特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特色,是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

根据大庆油田教育中心提出的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确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学生一生幸福的基础为办学根本宗旨,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为办学目标的“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特色学校创建构想,具体方案如下:
一、实施背景
《辞海》上说,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

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

习惯如自然,习以为常,习以为性,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

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位,坏习惯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层次。

因此,在教育中人们特别注重培养人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质上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

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可以使
人终身受益。

我们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是真正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习惯,将决定我们每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高度。

二、特色主题
自2002年起,学校确立了“让良好习惯伴孩子一生”和“三个‘一切’”的办学目标。

学校教学和德育部门围绕着办学目标,制定了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及习惯养成目标分类。

各部门组织教师和班主任,针对目标对学生进行了双项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真正的在良好的习惯支撑下,有着可喜的、显著的变化。

2009年10月,在中心倡导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中,学校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就学校如何构建适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教育;学校特色教育的趋向;学校特色教育的主题确立;学校特色教育实施等问题展开研讨,并下发征求意见表,在学校全员中展开广泛讨论,集思广益。

最终,确立了在“让良好习惯伴孩子一生”基础上,开展学校全员性的“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的主题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全员性:是指学校各部门(党务、行政管理、教学、德育、后勤五部门)确定所辖部门和人员的业务及操行的规范习惯,制定本部门的实施方案,对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从而达到“育德行、育人格、育人才”的目的。

三、预期目标
根据我校的办学理念、目标和学生的培养目标,依据教育发展规律,我们将创建特色学校预期目标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形成特色学校创建方案,学校各部门根据工作特点及性质形成本部门的习惯养成实施特色方案计划,并通过教育、培养、培训等手段,对教职员工进行初阶段的习惯定型,学生分年段、分目标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中期目标:(2010年12月---2012年12月)通过两年强化师生的习惯养成教育,使这种行为习惯逐渐内化为品质,使良好习惯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使他们能够爱校如家,守纪自信、努力学习、团结协作。

远期目标:(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学习的乐园,教师舒心工作的家园,使全体师生的心智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懂得理解、宽容、尊重他人,勤学奋进,有社会责任感,使每一位师生都能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四、组织机构
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焦天活陈吉武
副组长:李瑗平
组员:韩秀霞段永红杨茹军王立尧
负责部门:教研室
负责人:辛凯
五、工作目标
通过“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思想习惯”、“工作习惯”、“生活习惯”五个方面的养成教育,使全体师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习惯。

第一阶段:学。

通过学习《教师法》、《学校教师行为准则》、《未成年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纪,学校特色创建要求及各部门习惯养成方案等,明确要求内容,知道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

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

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

通过考核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良好习惯。

第三阶段:管。

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习惯,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

从而达到“养成”是为了“形成”的目的,使师生养成好习惯,形成优秀品质,健康学习、成长、工作、生活,终身受益。

六、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组织领导与保障机制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从组织上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

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是保障我校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点。

教职员工是养成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实施者,能否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教工队伍,直接决定了学校养成教育质量的高低。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建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班主任队伍。

骨干教师思想和业务综合素质很高,教书育人游刃有余,在班级管理中有点子、有方法,有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青年教师洋溢着青春和热情,是教育的后备力量和未来希望,他们思想开放、观点新颖,容易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开展班级工作,而且为使德育工作后继有人,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尝试班级管理,给他们发展的机会,为德育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

(2)建立教师学习制度。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了解社会、家庭的需求,了解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业务学习。

对于业务学习我们实行弹性管理,没有硬性规定。

教师要自觉将理论与实际育人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使自己的工作方法能与突飞猛进的时代和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接轨,逐渐使这种学习变成工作需要的自觉行为。

(3)加强教师间的培训和交流。

①为了使班主任、学科教师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计划每月组织班主任、学科教师习惯养成教育座谈会及研讨会,由教研室牵头,确定主题,总结交流习惯养成中的好的做法和
手段。

②教研室将不定期地通过校刊《信息传递》下发摘选习惯养成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于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师的习惯养成教育理念,改进养成教育的方法。

③充分开发校本资源,组织大家从身边典型的优秀教师学起,融会贯通,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育人艺术。

3、实行习惯养成教育管理工作考评制度。

为了保障特色学校建设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将重新修订和完善《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条例》、《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班级管理月考核办法》《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教师考核细则》,制定《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考核评价体系》。

在这些条例和办法中,我们将详细的规定学校全体师生所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学习习惯要求、工作要求等。

并对学校师生的行为、学习、纪律、思想工作、安全、各种活动等都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

学校每季度将对习惯养成教育进行量化考核和界定。

4、加大对班主任及班级的考核力度。

学校每月根据班级月考核情况,做好对班主任的月考评制度。

在摸清各班工作开展情况的前提下,及时做好班级的月考评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完善“优秀班级”、“校园之星”评选制度,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5、对习惯养成教育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有效的过程性评价机制。

6、教研室将建立习惯养成教育实施的评价和跟踪调研档案,记录习惯养成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过程,为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提供资料和理论基础依据。

播种习惯,收获品质;收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

因此,我们将按上级主管部门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严谨执行方案要求,努力使我校全体师生能够具备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