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地质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施工组织和施工部署
四、主要技术措施
五、工程施工
六、安全保证措施
一、工程概况
拟建钦州热电厂临时供热工程位于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筋骨石化工业园内,北侧毗邻220V港口变电站,南侧相邻钦州电厂(距离约2.2KM),西侧高沙头村,厂区占地面积约55.65亩,形状近似矩形,南北约270.4m,东西约138.3m,临时施工用地占地面积约15亩,东西约135m,南北约74m。
厂区原为海滨滩涂洼地,地形平缓,微倾向外海。
二、工程地质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厂区地基岩石分布特征
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土层均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全新统海相沉积层、全新统坡残积层,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连滩群第五组地层,各岩土层特征如下:
2.1.1 人工填土
填土①:黄褐色,紫褐色,暗紫色,稍湿~湿,松散,主要成分是风化的泥质粉砂岩、砂岩、泥页岩碎、块石等,呈土状、碎块状,碎块大小混杂,土质不均,碎块块径20mm~200mm不等,最大砂岩块径达400mm,岩质较软。
填土为最近堆填,堆填年限小于1年,直接在原海滩堆填,稍作平整。
填土结实性低,因雨水与潮水侵泡,呈现不均匀沉降。
填土分布于已填方场区,厚度5.0m~5.5m,平均厚度5.18m。
2.1.2 第四系全新统海相沉积层
a) 细砂②:灰色,灰黑色,饱和,松散,主要矿物成份是石英,混少量粘性土,见贝壳碎片,稍具腥臭味,分选性差,成个场地均有分布,厚度1.4m~4.4m,平均2.41m.
b)淤泥质粘土③:灰色,灰黑色,很湿,软塑,具腥臭味,混较多量细砂,见贝壳碎片,厚度0.3m~6.9m,平均厚度2m。
2.1.3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混砾粘土④:红褐色,褐黄色,湿,可塑~硬塑,混约30%的砾石,成份为石英,菱角状,径10mm~20mm,分布不均,较稳定,厚度0.4m~2.8m,平均厚度约1.96m。
2.1.4 志留系下统连滩群第五组
a)全风化层⑧:灰黄色,原岩风化强烈,岩芯呈泥状,呈硬塑状,局部为可塑,层顶标高-0.89m~-4.67m,平均标高-2.99m,厚度0.3m~1.5m, 平均厚度0.66m,成个场地均有分布。
b)强风化层⑨:
(1)、强风化砂岩:灰黄色,碎屑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原岩风化较强烈,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块径30mm~60mm,柱长20mnm~50mm,岩质较弱,部分岩芯手折易断,局部较硬,风化不均匀。
层顶标高-3.7m~-4.97m,平均标高-4.15m,层厚2.0m~5.4m,平均厚度3.33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页岩:灰色,灰黄色,碎屑结构,薄层状构造,岩质软弱,遇水软化快,呈泥状,属及软岩,呈夹层分布层,顶面标高-1.5m~-7.57m,平均标高-4.27m,层厚 1.4m~7.6m,平均厚度4.54m。
c)中等风化层⑩:
(1)、中等风化砂岩:灰色,碎屑结构,薄层~中厚层状构造,
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局部呈柱状,块径20mm~80mm,柱长20mm~200mm,岩芯采取率总体低,局部含石英脉和碎碎带。
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4.8m~-17.5m,平均标高-12.86m,厚度大于1.3m。
(2)、中等风化页岩:深灰色,碎屑结构,薄层状结构,岩芯呈片状,碎块状,块径10mm~25mm,局部见石英脉薄层,与泥质粉砂岩呈夹层状分布,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8.67m~-20.9m,平均标高-12.83m,厚度大于2.3m。
三、施工组织和施工部署
针对本工程桩数多、工期紧、要求质量高等特点,本施工方暂拟定安排20台冲孔桩机械进场,严格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做到持证上岗,保证作业质量。
对现场出现或存在的问题及时同业主进行协调平衡解决,使工程顺利进行。
严格实行工作责任制,做好隐蔽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接受业主和监理公司的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
根据场地施工条件和桩基础设计,本工程将按以下安排部署施工。
第一、完成技术准备工作
第二、针对本工程项目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同时业主须负责完成场地平整、场地规划、建筑施工和生活临时设施。
第三、机械和人员进场,调试机械使机械处于良好状态下,进行项目岗位技术、安全交底和培训。
第四、完成工程桩的施工。
三、主要技术措施
1、冲孔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成孔施工工艺,水下浇灌混凝土成桩,施工过程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和执行国家相关的施工规范规定工艺和控制质量。
2、材料检验:由材料组对每种进场材料进行材质检验,监督施工单位对材料复试。
到场材料必须有符合要求的合格证书,如对到场材料有所怀疑,可停止使用,直到复试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3、成孔控制
(1)埋设护筒:在桩机就位之前,先打入钢护筒1.2米~2.0米。
护筒的中心位置应准确,偏差控制在5㎝范围内,以确保桩位准确性。
(2)确保桩身垂直成孔:垂直度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桩机就位之后检查机台平整和稳固情况,确保桩身成孔垂直度。
(3)控制冲进速度和护壁泥浆指标:控制冲进速度应不大于1.0m/min,护壁泥浆相对密度控制在1.2-1.3左右。
清孔时进行泥浆密度复验,相对密度控制在1.15-1.2左右。
(4)成孔检查:成了之后对孔径、孔深和沉渣等指标进行复验,必须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后方进行下道序施工。
(5)遇到沙层,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粘性土,加大泥浆浓度,防止沙层塌孔。
4、钢筋笼制作:钢筋笼的制作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对钢筋笼的规格和外形尺寸进行检查,控制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下笼时监督施工人员对钢筋笼的焊接过程,必须按规定的搭接长度和标准焊缝进行
了操作,并按要求放置垫块,每节二组,每组三块,补足焊接部位箍筋。
钢筋笼入孔后,将吊筋固定,避免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
5、灌注混凝土成桩:
(1)工程采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2)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控制坍落度在180-220㎜之间。
(3)混凝土灌注过程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确保初灌量和控制导管进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2米。
灌注时导管不得左右移动,保证有次序地拔管和连续浇筑混凝土直至整桩完毕。
工程桩的混凝土实际灌注高度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1.0米。
以确保设计桩顶下桩身混凝土强度。
6、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生产管理为指导的施工、技术、材料、安全和质量管理小组,开展质量教育工作,使每个职工都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每道工序严格把关,保证施工质量,以优质高效完成工程。
(2)测绘员要对轴线桩位进行复核,确保每根桩位置都符合设计要求,桩位正确。
(3)质检员要对灌注桩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均认真进行复核,严格监督施工单位以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做好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4)材料员要严格把好材料关。
每批材料进场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并按规定进行复核,有权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退场。
(5)安保组要负责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及现场文明施工。
(6)试验员要严格掌握商品混凝土站配合比的正确性,对加料情况。