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黄金分割

美学-黄金分割

(本文首发AxureUed 本文系作者@莫问成风授权原型交互网发表,并经原型交互网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美学是什么美学是自然界的存在的艺术,学会发现生活的美丽,感悟美的内涵.生活中有一种常见的美学.你也许现在不明白为什么他为什么而美再这里再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品味的格调
美学里面的“黄金分割”自然界造就的艺术
黄金比例是属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但是它最后涵盖的内容不只是有关数学领域的研究,以目前的文献探讨我们可以说黄金比例的发现和如何演进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但有研究指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的一些规则,也发现了无理数。

他侧重于从数学关系去探讨美的规律,并认为美就是和谐与比例,按照这种比例关系就可以组成美的图案,这其实是一个数字的比例关系,即将一条线分成两部分,较长的一段与较短的一段之比等于全长与较长的一段之比,它们的比例大约是1.618:1。

按此种比例关系组成的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其内部关系的和谐与均衡。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

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
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即中末比)。

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学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神圣比例为黄金分割。

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而证据在于德国数学家欧姆所写的“基本纯数学”的第二版一书中在注释中写到有关黄金比例的解释,他是这样写的“人们习惯把按此方式将任一直线分割成两部分的方法,称为黄金分割”而在1875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的第九版中,苏利有提到这一段话“由费区那……提出的有趣、实验性浓厚的想法宣称,…黄金分割‟在视觉比例上具有所谓的优越性。

”可见黄金分割在当时已经流行了。

二十世纪时美国数学家巴尔也给他一个叫phi的名字。

黄金分割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造就了他今天的名气。

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 数学解释[编辑]
两个数值a和b构成黄金比例,如果:
一个得出数值的方法是从左边的分数式入手。

经过简化和代入,
于是:
两边乘以就得到:
即是
找出该方程的正解,
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倒数为自身减1,即:1.618...的倒数为0.618...
= 1.618... - 1。

从上面的得到:
这个0.618...的数值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即:
,亦可表达为:
---------------------------------------------------------------------------------------------------------------------- 生活中的那些黄金分割比的应用
古希腊巴特农神庙
古希腊巴特农神庙是举世闻名的完美建筑,它的高和宽的比是0.618。

建筑师们发现,按这样的比例来设计殿堂,殿堂更加雄伟、美丽;去设计别墅,别墅将更加舒适、漂亮。

连一扇门窗若设计为黄金矩形都会显得更加协调和令人赏心悦目。

至今这还是世界最美丽的建筑之一,这神庙建筑于古希腊数学繁荣的年代,并且它的美丽就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法则上的。

如果我们在巴特农神庙周围描一个矩形,那么发现,它的长是宽的大约1.6倍,这种矩形称为黄金矩形。

它的边组成黄金分割,数学家给出了黄金分割的精确定义。

除了国外著名的巴黎圣母院、胡夫金字塔、雅典帕德嫩神庙、纽约联合国大楼、印度泰姬陵具有黄金分割外,在我国境内远近闻名的故宫同样具有,最突出表现在故宫“门”的设计上。

故宫中轴线的众多的门,这些“门”的设置,含有空间上的阶段意义,也使“侯门深似海”的视觉效果达到了极致。

著名作家汪曾祺40年代末曾在午门的历史博物馆工作,对此有所体会。

他写道,午门是真正的“宫门”。

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有午门没有午门是大不一样的。

没有午门,进了天安门、端门,直接看到三大殿,就太敞了,好像一件衣裳没有领子。

有午门当中一隔,后面是什么,都瞧不见,这才显得宫里神秘庄严,深不可测。

俯瞰紫禁城,中轴线上“门”及其它宫殿建筑的排列并不等距,疏密不同的间隔,可以产生出韵律感。

从天安门至午门,一道狭长的空间,中间以端门相隔。

端门的位置近天安门而远午门,并不取中。

两段距离之比,大约为4比9左右。

其比值0.692,接近于黄金分割律的0.618。

端门至午门,午门至太和门的距离比,大约为17比8,比值也接近黄金分割点。

再向前,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三点排列,太和门约略处于前后等距的位置上。

然而,太和门前,五座内金水桥并列于中轴线上,起到分割线段的作用。

内金水桥的位置偏近于午门,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形成黄金分割。

同时,以这五座桥与太和门的距离,来比较太和门至太和殿的距离,也会获得一个接近于黄金分割律的数值。

黄金律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在建筑造型上,人们在高塔的黄金分割点处建楼阁或设
计平台,便能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

埃及金字塔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古埃及的金字塔充分体现了黄金分割的艺术美。

具有典型性的胡夫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90年左右。

原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底座每边长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积5.29万平方米;塔身由230万块石头砌成,每块石头平均重2.5吨,有的重达几十吨;有学者估计,如果用火车装运金字塔的石料,大约要用60万节车皮;如果把这些石头凿碎,铺成一条一尺宽的道路,大约可以绕地球一周。

据说,10万人用了30年的时间才得以建成。

该金字塔内部的通道对外开放,该通道设计精巧,计算精密,令世人赞叹。

事实上,在一个黄金矩形中,以一个顶点为圆心,矩形的较短边为半径作一个四分之一圆,交较长边与一点,过这个点,作一条直线垂直于较长边,这时,生成的新矩形(不是那个正方形)仍然是一个黄金矩形,这个操作可以无限重复,产生无数个黄金矩形。

东方明珠塔
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它的塔身竟高达462.85 米,
仿佛一把刺天长剑,直冲云霄。

要建造这样高而瘦长搭塔身,在造型上难免有些单调,然而设计师巧妙地在塔身上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它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城市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295 米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在塔身5 比8 的地方,这0.618 的比值,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举世闻名的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
在手机苹果中的黄金分割
苹果的标识
Apple logo苹果中小叶子的高度和缺口的高度之比是0.6,而缺口的位置也和黄金分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也许这里面还有更多黄金分割的密码,这里就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咯~
界面中的黄金分割
以iphone4为例,主界面的图标大小是114PX*114PX,它与图标和行距的总和(176PX)之比大约为0.6,而屏幕分辨率的长宽比640/960也很接近黄金分割数0.618.
短信页面,信息块宽度所占整个屏幕的比例也是和黄金比例很接近的。

再看拨号盘,就是一个个小黄金矩形的集合。

是不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分配
页面中各个元素比例的时候,这是一个很可以考虑的因素呢。

色彩对比上也可以应用黄金比例,如明度的对比,键盘里同一高度上深色按键和浅色按键的明度之比在接近黄金风格的时候是很容易辨识和区分按键功能,同时还不会觉得过于抢眼。

Id设计中的黄金分割
如今宽屏显示已经是主流趋势,16:9,16:10这种比例都是比较接近黄金分割的,他们被充分应用的产品的设计上。

经典的Apple Mac book pro 也是使用了16:10这种及其接近黄金比的屏幕设计。

美在生活里面学会发现生活的美世界很大很精彩心境的不同让你看到事物就不同了.
——————————————–温馨提示———————————作者:莫问成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