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章__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第13章__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系统供电 �13.9.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13.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专用电源,直流备用电 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当直流 备用电源为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 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 正常工作。

�建筑物内应急照明电源,应优先采用市电、柴油发电机组。当不能满
足要求时,才采用蓄电池电源。当设置有自启动发电机时,应急照明 应辅以蓄电池电源。 � 蓄电池电源分为集中应急电源装置,现以0.5~5kW为常见,如: EPS电源。另一种为照明器具自带电源,一般应用在疏散照明。 �13.9.13 各类消防用电设备在火灾发生期间,最少持续供电时间应符合 表13.9.13的规定: 导线选择及敷设 �13.10.1 消防线路的导线选择及其敷设,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或传输 信号的需要。所有消防线路,应为铜芯导线或电缆。
�13.9.10 �
�13.9.11

�13.9.12 �





3 高层建筑楼梯间的应急照明,宜由应急电源提供专用回路,采 用树干式供电。宜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4 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不应由同一分支回路供电,严禁在应急 照明电源输出回路中连接插座。 【注释】 消防应急照明分为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备用照明要求工 作时间相对长,疏散照明工作时间相对短些,一般为30min,但要求 启动要快,允许停电时间短。
【注释】 本条为不同等级消防负荷对供电的要求。为确保消防作业 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消防负荷应为独立系统,当建筑物内附 设有变电所时,应由变电所自成系统,
�当建筑物为低压进线时,应自进线处开始自成系统。
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的两个供电回路,应 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自动切换。消防设备的控制回路不得采用变频调 速器作为控制装置。 �13.9.7 当消防应急电源由自备发电机组提供备用电源时,应符合下列 要求: � 1 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时,应设自动启动装置,并应在30s内供电; � 2 当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且采用自动启动有困难时,可采用手 动启动装置; � 3 主电源与应急电源间,应采用自动切换方式。
�13.9 �【注释】
13.9.1~13.9.2条是关于消防系统的供电电源要求。在消防系 统中,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设备一般由直流24V供电。 消防设备系指进行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的设备、消防泵、正压风机、 排烟风机、卷帘门及应急照明等设备,一般用交流供电。

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的直流电源电压,应采用24V。 �13.9.4 消防设备供电负荷等级应符合本规范第3.2.3条的规定。 �13.9.5 建筑物(群)的消防用电设备供电,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时,应由主电源和自备电源或城市电 网中独立于主电源的专用回路的双电源供电; � 2 消防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时,应由主电源和与主电源不同变电 系统,提供应急电源的双回路电源供电;
下列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高层建筑 �1)有消防联动控制要求的一、二类高层住宅的公共场所; �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其它高层民用建筑,以及与其相连的建筑高度 不超过24m的裙房。 �2 多层及单层建筑 � 1)九层及九层以下的设有空气调节系统,建筑装修标准高的住宅; �2)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单层及多层公共建筑; �3)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影剧院等公共建筑;
�13.10.2

【注释】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耐压不低于交流300V。线 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而不是规定选用耐热或耐火导线。这是 因为火灾报警探测器传输线路主要是作早期报警使用。在火灾初期阴 燃阶段是以烟雾为主,不会出现火焰。探测器是早期进行报警就完成
了使命。火灾要发展到燃烧阶段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也就 失去了作用。此时若有线路损坏,火灾报警控制器因有火警记忆功能, 也不影响其火警部位显示。因此火灾报警线路仅作一般耐压规定即 可。
�13.9.6
�【注释】
在民用建筑中,采用自备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十分普遍。 由于管理、维修的社会服务完善,运行可靠,应是首选的条件。要求 自动启动供电时间不应大于30s,这是完全可作到的,而对于消防负荷, 不论其负荷等级除应急照明外均能满足要求。 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系统的分支线路,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分支 干线不宜跨越防火分区。 国标GB50045-95(2005年版)9.1.3条规定“……其配电线路 和控制回路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是指配电系统的分支线路。分支干线 很难避免跨越防火分区,故在有条件时,应尽量不跨越防火分区。 除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及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外,各防 火分区的消防用电设备,应由消防电源中的双电源或双回线路电源供 电,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末端配电箱应设置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该箱应安装于所在防 火分区内; 2 由末端配电箱配出引至相应设备,宜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作 用相同、性质相同且容量较小的消防设备,可视为一组设备,并采用 一个分支回路供电。每个分支回路所供设备不宜超过5台,总计容量 不宜超过10kW。
�13.10 �【注释】
铜线较铝线具有耐腐蚀,性能稳定,熔点高,机械强度高 等特点,故应使用铜线。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和50V以下供电的控制线路,应 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300V/500V的多股绝缘电线或电缆。采用交流 220/380V供电或控制的交流用电设备线路,应采用耐压不低于交流 450V/750V的电线或电缆。
�13.9.3


3 为消防用电设备提供的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时,可由任一回路作主 电源,当主电源断电时,另一路电源应自动投入; 4 消防系统配电装置,应设置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或配变电所 处,其应急电源配电装置宜与主电源配电装置分开设置。当分开设置 有困难,需要与主电源并列布置时,其分界处应设防火隔断。配电装 置应有明显标志。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一 本章内容与原版本相比主要有下列 修改: 1 本章内容看上去不很完整,这是根据国家编制规范、标准 的规定,国家标准规范中有的内容在行业标准编制中 应直接引用不要 重复设置。因此,《民规》的13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分内容作了直 接引用处理。如: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系统保护对象分 级与报警、探测区域的划分 ;系统设计;火灾探测器和手动报警按钮 的选择与设置;消防专用电话等章节直接引用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 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在《民规》中没有直接给出。
�13.9.8 �
�【注释】
�13.9.9



�【注释】
民用建筑中在某一防火分区内可能设置有多种防火设备,

【注释】 民用建筑中在某一防火分区内可能设置有多种防火设备, 如: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门等,除本规范13.9.6 条规定的设备外,其 余所有消防用电设备,可按防火分区统一供电。在各分区内如有大量 的防火卷帘,可按组供电。 公共建筑物顶层,除消防电梯外的其他消防设备,可采用一组 消防双电源供电。由末端配电箱引至设备控制箱,应采用放射式供电。 【注释】 公共建筑的屋顶层的消防设备除消防电梯外,一般情 况下还设有正压送风机、增压泵等,可采用一组消防双电源,由末端 配电箱以放射式供电。 当12~18层普通住宅的消防电梯兼作客梯且两类电梯共用前 室时,可由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配电箱,应设 置在消防电梯机房间,由配电箱至相应设备应采用放射式供电。 【注释】 现时国内12~18层住宅必设消防电梯,而此消防电梯 一般兼作客梯,并与普通客梯共用前室,故此类电梯采用一组双电源 供电较为合理且符合安全要求,我国的某些城市早已允许这样作。 应急照明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建筑物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且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由 主电源和应急电源提供双电源,并以树干式或放射式供电。应按防火 分区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提供该分区内的备用 照明和疏散照明电源; 当采用集中蓄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宜由双电源中的应急电 源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 箱; 2 当消防用电负荷为二级并采用交流电源供电时,宜采用双回线 路树干式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自动切换应急照明配电箱。 当采用集中蓄电池或灯具内附电池组时,可由单回线路树干式 供电,并按防火分区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
�13.10.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的线芯截面选择,除应满足自动报 警装置技术条件的要求外,尚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导线的最小截 面积不应小于表13.10.3的规定。
�13.10.4 �



消防设备供电及控制线路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 供电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2 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 干线及分支干线,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 防火要求时,可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3 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消防设备供电 干线及分支干线,应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电缆; 4 消防设备的分支线路和控制线路,宜选用与消防供电干线或分 支干线耐火等级降一类的电线或电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重要性其保护对 象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特级的要求最高,火灾扑救难度最 大。故本条中,根据建筑物保护对象的分级情况,确定消防设备供电 及相应控制线路的选择。 在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内的消防泵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应 采用矿物绝缘电缆,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时,应采用有机绝缘耐火类 电缆等内容,这是符合当前大量使用的情况。 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分为很多种情况,如:穿管敷设在现浇混 凝土内,且保护层为30mm以上;穿金属管在空气中敷设,其管外皮 使用防火保护层等,均认为线路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

本章只在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火灾应急照明;系统供电; 导线选 择及敷设等章节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2 本章增加了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的内容。 二 本章的重点内容: 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火灾应急照明;系统供电; 导线选择 及敷设和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 等内容。 由于消防联动控制设计 、火灾应急照明内容大家比较熟悉, 下面将重点介绍系统供电; 导线选择及敷设和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 警系统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